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燕
閱讀教學是指教師、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過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為學生培養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們能對語文閱讀教學產生興趣,并以此為前提,使學生能很好地完成初中閱讀學習任務。本文就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進行講解。
一、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相對枯燥,學生無法積極地進行閱讀學習。因此,在現代語文閱讀教學中,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學生提高閱讀水平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交互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運用發散性思維,自主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創設閱讀場景,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促進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在課堂開始前以音樂或者圖畫等表現形式向學生們展示出來,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場景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通過這種直觀的表達方式,可以增加對作品的理解與記憶,也可以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例如,在學習曹禺的《雷雨》一文中,通過展示一種陰郁絕望的音樂這種教學模式向學生表達出作品所創設的背景以及作者想表達在當時背景下主角的絕望與現實社會的黑暗。
二、引導學生養成積累習慣,注重平時的閱讀總結
積累和總結對于初中閱讀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通過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學習經驗以及總結題材進行歸類等學習方法,學生可以系統地進行語文閱讀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模式對于不同題材有著系統的解題思路,同時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們養成摘抄的好習慣,通過摘抄,學生不但可以拓寬知識面,也可以對于不太熟悉的部分加深理解,進而提升語文閱讀能力。
在學習中,學生也可以對一些好的句子和詞匯進行摘抄,比如在朱自清的《春》中,作者整篇文章將“春”表現得就像極為優美,“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著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這些句子讀起來朗朗上口,表現給我們一種春的調皮的感覺,將這些句子加以摘抄不但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也可以有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通過積累與總結,學生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閱讀水平,在語文閱讀的學習中也更加具有針對性,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方式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總結能力與歸類整理能力,對于自己思維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明確課程學習目標,有條不紊開展實踐教學
在教學中,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使學生有計劃、有規律的完成語文閱讀教學,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綜合水平,在學習中應當制定明確的目的,使學生能規范地、有計劃地完成語文閱讀學習。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應當從合理分配時間開始,學生應當根據時間長短對語文閱讀材料進行合理分配,而教師作為引導者,應當對學生的閱讀學習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全面高效地完成語文閱讀學習。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對閱讀中的重點難點著重突出,關注文章的整體脈絡與內在含義,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使學生能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于閱讀能力的學習以及提高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教學中,我們應當尊重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進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有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的方法使學生能更準確地理解文章,這樣也可以有效地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閱讀學習。同時也可以通過舉行演講比賽等趣味性活動的方式變被動為主動,學生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活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學以致用,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發揮出來。在活動過程中也可以與同學們互相交流,揚長補短,增強自己的語文閱讀能力,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明確了學習目標,增強了閱讀的有效性。在教學中,注重創新教學模式,不斷為閱讀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更好地完成語文閱讀學習目標。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能在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中認真有效地提高語文閱讀,同時在教學中明確教學目的,使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完成初中語文閱讀,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水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