唐扣娟
“有效”是時下教育中談論最多的話題,我們追求課堂的有效性,如何運用巧妙的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直促使著每位教師不停地鉆研著、探究著。為了追求課堂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要在教學設計上花工夫,更要關注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如何使作業有效性有突破性進展, 關鍵是在設計常規性作業的同時,根據新課改要求更應設計自主性作業。我們要將作業的形式多樣化,層次化,生活化,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效地鞏固課堂所學內容。
一、摒除機械練習,優化作業形式
傳統的作業較為死板,大多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重復性的練習,忽視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設計作業時要以知識內容為核心,設計一些較為有趣和新奇的題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主動性自然而然就上來了。在英語學習中,我們要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到鞏固之中,我們可以摒棄一些傳統的抄寫作業,適當增加聽說讀的練習,甚至鼓勵學生與父母用英語交流,使作業形式多樣化,及時有效地鞏固課堂知識。
根據學科特殊性,英語作業可分為口頭和書面兩種。口頭作業常用的形式包括:跟讀、模仿、背誦、自編或改編故事等。書面作業一般有識記類作業和習題類作業。在實踐中,需依據教材和學生特點因時制宜地設計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我在布置口頭作業時,要求優等生在跟讀錄音進行模仿的基礎上,最好能夠達到背誦成文的程度。中等生跟讀錄音時,做到熟讀并能進行語音語調的模仿?;A較差的學生通常被要求跟讀錄音能夠熟讀文章即可。布置書面作業時,我通常會布置抄寫、練習題等。優等生要求完成練習類的題目,語法類,閱讀短文方面能有進一步提高。中等生完成基本性的練習,把基礎性的知識學扎實?;A較差的,則降低學習要求,掌握最基本的詞匯和句型。
二、尊重學生差異,練習層次鮮明
除了作業設計要多樣化以外,根據班級學生的差異,設計作業時,我們可以讓優等生做一些靈活、體現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題目,活躍他們的思維;而對于后進生,我們應降低作業難度,如布置他們完成一些機械的抄寫練習,等基礎內容牢固掌握之后,再逐步深化。
我在教五年級Unit4 Halloween這一課時。我就留了三個層次的作業:一是了解萬圣節的相關知識,看誰了解得多。二是能夠根據圖片用英語表達一些有關節日的活動。三是可以利用慶祝萬圣節,開派對編個對話或者小作文(可仿照課文內容)。作業是具有學生鮮明的價值追求、愿望的活動。在布置作業時,教師不能硬性規定哪些學生做哪類作業,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自主選擇,對于學習有余力的優等生,特意補充一些難度較大的附加題。他們的積極性得到了調動,滿足了優生更高的求知欲,感到了學習有成就感。中差生減輕了心理壓力,有了跳一跳也能摘“桃子”的機會,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分層作業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到“我能做,我會做,我想做”,從而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樣,作業內容分層、數量分層,在內容上安排較合理的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基礎和能力上各得其所,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激勵學生的競爭意識,關注了每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作業不是學生的負擔,而是學生成長的一種自覺的生活需要,學習需要。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感到“吃不飽”,而成績不好的學生又常?!俺圆涣恕边@就給我們教學提出了一個難題,必須保證優生夠吃,差生能吃。不然,都會有意見的。我在分組時便給學生講清分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心理,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三類。以學生每單元學習的成績及作業成績作為評價劃分的依據。每單元進行一次劃分,鼓勵學生力爭上游,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三、體現靈活開放,聯系生活實際
英語學科是最具開放性的。因此,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立足課本,著眼課外,放眼社會,放在社會生活這個大環境中,充分利用課外資源來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做到:
作業內容要開放。既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題材廣泛,思路要開闊,要讓學生有“自由馳騁”的余地。
作業形式要開放?;蛘蜾?,或寫或畫,或唱或演,或講或說,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自主選擇。
完成作業的方法要開放。查閱、訪問 、調查、實踐……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請家長、老師來共同完成。
檢查評估作業的方式要開放。檢查型的、匯報型的、展示型的、交流型的、評比型的……應樣樣俱全;評估的過程也是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共同合作,共同提高的過程。
如在周末的英語課可以布置課外作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英語、積累英語單詞。在英語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英語出現在我們生活周圍,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發現許多英文商標、中英文廣告、標牌,我讓學生隨時留意,布置他們自己去收集,摘抄。學生興趣盎然,反饋回來的作業十分豐富。例如“CCTV(中央電視臺),YAHOO(雅虎),Crest(佳潔士牙膏)”等。在家中查詞意,周一上課時與學生一起交流,每位學生積累的單詞基本不一樣,可以請班級中做事較為細心的學生整理,以小報的形式展示在班級的文化欄中,每節英語課前二至三分鐘,請收集此單詞的學生給同學教讀,并且說說自己以什么方式收集的。在小學中段英語學習過程中,堅持每周布置課外積累作業,數量不要求多,二至三個單詞最佳,因為學生認為作業量少,就愿意去做。在三年級,培養積累英語單詞的習慣,隨著學生積累習慣的形成,可以逐步增加英語單詞積累的數量、積累、詞組、句子等。他們發現,生活中英語無處不在,從而也進一步認識到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己。”有效的教學方法才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根本,同樣有效的作業設計才能達到作業的目標,提高教學的質量。英語課堂中要“精講多練”,從“重講輕練”的傳統中解脫出來,提倡精心設計作業,真正做到發展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減輕學生負擔。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地鉆研教材,不斷地探究有效的作業形式,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