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
摘 要 作為高校輔導員,處于高校學生工作第一線,擔負著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習生活指導等重要工作,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領者,在高校組織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正是由于崗位特殊,來自社會、家庭、學校以及自身方面的種種壓力也更容易集中到輔導員身上,造成身心俱疲,產生職業倦怠。本文從工作性質及待遇、角色沖突、職業生涯前景三個方面對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崗位進行分析,找出輔導員產生職業倦怠的具體因素,并提出一些預防和消除職業倦怠的措施和方法,提升高校對輔導員職業問題的重視,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進而推動高等教育的進步發展。
關鍵詞 輔導員 職業倦怠 徐州工程學院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3.039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unselors' Burnout
——Take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I S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0)
Abstract As a college counselor, college students working in the front line, charged with contempor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learning important work life guidance, is the healthy growth of college mentor and leader, the organization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university building effect. However,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positions, all sorts of pressure from the community, family, school, and self-respect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focus counselor who caused exhausted, resulting in burnout. In this paper, role conflict, job nature and treatment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career prospects, Xuzhou Engineering College counselor job analysis to identify specific factors that produce counselor burnout and make some burnout prevention and elimin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attention to domestic universities to the profession counselors, counselors work to improve efficiency, improve work results, thu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unselor; job burnout;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職業倦怠”一詞最早出現于1974年,美國心理學家弗洛伊登伯格指出,個體面對外界條件的過度要求,自身無法應付,容易產生出心理、情緒、行為等不良身心狀態。近幾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思想道德呈現多元化,這種背景使得輔導員崗位已經成為職業倦怠問題的高發人群。由于特殊的工作要求和復雜的工作任務,高校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無法順利應對工作壓力,無法正確調整自身狀態,情感、態度和行為方面出現衰竭情況。通過分析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崗位職業倦怠問題產生的原因,探索預防和消除職業倦怠的措施和方法,對于有效預防輔導員職業倦怠問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動高校建設和教育發展有重要意義。
1 輔導員職業倦怠表現特征
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線工作者,已經成為職業倦怠的高發人群。在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職業倦怠特征比較明顯:(1)情緒倦怠。作為在徐高校普通本科院校之一的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狀態不佳,容易感到身心勞累,使得工作活力低,出現煩躁、易怒、緊張等情緒,進而喪失工作熱情,對周圍一切消極冷漠。(2)人性化淡化。部分輔導員厭倦思想教育輔導,缺乏耐心,對學生教育消極被動,工作中拒絕與人合作,逃避交往,缺乏創新精神,對周圍工作環境和上級組織管理充滿牢騷,不滿個人待遇。(3)缺乏成就感和歸屬感。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由于種種原因,對于自身德育教育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不能正確認識,片面認為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意義,察覺不到自身的成就感和歸屬感,工作熱情不足,工作滿意度降低。
2 輔導員職業倦怠原因分析
2.1 工作性質的壓力
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的日常工作繁雜瑣碎,覆蓋各個層面,不僅包括思政教育、班級建設、黨團建設、校園文化活動組織等基本工作,還包含入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獎勤助貸、學費催繳、評優評先、公寓管理、就業指導、離校手續辦理等細致工作。除此之外,還要參加各級各類會議,上傳下達,傳遞信息,統計數據,處理各類突發事件。諸如此類的工作,由于沒有明確的工作界限規定和不可確定性,輔導員不知何時才算將工作任務完成,也不知完成工作質量如何,大量且煩瑣的學生事務管理工作,準確性和完整性要求比一般工作要高出許多,客觀上帶來了沉重的工作壓力。在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工作涉及學生各個方面,生活、學習、獎懲和信息管理等等,可以說,輔導員隨時待命,持續應激,很難得到放松,極易引發身心疲勞,產生職業倦怠問題。再者,輔導員工作過程中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效果,盡管前期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短時間成效并不突出,容易造成正面效果不明顯,負面影響引人關注。徐州工程學院目前分為城南、中心兩個校區,校區內校園秩序井然,學生生活學習一切正常,平安無事。對于這些,所有人都會覺得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卻極少有人想得到深層原因,都忽略了輔導員所付出的艱辛努力。當學生發生意外,學校及社會才會認真重視,高度關注,輔導員成為被追查的第一責任人。因此,長期處于高壓力下、高工作負荷下的輔導員很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厭倦工作。
2.2 工作角色的問題
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教育的管理者和學生事務服務者,工作中,一方面代表徐州工程學院對本校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又要代替學校服務學生,很容易處于角色矛盾沖突之中。特別是在中心校區,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安全隱患較大,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學生是否晚上必須回校?可否在外留宿?人身財產安全學校是否負責?盡管高校乃至教育部門對這些問題有相關規定,但卻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沖突。輔導員一方面要遵守職業道德和教育法規,維護學校制度,另一方面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維護學生利益, 學校“大法”和學生“小法”的矛盾沖突最終都集中在輔導員一人身上。此外,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工作職責不明確,課堂管理、選課、學費催交等凡與學生有關的事情都屬于工作職責范圍,很大程度上造成輔導員的思想教育職責弱化,角色定位模糊,影響工作績效。
2.3 職業生涯和待遇問題
作為一所新升本科院校輔導員,職業前景不容樂觀。首先,職位晉升難度較大。我校輔導員工作課時少,事務性工作較多,缺乏科研實踐,并且對工作缺乏合理評價機制。輔導員相比于正式教師和管理干部,晉升難度大。其次,學習進修機會不多。輔導員需要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等多方面知識素養儲備,而我校輔導員缺乏配套的職業培訓,造成職業規劃不足,久而久之,對未來信心不足,產生職業倦怠。
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待遇問題也是引發本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一個誘因。徐州工程學院雖然一再強調輔導員地位,分派任務也是最多最繁瑣的,但是,當工作完成,獎勵表彰時,輔導員卻往往不被提起和重視。平時日常工作,輔導員做好上級交付工作的同時,還配合任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解決教學問題,導致個人體息時間嚴重不足,影響自身健康和工作效率。在徐州工程學院教職員工中,輔導員薪酬待遇相對于自身勞動投入比例差距巨大,輔導員工資待遇基本上處于學校最低層次。高強度、高要求的勞動付出與低回報、低待遇的物質獲得,嚴重影響工作積極性,帶來職業倦怠問題。
3 預防和消除職業倦怠的對策
3.1 自我干預,調整心態,變壓力為動力
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培育人且極富挑戰性的工作,來自生活環境、上級領導、學生群體的種種壓力,體力和精力上的高透支,直接影響工作心情,導致身心疲憊、情緒衰竭、意志頹廢。面對這些,輔導員自身應該更加勇于面對,要認識到,正是由于這些壓力,輔導員工作才充滿了變化與激情,更能磨礪人生。應該積極調整心態,挑戰壓力,鍛造堅韌性格,激發自身潛能,尋找積極的應對方式。
3.2 學校干預,明確職責,減輕工作壓力
當前,高校輔導員自身職責不明確,工作量過于瑣碎繁雜,工作完成時間嚴重不足,這些現象與職業問題產生有必然聯系。作為學校一方,應主動干預,進一步明確輔導員崗位職責,減少輔導員事務性工作。這一點可以參考教育部對輔導員崗位職責的相關規定,主要是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行為規范,學生組織建設和就業指導、幫困助學等。學校應明確輔導員崗位目標、任務、權限、范圍及責任,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建立輔導員崗位責任制、績效考核制等科學合理的制度,根據輔導員專業背景、興趣和工作能力等,讓其分別從事學生常規事務、就業指導、學習輔導及心理咨詢等工作,減輕工作壓力。同時,做好輔導員職業前景規劃,加大職業培訓和進修機會,提升工作信心。
3.3 政策干預,廣泛征求意見,提高福利待遇
政策穩定、制度管理健全是高校前進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同樣也是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必備基礎。作為奮斗在學生工作第一線的輔導員,更能體會和理解學生所想所需,學校制定相關政策,應廣泛聽取輔導員建議,做到政策實施有針對性、可行性和持續性。這樣其實也是無形中提升了輔導員地位,讓輔導員能真正參與到學校建設中去。同時,應及時落實輔導員薪酬待遇問題,縮小輔導員與任課老師之間的差距,注重輔導員與其他教職工利益平衡,提高工作積極性。
“徐州工程學院輔導員專項課題,編號:FDYZX—07”
參考文獻
[1] 唐芳貴,羅軍.關注教師職業倦怠[J].教育與職業,2005(16).
[2] 顧軍燕.當前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問題探析及相關舉措[J].師資,2012(10下).
[3] 羅滌,姚木遠.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狀況與對策[J].中國青年研究,2007(6):84-86.
[4] 劉蓉.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成因探析[J].懷化學院學報,2008(5).
[5] 吳建生,孫杰.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原因探析及干預措施[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9(7).
[6]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
[7] 趙元,羅大貴.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研究綜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6).
[8] 黃淑婷.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8(3):141-142.
[9] 王大賢.高校輔導員職業倦怠的因素分析與對策[J].宿州學院學報,2006(2):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