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明亮
一、前言
對于幼兒的全方位教育而講,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無疑是教育內容的重點。幼兒階段屬于正在學習模仿階段,語言表達不完善,所接受的語言信息都是從周圍環境中獲取,老師的指引可以有效地讓幼兒接受更好的語言信息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目的。教師應該認真的分析幼兒學習的心理和語言特點,從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方案,讓幼兒的語言的得到更完善的開發。
二、如何運用適當的方式來進行語言教學
(一)讓語言在情境中得到更好的運用和學習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通過周圍可觀的環境來獲取學習,而幼兒實際的交流表達又是從人與人交流中實現的。讓幼兒在一個活躍寬松的環境下學習、溝通、獲取、體驗與家人、玩伴、老師,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就變得至關重要。讓幼兒在各種情景中學會去表達,這就需要在家長和老師在其生活的家庭和學習的幼兒園里,提供更加真實的各種語言模擬環境,讓幼兒可以在成人幫助下,運用他們所學習的語言。
(二)讓游戲表演成為促進語言發展的動力
孩子在幼兒階段有著超高的模仿表演能力,盡可能地讓孩子在表演游戲過程中得到更好的語言訓練,讓孩子的思維得到更好的鍛煉,使其言語能力更加發達。例如:“我是媽媽的小幫手”的游戲,讓孩子們每人說出一句放學后或假期在家最想幫爸爸媽媽做的事情,讓他們從中學會思考,學會表達。還有“我會講故事”讓孩子們簡單表述聽過的故事,可能表達上不完整,意思不是很清晰,但是老師要鼓勵大膽說出來,不僅可以讓孩子自信,更愿意去表達。
(三)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學習原則
怎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讓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因材施教是針對每個幼兒的個體差異,盡可能地縮小幼兒之間的學習差異,但是我們對這種幼兒個體差異教學中做得不夠細致。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差異去具體的由幼兒去交流,平時開展一些活動,讓孩子們自由交談、互動等,讓幼兒想說、敢說,從而提高語言的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的提升。
三、幼兒語言的特點分析
從現有的幼兒教育來看,如何找到適合幼兒學習語言的方式就必須針對幼兒語言的特點,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分析,來滿足幼兒語言教育的實際需要,幼兒語言特點有以下幾方面的具體表現:
(一)幼兒語言的不確定性
語言是人類交際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幼兒語言通過有目的性、有計劃、有組織的熏陶,讓幼兒在此過程中具有交流能力,語言的規范為了幼兒今后的表達得到更系統的規范和學習。通過對周圍成年人語言的規范,讓孩子學會最簡單明了的話語,更容易表達自己。幼兒由于年齡原因,不會懂得哪些語言適合他們,適合學習,家庭成員和幼兒園老師的語言規范就會給孩子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二)幼兒對語言的表達欲望強,接收新詞快
幼兒在表達上有著強烈欲望,他們愿意說、愿意去交流,學習新鮮的詞匯特別快,模仿力強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愿意去模仿別人的話語,不會過濾出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及語言,這就要家長和老師們通過加強詞匯語句的鍛煉,把訓練的重點放在能力表達上,促使幼兒語言得到提升,由于孩子接受新鮮事物比承認要快得多,做好新詞教學訓練,在運用上融會貫通,促使語言表達能力提升。
(三)幼兒語言發音不清,表達含糊聽不懂
針對幼兒個體差異,幼兒言語表達上沒問題,但是一些發音不清楚,很多語句聽不清,孩子很迫切的表達,但是周圍的家長和老師卻不知道幼兒要表達的意思,這就要家長和老師配合,多去訓練孩子的發聲,一些重點詞的讀音,特意地訓練幼兒的基本發音,達到準確的發音,讓孩子有自信,敢說并勇于表達。
四、結論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語言是人與人實際生活和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針對幼兒語言的特點來分析,如何制定方案讓幼兒語言的到更好的鍛煉及表達,盡可能地摒除幼兒個體的差異,做到教學方案的完善,不合理的地方要隨時改進優化,因材施教讓幼兒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發展。有效的語言表達是幼兒以后實際生活與人溝通的基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表達對幼兒有著一定的影響,老師記得因材施教,開展教學活動,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挖掘幼兒身上的語言特點,有目的的、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讓幼兒語言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與運用。
參考文獻
[1]江衛芬.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J]. 中國校外教育, 2011(11).
[2]黃娟娟.語言活動中積極有效師幼互動范型構建的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 2012(3).
[3]陳懿. 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反饋言語行為研究[D]. 浙江師范大學, 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新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