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 帥(陜煤集團神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陜西 榆林 719300)
淺析煤礦設備的維修與管理措施
黨 帥
(陜煤集團神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陜西 榆林 719300)
摘 要:煤礦設備的運行功效是需要通過有效的維修與管理措施保障的,最有效的維修與管理是在煤礦設備的使用周期內,進行有效的全程管理和周期維護。但是,受各種主觀與客觀因素的制約,在實際維修與管理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會造成一些不利影響。因此,對煤礦設備維修與管理的現狀,總結相應的管理措施并加以改進與應用,對煤礦企業的生產管理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煤礦設備;維修;管理
煤礦設備的運行功效是需要通過有效的維修與管理措施保障的,最有效的維修與管理是在煤礦設備的使用周期內,進行有效的全程管理和周期維護。在對設備進行維修的過程中,必須針對其技術特點,采取合適的調整手段,從信息更新、維修技術、維修管理方面實施全程管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煤礦設備維修與管理措施,具有以下兩方面的現實意義:①可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保證生產系統的正常工作狀態;②可以有效預防與減少安全事故發生,維護良好的生產秩序,提高煤礦企業的綜合效益。
1 專業技術隊伍人才匱乏
煤礦生產與生俱來的危險艱苦的特點,造成操作人員與技術人員流動性大,導致人才大量流失;另外,現行的培訓機制,其培訓方式理論多實踐少,學用分離,導致技術流失、培訓與生產脫節,容易出現技術隊伍青黃不接的現象。
2 管理理念與監察力度落后
相當數量的煤礦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落實方面并不得力,更談不上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監察了。具體表現在:定期維護與檢修工作不能如實落實;對于煤礦設備的較強的專業性維護操作說明,不能吃透,不能按照執行標準開展工作,自然不能實現有效的維修與管理效果。
3 設備維修養護管理工作到位
煤礦生產的高負荷連續性運轉特點,造成設備的磨損或損壞情況比較嚴重,同時,受生產周期制約,維修時間比較緊張,不利于開展徹底性維修,再加之維修隊伍現實情況,造成維修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4 安全管理投入水平低
在實際煤礦生產中,設備的老、舊、雜以及帶病運作的現象比較普遍,受經濟效益影響,設備更新不能滿足正常要求。另外,隨著掘進深度的加大,設備的工作環境更加惡劣,相應的保障措施更加困難,需要投入的保障需要更多。
5 設備維修方式
目前,常見的設備維修方式主要有4種:①故障維修,也稱作事后維修,是指在設備出現故障后,停止設備運行,實施維修操作。②定期維修,也稱作計劃維修、預防維修,是在設備運行時間間隔的狀態下開展維修。③改進維修,也稱作技術維修,是運用新技術,對設備做有效改造或改進,進一步對設備的性能做合理維護。④狀態維修,也稱作預知維修,是運用先進的監測與診斷技術,分析判斷設備的狀態信息,進而對設備潛在的故障做預知性判斷和維修。
1 加強前期規范化管理
第一,嚴格控制設備的選型工作,根據煤礦的具體情況,責任到人,遵照驗收、存檔、資料存儲、安裝、使用與維修的選型定型流程認真管理。第二,嚴把質量關,按照質量標準驗收新引進的機電設備,嚴禁接收不合格的設備,對于存在質量隱患的設備,不予安裝;對于驗收合格的設備,必須堅持并落實維護技術人員、設備管理人、安全監督人員三方會同實施檢驗的制度,經試運行合格之后,方可辦理交接。
2 加強制度化管理
加快煤礦設備管理制度的完善速度,提高各崗位員工的責任意識,最大化地消除各種隱患:①結合具體的煤礦生產情況,制定電氣設備的防爆標準,落實對設備的巡回檢查制度。②落實設備管理崗位的管理制度的督查工作,完善設備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③重點防范與消除煤礦設備的致傷因素,加強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檢查,堅決淘汰功能落后、安全性差的設備。④嚴格落實停產檢修制度,組織安全生產的定期檢查工作,盡最大可能地保障其安全性。
3 加強煤礦設備的更新改造
革新技術,選用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經濟適用的新設備代替老舊設備。分析設備零部件的性能與安裝方式,依照安全適用性的原則對設備進行合理改造,增加設備的實用性與安全性。
4 加強煤礦設備的日常維護
煤礦惡劣的工作環境對設備的破壞作用是非常大的,反之,設備養護與使用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煤礦生產的安全與效率。因此,做好煤礦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使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即可以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又可以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最終可以提高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
5 落實煤礦電氣設備的防爆措施
在落實煤礦電氣設備的防爆措施方面,首先要落實檢修,對于每一臺上井的設備,都必須做解體檢查,更換其中的易損器件,對防爆面做打磨處理,然后及時實施磷化和涂油。修整變形的外殼,補充脫落的防銹漆,用耐弧漆對內腔做涂抹處理;按時測量各防爆面的有效長度、間隙與技術參數;更換有裂縫的接線柱,以確保操作及吸合結構靈活可靠。其次落實驗收,增強技術員和防爆檢查員的責任心,通過再次通電試驗對防爆技術參數進行測定,做好詳細記錄,填寫驗收人員姓名與日期,嚴格按照制度完成驗收之后,才能將防爆設備入庫儲存。第三落實下井制度,在下井前,對電氣設備做二次通電試驗,對符合標準者,簽發驗收單和下井合格證,進口把鉤人員負責再次審驗下井合格證,杜絕無證下井;專管組定期核對把鉤人員所審驗的下井合格證。
6 提高設備的安全保護性能
在保證井下供電的時候,必須加強機電設備零部件的檢查與核準工作,尤其是繼電器、低壓饋電開關等關鍵零部件,更要確保其安全性。對于繼電器,要做到一天一次實驗,按照半月一次遠試的檢測標準進行漏檢;對于運行中的饋電開關,通過保護系數核對的方式每10天運用1次,在井上對饋電開關進行檢修的時候,要校準過流定值,重新標注刻度。另外,不要忽視對風電聯鎖裝置的定期檢查與試驗。
總之,落實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加強日常制度化管理力度,化復雜的機電設備維修工作為相對簡約化,才能提升煤礦生產的安全性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新.關于對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措施的探討[J].現代企業教育,2012(17).
[2]李志勇.關于煤礦機電設備的維修及管理措施[J].河南科技,2012(17).
[3]李俊革.煤礦機電設備維修技術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2(34).
中圖分類號:TD63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