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晗
摘要:古典樂派在西方音樂史上有著不容替代的重要地位。它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可以說,這三大音樂巨匠代表了初期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特色。本文嘗試分析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色,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啟發意義。
關鍵詞: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 初期古典樂派
古典樂派泛指18世紀-19世紀20年代以古典風格為標志的歐洲各地的作曲樂派,包括前古典樂派和維也納古典樂派。前古典樂派又名初期古典樂派,包括德奧的曼海姆樂派、柏林樂派(北方德意志樂派)、前期維也納樂派以及意大利北部、巴黎、倫敦等地具有同一傾向的作曲流派。狹義的古典樂派,通常專指維也納古典樂派,以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為代表。可以說,這三大音樂巨匠代表了初期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特色。本文嘗試分析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的音樂特色,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啟發意義。
一、初期古典樂派三大派系特色賞析
(一)海頓的創作特色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生于奧地利羅勞的一個貧苦家庭,由于熱愛音樂,從小在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學習。最初,他靠教學生和為人伴奏來維持生活,還經常參加街頭演出的流浪音樂家樂隊,維也納流行音樂和他在童年時代吸收的民間音樂一起,對他的音樂風格形成了重大的影響。1761年,海頓到匈牙利貴族埃斯特哈齊公爵家里當樂長,工作繁重,卻沒有地位可言。他漫長的創作生涯跨越了古典主義音樂風格形成的幾十年,對古典主義音樂做出的重要貢獻,影響也十分深遠。
總體而言,海頓的創作風格是旋律樸素、清新,有民族風情。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明快、輕松、幽默的氣息,并以完美勻稱的形式和世態通俗的內容而著稱于世。同時,海頓的交響曲,精煉而有個性,奠定了古典主義音樂的基礎,為其后莫扎特、貝多芬的創作開辟了道路。
(二)莫扎特的創作特色
在音樂界,被稱為神童的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他3歲可以識別三度音程,4歲開始學習鋼琴,5歲開始作曲,創作第一首交響曲時年僅8歲。他雖然英年早逝,卻留下了豐富的作品。他最重要的成就當屬歌劇。比如《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等,無一不流芳百世,令人稱贊。他的歌劇旋律優美、自然、流暢、深情,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同時,莫扎特寫有40多部交響曲。其中較為著名的是《第三十一交響曲》、《第三十八交響曲》和《第四十一交響曲》等。
莫扎特還創作了大量的鋼琴協奏曲、室內樂、奏鳴曲及其他作品。他的音樂風格具有通俗、優雅、真摯、細膩等特征,具有強烈的樂觀主義色彩。
(三)貝多芬的創作特色
說起貝多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一生寫有9部交響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第三交響曲》(英雄),這是貝多芬應法國駐維也納大使邀請為拿破侖所作,他之所以后來不把這部作品獻給稱帝的拿破侖,是因為他所要頌揚的英雄有明確的指向性。他要頌揚的是當時為資產階級共和國奮斗、獻身的英雄。這首交響曲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具有濃烈的革命精神,感情豪放、和聲鮮明、節奏動人、篇幅恢弘,它標志著貝多芬在思想和藝術上的成熟此外,還有《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第九交響曲》(合唱)等。貝多芬將人聲加入《第九交響曲》,這不能不說是交響曲史上的一個偉大創舉。
貝多芬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作品,除9部交響曲外,還有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1部歌劇;此外,還有一些管弦樂作品、大提琴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等。他在創作技巧上有了新的發展。比如:擴充了奏鳴曲式的結構,增強了它的表現力。
貝多芬的作品感情范圍宏大、豐富,他的音樂中有痛苦、悲哀,也有豪邁、粗獷;有深沉的思索、含蓄的柔情,也有勝利的喜悅和狂歡。他的音樂表現具有簡潔、粗獷熱情、質樸的特征,形成他自己的獨特音樂風格。由于節奏的不斷變換,造成了動力感、不平衡感的大幅度起伏,和聲、調性上的不穩定、不協和等構成了貝多芬音樂特具的強烈感染力。毫無疑問,貝多芬把古典樂派的成就推向了最高峰,他又是浪漫主義音樂的先驅。貝多芬無愧于音樂史上最杰出、最偉大的音樂家的稱號。
二、結語
從年齡上而言,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其實是老少三輩人,不處于同一個時代中,但是他們都經受了歐洲啟蒙運動的洗禮,接受了未來社會進步思潮的感染與熏陶,他們三人也都具有樂觀主義精神,對生活充滿積極態度。他們在藝術創作上遵守現實主義原則,具有人道主義精神。仔細聆聽他們的音樂作品,可以得到心靈上的感動,以全新的眼光審視這個世界。我們要從這三位巨匠的作品中得到鼓舞,更加熱愛生活。這是對他們最好的尊重和禮贊!
參考文獻:
[1]石翠花.“三巨匠”鋼琴奏鳴曲式呈示部對比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09).
[2]王佳.海頓鋼琴奏鳴曲(Hob.XVI/52)第一樂章演奏初探[J].大眾文藝,2012,(09).
[3]魏煒.歡樂 巧智 幽默——海頓第三十八首奏鳴曲[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6,(S1).
[4]梁文光.海頓鋼琴奏鳴曲作品特征與演奏要點[J].肇慶學院學報,2007,(04).
[5]郭蘭蘭,蔣麗莎.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大師鋼琴奏鳴曲風格差異[J].音樂生活,2008,(08).
[6]初曉睿.試論海頓《~bE大調鋼琴奏鳴曲》的演奏[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7,(01).
[7]朱婷.海頓和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音樂風格比較[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