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祥
[摘 要]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本,是地方民族的標志。近年來由于多種文化相互融合,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被遺棄、在逐漸消失。如何避免其在全球化進程的沖擊下消亡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問調查法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進行普查,為在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中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 非物質文化;民俗體育;保護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在世界范圍內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危機。發掘和整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保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基礎, 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不但可以彌補民俗民間文化的空缺,還可以對指導群眾體育活動提供借鑒,使其成為群眾參加全民健身重要項目。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確立保護方針、保護機制、保護模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體制等體系,才能有效的保護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1.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現狀
我國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主要融于傳統節日、宗教、廟會和特有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開展;近年來由于多種文化的沖擊,民眾缺乏對民族體育保護傳承的意識,許多民族文化被遺棄,尤其是民間民族傳統體育。再加上民族體育傳承人,保護傳承意識差,缺乏管理、連續性和專業人才的組織指導和有效收集整理,就更談不上保護和傳承。
2.我國民族傳體育傳承與保護存在的問題
2.1經濟條件的制約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來源于民間,群眾的參與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它的產生離不開經濟,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不均衡,在一些經濟發展不好的地區雖然擁有較為豐富的民俗體育內容,由于經濟的制約這些寶貴的民俗體育內容很難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傳承,所以很多民俗體育項目的在各種文化的沖擊下漸漸的被遺棄、瓦解、消失和肆意改造。
2.2缺乏制度的支撐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文化大革命時期,甚至被當作“四舊”而受到批判、踐踏,導致許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已經失傳或面臨著失傳,但是日本的柔道、空手道、韓國的跆拳道、射箭,這些與中國武術有著深厚淵源的項目蓬勃發展,如今他們已經進入了奧運會成為世界具有影響力的項目。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主要在民間開展,傳承都是人與人之間或家族為主,傳承方式單一以口述傳承或簡單文字記錄傳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至今,在制度層面上極大地阻礙了民間體育文化的發展。
2.3整理和發掘不夠
在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進行整理時要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法、多途徑來整理,既要看到民俗體育積極、優秀的一面,民族傳統體育作為社會文明的產物,必然是精華和糟粕并存,我們在整理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得到弘揚發展。在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隱性特征,但又真實存在,這給我們保護帶來了很大困難,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雖然“無形”,但還是需要依托人,我們就可以通過保護這些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來保護這些珍貴文化遺產,只要我們保護好這些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這些文化遺產就能保存下來傳承下去。
2.4過渡商業化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會呈現出不同的體育文化形態,一旦脫離的原本環境,也就是去了其內在價值,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很多人只考慮經濟利益,看到那些民族體育項目有經濟價值就重點開發,盲目的進行移植,使很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原真性,瀕臨消失。
4.我國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保護體系的構建
4.1確立指導思想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和發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在現代化的沖擊下保持世界文化形態的多樣性;另一方面,積極挖掘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社會中的特殊價值。在保護過程中,我們要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活態”因素,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現代文明中的傳承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主要來源于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和發展與傳承人和文化生態環境有密切關系,其中,傳承人居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展的核心地位。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傳承都是以人與人之間或家族為主,傳承方式單一以口述傳承或簡單文字記錄傳承,傳授傳統知識或技藝,各種機關、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應該加以支持和保護。
4.2確立保護方針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中對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針分別做出了規定。因此,我國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法律保護方針應該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所以一切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法律制度、工作都應圍繞這一方針進行。為了適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殊性,對現行知識產權制度的相關內容做適當修改,制定我國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保護的規章制度。
4.3確立保護機制
我國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是一種獨具魅力的體育文化,是民間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保護,就是為了使我們能夠了解和傳承我們祖先優秀的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征決定了其保護應該是立體、整體和系統的保護。在保護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要確立以下保護機制。首先,對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普查工作是搶救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首要工作。對現有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傳承人,進行調查、登記、記錄和建檔工作。對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且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采取重點扶持的保護政策。
5. 非物質文化視野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保護的意義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一種民族文化,也是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挖掘整理有利于保護我國傳統文化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多樣性有重要意義,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是傳承優秀文化的載體,是地方民俗的標志,保護和發揚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拯救中國民族文化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關鍵。因此,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保護,有利于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共同發展。
參考資料
1白晉湘.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我國傳統體育文化保護[J]體育科學,2008,28(1):3-7
2王曉. 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民族傳統體育保護的若干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1):72-75
3劉剛.對少數民族體育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4(2):83-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