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證明教師備課“足跡”的文字材料。一名老師說,許多地方中小學教師每年都要準備一本有別于往年的教案,由學校教導處檢查教師教案的完成情況。很多學校硬性要求老師手抄教案,記入年終考核和獎金掛鉤。于是,臨近期末,一些幫老師“代抄教案”的廣告開始頻現網絡,8000字的教案要價至少600元。(2014年12月12日 《貴陽晚報》)
【點評】難道“手抄教案”就一定是教師自己的東西?以“手抄教案”作為評判教師是否備課的標準,說明學校管理模式太過僵化,是一種“懶政”思維。要檢查教師是否認真備課,應該出臺可行的評價標準,設置科學的抽檢方式,更重要的是應檢查教案是否經過了教師自己的思考,是否有效應用于課堂教學,而不應僅把關注點集中在“手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