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干部教育工作不斷的發展,這對黨校來說也是一項重大的挑戰,當前的黨校行政管理機制已經顯然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為了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展,黨校必須要進行改革,建立起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當前我國的黨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主要對現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黨校行政管理創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希望為我國的黨校行政管理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黨校;行政管理;創新
前言:黨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其實是黨校教學的基礎工作,對黨校的發展和育才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將基礎上的工作做好,才能為黨校的教學提供更好的保障,但如何搞好黨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成為了當下黨校所面臨的難題。下面將對黨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黨校行政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觀念落后
當前的黨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著思想落后,不重視知識和真理等問題,對黨校的行政管理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在思想觀念上的落后主要體現在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方式上,管理工作人員常常將自己放在主體的地位上,將管理工作當成了“領導”工作。正是因為這樣的觀念,使得行政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難以提高,也忽視了黨校行政管理工作熱情和為教學服務的工作宗旨,從根本上影響了黨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管理方式落后
黨校行政管理的方式在行政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必須要做到與時俱進,長久的落后管理手段和方式,將會直接的影響到行政管理的工作效果和效率。就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一部分黨校的行政管理人員嚴重的缺乏創新精神,在工作中仍然按照傳統的模式來進行管理,使得行政管理工作的方式十分隨意,管理工作自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此外,黨校的行政管理中對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十分欠缺,在管理工作中不是管理系統陳舊就是根本不適用信息技術[1]。這樣的情況是無法將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的,更加無法滿足當代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當前的黨校管理人員素質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這對黨校的行政管理效率有著極大的影響。當代的行政管理需要管理人員有良好的素質和比較高的文化水平。此外,行政管理工作人員應保持良好的體魄。當前的黨校行政管理人員由于長時間得不到鍛煉,身體狀況欠佳,再加之能力和素質低下,使得黨校的行政管理很難得到提升。
二、黨校行政管理工作創新措施
(一)思想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的黨校行政管理也要進一步的進行改革,提升管理工作的責任感。黨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是黨校建設的重要部分,當前應對黨校的根本性質和基本定位有清楚的了解,積極的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在思想上做到與時俱進,肩負起黨校建設的重要任務[2]。
(二)黨校行政管理制度創新
黨校應將行政管理工作納入到日常黨校的總體工作部署當中,作為黨校的行政管理領導來說,應做到積極的履行自身職責,對工作一定要認真,抓具體細節。此外,行政管理應立足于黨校的發展之上,將黨校行政管理機制盡量做到完善,適當的進行干部培訓,建立評價機制以及專題調研制度等。積極的推進人事制度改革,選擇優秀、高素質的管理人員,科學的進行崗位設置,做到管理工作公開公正。同時應建立起完善的行政管理上下級業務指導機制,從整體上提升黨校的行政管理水平。
(三)黨校行政管理人員素質提升
黨校應大力的開展當前形勢之下的政策教育以及行政管理專業知識培訓,使行政人員能夠及時的了解到工作的重點內容,并抓住工作的重要方向,將思想統一到黨校的科學發展中來,推動黨校建設。此外,應積極的提升基層領導的管理能力,適當的對基層干部領導進行心理疏導,傳播傳統文化和文明禮儀等,并進行行政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培訓[3]。這樣一來黨校的行政管理基層干部能夠在知識結構上得到優化,使個人的修養和素質能夠得到提升,領導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得到根本的提高。
(四)建立管理人員流動機制
黨校的內部管理人才應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堅持以培養為主,引進先進人員為輔的原則,來建立起一支素質優良的高水平人才隊伍。此外,應建立起適當的管理人員流動機制,使有能力,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來擔任其干部管理工作,能力不足的工作人員擔任簡單的管理工作進行鍛煉,適當的進行人員流動,加強管理人員的交流,并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使黨校的行政管理隊伍能力從整體上得到提升,始終保持活力。
結語:黨校行政管理是十分復雜并且繁瑣的工作,只有不斷的完善黨校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校建設和發展。當前的黨校行政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但只要黨校內部不斷的進行革新,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努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終究會將黨校建設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黃芩.黨校行政管理工作之創新[J].學術交流,2013(S1):13—16.
[2]閆仁培,王益民.消除內耗,提高效率是搞好黨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J].黨政干部學刊,2011,05(09):30—33.
[3]劉國春.深化改革,強化管理,突出創新,對黨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的幾點思考[J].公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0,03(06):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