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得清
對于公民個體權利,法無禁止即許可,雖然符合法理和法律精神,但在現實社會中并非完全行得通。因為人的行為還要受到道德規范的約束。顯然,我們的社會還沒有也不可能發展到只需要法律規范而不需要道德規范的程度。事實表明,我們每一個人的行為既需要法律規范,也需要倫理道德規范。而教師的行為既需要法律規范,也需要教師職業倫理道德規范。所以,筆者認為,對法律未禁止師生戀更準確的理解應該是師生可以戀,但還要看教師職業倫理道德是否允許。也就是說,法律不禁止的事情,倫理道德可以反對。
對從事教師職業的人來說,不僅要遵守法律和職業倫理道德雙重規范,還要做到敬畏法律和職業倫理道德規范,更要做到對自身的要求比一般社會成員高。因為教師職業不僅僅要傳播知識的火種,還要以身作則傳播精神的火種,這樣才能夠有資格為人師表。這就客觀地需要教師無論何時都要不遺余力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和職業倫理道德修養,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倫理道德水平和人生境界。否則,一個教師就很有可能變成有能力傳授知識而無能力影響學生精神世界的人。唯有如此,一個教師才會有人格魅力,才會有師德,才不會做出傷害學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