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萍
【關鍵詞】 陽光體育運動;大課間活動;
構建;原則;目標;內容;組織
形式;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7—0022—01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新的組織形式,與課間操相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長,活動內容多,組織形式活,練習強度適宜。它不僅可以對學生緊張的學習起調劑作用,而且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明顯的實效。因此,學校應充分發揮大課間活動的綜合效益,把大課間體育活動與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的發展變化結合起來;廣泛繼承、借鑒傳統課間操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以及其他省市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經驗與做法,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服務。
一、確立大課間活動的原則
1. 教育性原則。充分發揮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功能,重視活動過程的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2. 安全性原則。對場地、器材等進行管理,嚴格落實行政值周、班主任職責,強化活動過程管理,全方位貫徹“安全第一”原則。
3. 群體性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員健身的目的。
4. 因地制宜原則。以學校快樂體育為主,針對學生的年齡、性別、體育基礎、場地器材、季節氣候等實際情況選擇、編排內容,做到集思廣益,因校、因地、因人制宜。
5. 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注意活動部位的全面性。從實際出發,合理地安排大課間活動的計劃和內容,將藝術、體育、特色創建融為一體,以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6. 效益性原則。課間操改革要講求實效,不搞形式主義,注重學生參加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長效性。積極貫徹“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
7. 創新和特色性原則。課間操內容與形式要時時創新,并且應結合自身實際逐漸形成具有特色的大課間活動模式。
二、制訂大課間活動的目標
1. 開展大課間活動,要時時優化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2. 通過大課間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落在實處。
3. 關注差異,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在大課間活動中,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體育魅力,體會運動快樂。
4. 通過大課間活動,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以及交往能力。
5. 通過大課間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三、大課間活動的內容設置
1. 創編室內徒手操及游戲,如青少年塑身瑜伽、拍手游戲等。
2. 創編戶外徒手操、沙瓶操、繩操、韻律操、舞蹈、健身拳(刀、劍、棍)等。
3. 擴充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竹竿舞、抖空竹、跳繩、踢毽子、玩沙包、跳皮筋、呼啦圈、各種跳躍練習及各種游戲活動等。
四、大課間活動的組織形式
圍繞大課間活動目標,根據季節、氣候、學生人數、學校場地設施等情況,以年級組或班級為單位采用合操、分操、任意操、課間體育活動、課間跑步等形式。同時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班級之間的體育活動比賽。
五、大課間活動的運動負荷及時間控制
大課間活動學生運動負荷: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區間,活動時間安排30分鐘為宜。運動負荷控制,以不影響后幾節課教學為主。
六、大課間活動的展示
陽光大課間活動一定要保證“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年年有評比”。最好每學期組織一次大型大課間活動展演,并組織評獎,給組織較好的班級以獎品(體育器材)鼓勵。活動開展情況納入評選優秀班級的條件之一。上學期我校開展的“陽光、運動、健康、快樂”主題大課間活動展演井然有序、精彩紛呈,其中七、八年級展示的舞蹈就有多種,有跳兔子舞的,有跳江南style的,有跳鍋莊舞的,還有跳校園華爾茲的,等等,效果非常好。
七、大課間活動開展的效果
我校積極實施“快樂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實現“體育與藝術、科技與創新、趣味與競技”的完美統一,構建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市、縣有關部門的好評。
學校領導、教師真正認識到了學校體育的重要性;所有學生大大提高了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鍛煉質量和效果。學生在文明、和諧的氛圍中學會了多種運動技能,鍛煉了身體,陶冶了情操,為將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