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彬
摘 要:目前,在外科實驗教學中,部分學生在較長時間內表現出臨床工作適應性差,學校實驗教學操作方法與臨床脫節,這必然影響到醫學生今后的外科臨床工作。通過改革考核方法、開放外科實驗室、完善外科實驗室建設、加強教師培養、改革教學方法等措施來解決。
關鍵詞:外科實驗教學 問題 策略
目前,醫學教育層次日益提高,規模日趨龐大,每年有大量的醫學生進入臨床工作,但部分學生在較長時間內表現出對臨床工作適應性差,學校實驗教學操作方法與臨床脫節,這必然影響到醫學生今后的外科臨床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外科實驗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外科應用能力,就成為目前筆者研究的主要課題。
一、外科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外科實驗課重視不夠
部分學生對實驗課不夠重視,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實際操作技能,不按照操作標準認真練習,甚至到實習階段時還不能正確握持和使用手術器械,更不能正確做好手術切開、打結、縫合等操作。
2.學生操作練習時間不夠
在高等醫學教育外科課程安排中,實驗課應占較大的比例,理論與實驗課時比基本達到1:1。高職院校由于學制縮短,課程繁多,造成實驗課時不足。
3.教學設備陳舊
部分高職院校缺乏手術室基本設備,也沒有標準的模擬手術室,學生缺乏對外科手術室的相關認識,不利于學生操作時融入手術室的專業氛圍中。有些學校為節省開支,很多物品重復使用,難以達到無菌要求,不利于學生形成無菌觀念。
4.教師實驗教學經驗不足
一些高職院校,特別是新建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普遍存在知識陳舊,與臨床脫節等現象。另外,由于教師掌握的實驗操作方法不盡相同,彼此之間缺乏有效交流,使得學生在完成同一實驗內容時呈現出不同的手法。
5.教學方法亟待改善
有些學校采用灌入式方法進行教學,學生不能參與到課堂中來,只能被動接受教師的思維和模仿教師的示范,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學習興趣不高,實驗操作效果較差。
二、外科實驗教學存在問題的應對方法
1.改革考核方法,提高學生對外科實驗課的重視
筆者所在學校以前的外科考核中,實驗課成績所占比例僅占總成績的20%,目前這一比例提高到了40%,實驗考核方式不再是單純的操作,而是操作與理論口答相結合。通過考核制度的變革,促使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實驗課、訓練中更加刻苦,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開放外科實驗室,加強訓練
實驗室必須全天對學生開放,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各種外科操作練習。為防止學生盲目或錯誤練習,可安排教師進行現場指導,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此外,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開展了外科基本技術競賽,如洗手、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打結、切開、縫合等,先安排每個班級內成員之間進行比賽,選出前5名,然后再進行班級之間的競爭,選出最佳班集體,最后是所有班級的前5名進行競爭,選出最佳個人,設一、二、三等獎。通過這種方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又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并使學生的外科基本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和鞏固。
3.完善外科實驗室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加大資金投入,創建高標準的模擬手術室,更新陳舊、老化的外科器械和設備。更新后的教學資源更加貼近臨床,學生進入實驗室會感受到強烈的專業氣氛,自然能很快進入角色,有助于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學習態度。帶教老師以身示范,嚴格按照無菌原則操作并貫穿實驗的始終,強化學生的無菌觀念。
4.加強教師培養,制定合理的外科實驗課程
一是資深教師要通過傳、幫、帶對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二是分批、分期將教師送到臨床工作,提高業務水平。三是教師積極參加省級、國家級業務培訓,不斷增強業務能力。四是實行集體備課,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并且找出解決方法。五是教師教授外科實驗的各項操作均應依照外科實驗操作標準,統一操作方法。
5.改革教學方法,合理采用多種教學手段
一是采用情境教學法。在進行手術模擬操作練習時,讓每個學生在手術中輪換不同的角色,分別擔任主刀、一助、二助等,營造出手術室的氛圍,使學生融入手術情境中,明白手術中要有團隊協作精神。二是啟發式教學。在講授縫合技術時,教師可以在教授完學生單純縫合法后,啟發學生思考其他安全、有效的方法,讓學生依據外科縫合技術的原理自己設計不同的綜合方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點評,分析這些創新設計的優缺點。三是教師應充分利用視頻、錄像、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菏澤家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