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華
[摘要]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擔負起指導國際共運的重擔,在和歐美許多國家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的頻繁聯系中,給他們提了許多寶貴的中肯的建議,強調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政黨,無產階級才能取得勝利。深刻論述了社會民主黨的性質和奮斗目標、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在黨的領袖和黨的干部問題上,恩格斯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意見,即他主張把不稱職的領導干部撤換下去,反對領袖終身任職。
[關鍵詞]恩格斯;無產階級;政黨建設 ;理論
馬克思去世以后,恩格斯擔負起指導國際共運的重擔,在和歐美許多國家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的頻繁聯系中,給他們提了許多寶貴的中肯的建議。但是,恩格斯十分謙虛,從不以導師自居,也不要求別人無條件地照他的意見辦。而是同各國工人運動的領導人共同研究國際和各國黨的重大原則問題,提出建議或批評意見。國際無產階級一致公認他為革命的導師、無產階級的“將軍”。
恩格斯對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的論述,除了他正式對一些黨綱的批評意見,如1891年德國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等文件以外,大量地分散在有關書信中。這些論述到黨的性質、目的、原則和發展規律的書信也屬于恩格斯建黨思想的重要文件。
一、恩格斯論社會民主黨的性質和奮斗目標
恩格斯晚年仍然堅持他和馬克思的一貫主張,強調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性,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政黨,無產階級才能取得勝利。他在1889年12月致丹麥社會民主黨左派領導人格爾桑·特利爾的信中明確指出:“要使無產階級在決定關頭強大到足以取得勝利,無產階級必須(馬克思和我從1847年以來就堅持這種立場)組成一個不同于其他所有政黨并與他們對立的特殊政黨,一個自覺的階級政黨。”早幾年在給阿·左爾格的信中講過同一意見,即“每一個新參加運動的國家所采取的第一個重大步驟,始終是把工人組織成獨立的政黨,不管怎樣組織起來,只要它是一個真正的工人政黨就行。”
怎樣才能組成真正獨立的工人政黨呢?恩格斯認為至少要做到兩點。首先要把馬克思的發展理論和本國本地區的工人運動相結合,反對學理主義,反對生搬硬套;其次要制定出一個革命的科學的綱領,綱領是黨樹立起來的一面旗幟,又是全黨的共同規章,是十分重要的。
恩格斯多次強調馬克思的理論是研究歷史和社會的指南,不是提供現成答案的公式,如果把它當作現成的公式,用它來裁剪各種歷史事實,就可能走向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因此,恩格斯在指導各國工人運動的時候,總是強調反對教條主義和學理主義。例如當時以德國僑民為主要成員的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由于教條主義和宗派主義嚴重,曾多次遭到恩格斯的批評。恩格斯指出:“德國人一點不懂得把他們的理論變成能推動美國群眾的杠桿;他們大部分連自己也不懂得這種理論,而用學理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態度去對待它,認為只要把它背得爛熟,就足以應付一切。對他們來說,這是教條,而不是行動的指南。” “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愈少從外面把這種理論硬灌輸給美國人,而愈多由他們通過自己親身的經驗(在德國人幫助下)去檢驗它,它就愈會深入他們的心坎。”
由于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一直未認真接受恩格斯的忠告,到1894年它還只是一個“宗派集團”,沒有形成為真正的工人階級政黨,既沒有和美國人形成一個整體,又沒能制定出科學的革命綱領。
工人政黨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是看是否有一個科學的革命綱領。恩格斯認為,這個綱領必須明確,而且必須為全黨所贊同。“只要這種綱領還沒有制訂出來或是還處于萌芽狀態,新的黨本身也將處于萌芽狀態;它可以作為地方性的黨存在,但還不能作為全國性的黨存在;它將是一個潛在的黨,而不是一個實在的黨。”不言而喻,制定出科學的綱領當然和理論修養水平是分不開的。沒有必要的理論準備,沒有對本國傳統和工人階級狀況深入調查研究,是無法完成這一任務的。
一個科學的黨綱最核心的內容是什么呢?是指奪取政權的道路還是指運動的目的呢?現在人們往往著眼于前者,把它放在首位,認為解決了道路問題就解決了一切。而恩格斯不同,在這段時間內幾次指出,要求把一切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歸,社會公有是純社會主義綱領的第一個目標,這個經濟革命應該是黨綱的第一個基本要求。社會主義者所要求的是對整個社會生產體系進行全面的變革。因為工人階級正是被剝奪了一切生產資料,一無所有,才處于社會的底層,必須代之以整個社會對生產資料的直接占有,才能根除工人階級被剝削的這一社會弊端。工人階級奪取政權是實現這一經濟變革的手段,是實現整個社會對一切生產資料直接占有的保證。不奪取政權是不行的,不奪取政權是難以實現這個經濟變革的。奪取政權和經濟變革兩者的關系是辯證的。至于奪取政權的道路則取決于各國的現實情況。雖然恩格斯在理論上和原則上多次肯定暴力革命,但他并沒有提出把暴力革命這一點寫進所有工人政黨的綱領,作為共同原則;相反,他強調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取什么方式去奪取政權,決定走什么樣的道路。換句話說,各國社會主義工人政黨的共同要求只應該是宣布:最終目的是工人階級奪取政權以便實現整個社會對一切生產資料——土地、鐵路、礦山、機器等等——的直接占有,供全體為了全體利益而共同利用。
二、恩格斯論無產階級政黨的組織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領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時候,同盟的組織原則是建立在民主基礎之上的。同盟組織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級委員會均由選舉產生。幾個章程都明確規定代表大會是全聯盟的最高立法機構。到了八九十年代,恩格斯更加強調工人政黨組織上的民主原則。
必須定期召開黨代表大會并尊重代表大會的決議,恩格斯認為這是工人政黨組織生活中必須遵循的一條原則。他在給奧﹒倍倍爾的信中鄭重地指出:“應當堅持每年召開一次黨代表大會。即使為了遵守黨章,你們執行委員會也必須這樣,否則,你們就會為那些喜歡叫喊的人提供極好的口實。而且,讓全黨哪怕一年有一次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一般說來也是重要的。這樣做任何時候都是必要的,而現在則更加必要一一既為了對付“獨立派”,又為了對付福爾馬爾。”這段話極深刻地說明了黨的生命在于發揚黨的民主,在平常時期要發揚民主,在派別斗爭激烈時刻更應該發揚民主,按黨章辦事。
按期召開代表大會,不是形式,要召開真正民主的代表大會,與會者要尊重代表大會。1894年,福爾馬爾在全黨代表大會開會以前,召開了自己的巴伐利亞黨代表大會并責成巴伐利亞代表按照這次大會通過的決定,在全黨代表大會上就所有巴伐利亞問題集體投票,而且宣稱外人無須干涉巴伐利亞問題。恩格斯曾嚴厲批評福爾馬爾這種破壞民主的行徑,認為這是充滿野心破壞黨的組織原則的行為,并尖銳地質問:“這樣,又何必召開共同的黨代表大會呢,”召開黨代表大會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既不能走形式,更不允許利用黨代表大會達到個人的政治目的,破壞黨的組織原則。
恩格斯認為黨內批評自由不僅是黨內政治思想健康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也是黨組織生活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只有提倡批評,才能保持黨的純潔性,才能使黨興旺發達。針對有些工人政黨害怕批評,恩格斯曾經十分深刻地指出:“批評是工人運動生命的要素,工人運動本身怎么能避免批評,想要禁止爭論呢?難道我們要求別人給自己以言論自由,僅僅是為了在我們自己隊伍中又消滅言論自由嗎?”
恩格斯還就黨的團結和分裂問題提出了十分精辟的見解。總起來講,他是重視黨的團結的,但反對為追求形式上的團結而犧牲原則;為了堅持原則,即使分裂也是必要的。1895年年初,恩格斯致德國工人運動活動家、老戰士的信中坦率地指出:“黨內的分歧并不怎么使我不安:經常不斷發生這類事情而且人們都公開發表意見,比暮氣沉沉要好得多。”由于工人運動和黨的事業總是在不斷的發展,新的成分新的成員不斷參加進來,致使工人運動內部和工人政黨內部不可避免地發生分歧。就是說,黨內有分歧是正常現象,通過爭論和批評,正確解決了這種分歧,可以使黨取得新的團結。如果忽視或掩飾存在的分歧,不進行必要的爭論,熱衷于形式上的團結,對于黨組織是有害的。
對于應該怎樣進行黨內爭論的問題,恩格斯早在1893年第二國際蘇黎世代表大會的演說中從原則上解決了。他說:“為了不致蛻化成為宗派,我們應當容許爭論,但是共同的原則應當始終不渝地遵守。”因為每個黨都有左冀、右冀、溫和派和激進派,同時對事物的認識也往往存在差異,所以,必須允許對一切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如果不允許進行爭論,黨將蛻化為一種宗派組織,蛻化為一種沒有民主的密謀組織。但是,爭論必須是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進行,拋棄這個前提,爭論的性質就變了。恩格斯在這里所講的“共同原則”,既包括最終目的,也包括共同戰略,特別是最終目的的一致性不能動搖。因為只要最終目的是一致的,一切小的分歧和小的風波終究會被克服的。
恩格斯關于黨的組織建設思想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即黨和黨員必須靠攏群眾,要克服宗派情緒,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這一思想在他論及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的政治論文中特別突出。恩格斯說,美國社會主義工人黨要做到在運動中起重要作用這一點,“它必須完全脫掉外國服裝。它必須成為徹底美國化的黨。它不能期待美國人向自己靠攏。它是少數,又是移民,因此,應當向占絕大多數的而且是本地人的美國人靠攏。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學習英語。”
三、論廢除黨的領袖終身任職問題
在對待黨的領袖和群眾相互關系問題上,恩格斯同馬克思一樣,總是首先肯定人民群眾和工人階級的首創作用,并針對某些黨的領袖落后、軟弱、甚至搞宗派主義和機會主義的狀況,提出要信任工人階級,寄希望于工人階級。
恩格斯1891年針對德國黨一些領導人阻撓他發表馬克思的《哥達綱領批判》一事,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意見,并要求廣大黨員“不要再總是過分客氣地對待黨內的官吏一一自己的仆人,不要再總是把他們當作完美無缺的官僚,百依百順地服從他們,而不進行批評。”在這里,黨的各級干部和黨員群眾的關系十分明確,是公仆和主人的關系。
在黨的領袖和黨的干部問題上,恩格斯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意見,即他主張把不稱職的領導干部撤換下去,反對領袖終身任職。威﹒李卜克內西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領導人之一,和恩格斯有多年友誼,馬克斯恩格斯曾多次在緊要關頭從精神到物質上幫助過他。但是,到90年代李卜克內西表現出老朽、昏聵和落后的狀態時,恩格斯一方面為他的落后而哀嘆,另一方面,幾次建議讓他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例如:1891年10月在給奧﹒倍倍爾的信中明確提出:“我希望能找到一種途徑,使李卜克內西能沿著它逐漸走到領取養老金的地步,——他在黨內已經顯得老朽不堪了。”1894年在兩封信中又批評他越來越落后,越來越成為障礙。恩格斯曾當面勸倍倍爾和辛格爾應該盡量委婉地讓李卜克內西退休,以利于黨的工作。而李卜克內西不同意退休,始終認識不到自己因為理論上的落后和政治上的老朽而確實成了黨的障礙,還以黨的領袖自居,過份看重自己的領袖地位,致使黨的工作受到了損害。
恩格斯的以上意見雖然是針對李卜克內西的,但我們不應該認為這只是評論某—部分人,談某一件事,實際上是指黨的領袖或領導干部在體力、理論水平、政治嗅覺、組織能力下降到不能勝任的時候,應該及時退出要害的工作崗位。這個意思也可以理解為恩格斯主張任人唯賢,對不稱職的干部要撤換下來,對有光榮歷史而現在不稱職的干部應動員他退下來領取養老金。
在黨的建設問題上,恩格斯還提出了每個國家的黨在財政上應堅持獨立,由自己解決所需的經費,其辦法是健全黨費交納制度和黨的財務制度。這樣一個當時并不為人們注意的問題,恩格斯作為一個原則問題提了出來,引起了重視。近幾十年的經驗證明,每個國家的共產黨應當自己解決活動經費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堅持獨立自主,才能保持清廉。
[參考文獻]
[1]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2012.
[3]科學社會主義概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馬克思主義發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本文系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國防軍事教育學科軍隊專項課題(課題批準號:PLA1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