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杰
摘要:由于社會各種原因,導致現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在思想上有很多的沖突,對于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就是現代教育面臨的問題,由之前的教育為主轉變為現在以社會實踐為主的教學模式。在面臨著現在日趨激烈的競爭壓力,他們的心理承受著很大壓力,也就會增加學生們心理上的負擔,對于自我認識、學習方式、人際交往和成長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心理問題。本文針對音樂審美欣賞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進行分析,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在大學開設音樂課程,保障高職院校生在學習中的健康心理。
關鍵詞:音樂 欣賞課程 心理健康 大學生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生的學習環境和社會就業與生活方面的經濟壓力不斷增加,導致大學生的心理障礙不斷加劇,嚴重影響了現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心理健康就是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并采用各種教育提高學生一切內外積極性因素,就是具有一顆健康思維個人心理。對于這方面的教育也就需要加入更多的積極元素,促進整個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化傾向
現在很多大學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做出了更好的保障,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就像講授數學、語文課那樣,熱衷于講解心理學的概念和理論教學,沒有更好地調動學生深入研究的興趣,對于教學中處理同學之間的關系也不能更好地進行引導,很多時候都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很多情況多不利于學生適應社會,因此我們要更多地幫助學生減輕心理負擔,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醫學化傾向
在大學生教育過程中,很多都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對于這種情況很多學校沒有很好地認識,也就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認為是一種疾病,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有的對學生心理治療和咨詢的意識較強,但是心理障礙較多,也沒有分析問題發生發展的原因,就把大學生心理教育醫學化,很多時候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就違背了原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很多學校還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就是要求醫生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想對待病人一樣,對于這些問題進行記錄,導致學校對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的誤傳,心理健康的理解也就認為具有心理疾病才會去咨詢心理醫生,這些都嚴重地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傾向
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很多時候也就處于一種形式的教學,沒有對學生進行健康的正確引導,一些學校雖然設立了心理健康咨詢室,也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教育,但是對于傳統教育的理解嚴重的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時候都是把一些傳統的教育方法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也就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嚴重不足,對于心理咨詢室沒有真正發揮作用,也就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呈現形式化,并沒有發揮實際效益。
二、開展音樂審美欣賞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大學生的教育主要就是要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加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開展音樂審美欣賞教學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構成,同時音樂教學也是提高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增加學生的意識的平衡性,這也是心理健康的需要。
(一)音樂審美欣賞通過調節情緒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可以讓人們產生喜怒哀樂等情緒變化,同時又可以瞬間使人心曠神怡,音樂欣賞與內心情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音樂對于大學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自我欣賞的能力,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情趣,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會感到心情愉快,這也就很好的解決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多元智能理論強調“智能的情境性”,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更好地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和教學環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通過對音樂不同的變化進行理解,不斷提高學生豐富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通過音樂審美欣賞強化自我意識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
對于教師的職業水平和知識結構也就是提高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大學生學習的基礎,增加校園的愉快輕松的氛圍,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工作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壞,要對學生加強心理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在現在日益繁忙的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心理變化,同時對老師的影響也是十分大,加強老師教育這是必不可少,只有老師的心理良好才能很好地教育學生。很多的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現實中迷失了自我,自己存在的問題都是由于關系認識錯誤導致,通過對于音樂的欣賞十分有利于大學生的自我意識的強化。
(三)音樂欣賞通過引發自我調整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對于音樂的審美欣賞能夠更好地引發大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判斷,保證他們進行自我調整,對于課堂教學中的音樂欣賞往往能夠引發大學生的自我的判斷能力,也能更好地讓他們進行自我調整,課堂教學中對音樂的學習主要就是選擇經典的音樂作品作為生活中的感悟,大學生的音樂欣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對于不同的音樂作品需要提高了自身領悟能力,讓大學生進行更好的自我反思,進行現在狀態的結構分析,讓他們進行正確的定位和評價,不斷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從而減少了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可能性,保證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三、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艱巨的工作,通過開設音樂審美欣賞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這需要我們具有較強的責任心。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們有不斷學習、創新的精神,保證我們的實踐工作中的恒心和細心,運用音樂審美欣賞教學幫助學生認識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麗.音樂教育對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28).
[2]劉云,朱家駿,王穎.音樂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實施途徑研究[J].藝術探索.2009.(03).
[3]朱水龍.關于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學定位及其實效性研究[J].高職院校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