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楷
(貴州通力達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
探討軟土地基上的路基施工技術
鄒 楷
(貴州通力達公路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
軟土路基是一種常見的不良路基現象,做好軟土路基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成為未來公路施工中的主要工作內容。從當前公路工程軟土路基處理現狀來看,其中依然存在施工方法不科學、施工質量控制目標不明確等問題,對軟土路基施工質量產生一定影響。以此為背景,對公路工程中軟土路基處理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
軟土路基;施工技術
在軟土路基施工中需要正確認識到軟土路基中的相關指數,才能保證其處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從當前軟土路基施工處理現狀來看,其中重要的計算指數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瞬時沉降
瞬時沉降S1是指,在加荷瞬間,孔隙中的水分排出效果不明顯,導致空隙體積并未發生明顯變化,但在荷載的作用下,土層卻出現嚴重的變形現象,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P為路基地面水平壓力,MPa;b為路基面寬度,m;μ為一般取常數值0.5;ω為沉降系數;Ei取值為(500~1 000)Cu,但該Cu不代表排水減抗強度。
(2)總沉降量
根據《公路路基設計規范》中的相關內容,在計算軟土路基施工中總沉降量時,可采用下列公式
S=ms·SC
式中:S為軟土路基總沉降量;ms為沉降系數,受到地基條件、荷載強度等因素影響,其取值為(1.4±0.3);SC為主固結沉降系數。
2.1 工程案例簡介
該案例位于我國南方某地區,總長度為2.8 km,道路設計橫斷面總寬度為34 m。在該工程施工之前,在施工區附近挖一土坑。通過相關資料調查得知該水坑的淤泥厚度為(3.8±0.2)m,常年水位變化不明顯。
2.2 確定施工方案
該道路為兩條規劃河道,南北兩側臨河,因此的道路施工中,不僅要考慮道路的服務性能與安全性,還要正確認識到到兩條河流對道路的影響,且該工程中的工程較短,不能采用長期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擠淤置換法+加筋法)如下。
取土坑高程為-12.5 m處,道路路基頂面高程為2.5 m,對路基進行統一的壓實處理。欲采用換土墊層法,全部挖除淤泥至原狀土,填換物理性質良好的材料,但考慮到這種方法所要處理的淤泥較多,無法滿足工期要求,因此采用擠淤置換法:通過向路基地步設置一定數量石料,將淤泥有效擠出基底位置,再對其進行整平壓實;在石料選擇中,做到就地取材,以節省投資。
在施工過程中,先打壩抽水,采用擠淤的方式將材料設置在河流地步,直到高程達到-4.7 m,再取5%石灰土進行施工,將高程控制在-2.7 m,河床底部與道路同期施工。在路基范圍內繼續填筑5%石灰土,至路面結構70 cm以下;在施工期間,鋪設2層經編滌綸復合土工布,以有效提高土層強度。
再按照上述處理標準,鋪設一層經編滌綸復合土工布,并向內部回填30 cm碎石,并分別回填8%的40 cm石灰土,其相關資料如表1所示。

表1 回填相關參數統計表
通過相應軟件計算施工沉降值,確定基準期為180個月,基準期殘余沉降量為19.7 cm,地基總沉降為136.2 cm。由于道路兩側河道與路基同時施工,因此在施工中不會存在道路放坡等問題。
主要討論了道路工程中軟土路基處理技術的相關問題,先討論了幾種常見技術形式,再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其具體應用方案進行討論。從該案例的應用情況來看,其處理措施能有效滿足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相關問題,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對相關工作人員而言,在開展公路工程軟土路基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需要正確認識到本次道路工程中遇到的軟土路基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以確保工程質量控制措施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并獲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1] 李佐鵬.探討軟土地基上修筑路基施工技術[J].城市地理(工程科技),2014,(12):295-596.
[2] 張紫千,王志杰.軟土地基上的路基施工技術探析[J].信息科技(專題論著),2009,(3):251-252.
[3] 趙劉會.高速公路改擴建新老路基差異變形影響因素及拓寬路基施工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4] 翟文靜.山區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1,3(31):69-70.
[5] 王志強.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15):132-135.
[6] 侯禹明.分析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路基壓實質量的控制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5):98-99.
2015-04-18
U416.1
C
1008-3383(2015)09-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