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嫻
摘 要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的增加,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很多職業中日益重要。然而,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課程設置,教師等方面的原因,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課堂學習不能很好地轉化成適應社會需求的英語技能。本文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若干有針對性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 英語教學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4.059
Improv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ZHOU Xian
(Guilin Finance Trade School, Guilin, Guangxi 541001)
Abstract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in English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many occupations. However,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ecause of the students, curriculum, teach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sults are unsatisfactory teaching, classroom learning can not be converted into good English skill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made a number of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efficiency
1 中職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方面的問題
(1)學生英語基礎差。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差,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客觀困難之一。這幾年在筆者的任課經歷中,每年都會遇到幾個寫不全26個英語字母的學生,更不用說其他的聽說讀寫了。約有一半多的學生英語基礎很差,單詞讀寫都困難。(2)學生缺乏學習動力。來職業學校就讀的多數學生是在中學里面學習成績比較差的,他們來職業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獲得一張文憑,缺乏學習動力,厭學現象普遍存在。(3)學生偏科現象普遍。由于職業教育的目標是面向社會和就業,而英語是基礎課而非專業課,學生在無形中有了偏科思想。而且英語的課時數少于專業課,這種教學時數的傾斜也會誘導學生偏向專業課學習,不把精力花在英語上。
1.2 課程設置方面的問題
職業教育的教學管理者認為學生英語底子差,能學多少算多少,對英語基礎課的價值認識不夠。并且,出于就業的需要,教學管理者往往會加大專業課的課時,削減英語課課時。如此一來,造成了專業技能課與英語基礎課之間權重失衡。英語教學有其客觀規律,時間是體現教學效果的必要因素。在有限的課時下,教師要么壓縮教學內容,要么趕進度,必然影響到教學效果。
1.3 教師方面的問題
有些教師把英語課變成了語法分析課,應付考試做題課,課堂教學過于枯燥,使很多學生失去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有些老師簡單地把英語實踐教學當作聽磁帶,分組朗讀,或角色扮演等來處理,課堂教學沒有靈活性和生動性。有的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隨意性大,想到哪里就教到哪里,引起學生反感。
2 應采取的措施
2.1 幫助學生端正觀念
思維決定行為,要改變學生中廣泛存在的“英語無用”思想,就必須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英語在今后工作中的重要性。桂林市是著名的國際旅游城市,有很多涉外的服務企業和機構,如賓館,酒店,旅行社等,也有很多涉外事務。對我校所開設的大部分專業而言,其畢業生適合到服務性質的崗位就業,因此具備用英語工作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筆者設想,可以請往屆畢業生回校,現身說法,告訴在讀生英語對其今后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對其收入的影響。
2.2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不愛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礎差,久而久之望而生畏,失去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重新找回學習的樂趣,才可能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轉變為主動學習。筆者認為可以從下列三個方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加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比如講英語小故事,唱簡單易懂的英文歌曲等,讓學生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培養學習興趣。其次,在課外,可考慮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讓學生走出課堂,親身去經歷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環境。第三,在自主學習方面,引導學生多接觸和了解西方文化。因為語言文字是帶著自己的文化烙印的,只有對該種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能準確地理解該語言的內涵。因此,引導學生接觸和了解西方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2.3 合理協調英語課和專業技能課的關系
教學管理者必須認識到英語基礎課的重要價值。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學生在努力成為具備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時,還要注意提高綜合素質,努力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英語語言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中不可缺少的模塊,因此,學校應當肯定英語基礎課的重要性,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課程結構安排中,給英語基礎課應有的重視和教學時數保障。
其次,要正確認識英語課和專業課的辯證關系。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專業知識的擴充,另一方面也為學生的職業生涯拓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教學管理者應當克服重專業課輕英語課,重視就業謀職,忽視學生終身發展的傾向,協調好專業課和英語課的課時安排,優化課程設置。
2.4 改進教學方法
要提高中等職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要注意強化學生主體意識,貫徹交際性原則。為實現教學方法的變革,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采取靈活多樣的英語教學方式。只有采用靈活多樣的英語教學方式,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英語教師應投入精力悉心設計教學過程、優化課堂教學形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有聲系統,定時播放英語聽力或影像材料,創設感受空間。另一方面在課堂中可以采取一些小游戲或者獎勵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Fun time ” 一課時,需要學習到這些跟節日有關的單詞: Halloween——mask; Mid-Autumn Festival——moon cake; Christmas——card 等等,筆者先向學生展示和這些單詞有關的漂亮圖片,然后播放和這些節日有關的英文視頻讓學生觀看,并適當介紹與節日有關的文化背景。筆者在該部分內容的最后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考核,如:請學生根據圖片說出節日的英文單詞,對能夠準確說出的學生,給該學生跟節日相關的禮物作為獎勵。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表現出了非常大的興趣,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氣氛的活躍程度是講授法無法比擬的。
(2)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英語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功能。教師應當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學系統的功能,具備多媒體教學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在教學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比如:在講授“lets do some shopping” 一課時,我首先將本課需要學生必須掌握的句型列舉出來:
Can I help you? I'd like to buy a ……/ I want to buy a ……
What size do you want?/ What size are you? Size ……,Please.
What color do you like? 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
Can I try it on? Certainly.
How much is it? Fifty-eight Yuan.
I think it is a bit of expensive. Can you give me a discount?
Forty-eight Yuan. Ok. I'll take it.
筆者首先向學生介紹每個句子分別出自不同的角色,然后在多媒體屏幕中展示出有不同圖案的購物清單,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在購物單中選取自己想要購買的物品,然后自行分組扮演店員和顧客的角色,運用以上的句子來組成對話進行表演。通過上述方式,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反映通過這種立體式全方位的學習,更容易掌握所學的內容,而且還能認識到自己說英語的能力和其他同學的差異。
2.5 優化教學內容
在優化教學內容方面,筆者認為應當做如下的改進:(1)教學內容應當結合專業背景,體現職業特色。英語教學內容包括傳授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發展語言交際能力等。對中職的英語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和語言交際能力應當和學生的專業背景相結合,體現職業特色。比如,對以制造業為就業方向的中職專業學生,在英語教學中,應當注意培養其閱讀和理解如進口設備儀器的說明書和使用手冊等外文資料的能力。(2)淡化語法教學,突出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法中,師生都認為學好英語的前提是學好語法。但在2009年國家教育部制定的職業教育英語基礎課新大綱的要求中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淡化語法教學,要突出語法的應用性,而不是追求其系統性。所以必須在詞匯、語法訓練之后增加應用的環節。同時還要加強語塊教學,把詞匯、句法、語法作為語塊來處理。這樣的教學處理,有助于克服以往學生在學習語法的過程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幫助其順利掌握語法的實際應用。(3)鼓勵學生開口講英語。學習語言的目的本身就是為了交流。教師要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用英語口語進行交流。首先,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上營造好環境,讓學生開口講英語。比如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簡單英語對話,以及簡單的看圖說英文等,通過這些方式鼓勵學生說英語。需要注意的是,當學生在說話中出現語法錯誤時,教師不要急于糾正,只要學生能夠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就可以。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學生會慢慢克服對講英語的恐懼感,逐漸培養起說英語的信心,在課堂上就敢說、能說了。
3 結語
作為一名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師,筆者認為學好英語對于中職學生的專業學習和職業生涯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學校、教師、學生統一認識,齊心協力,才能推動中職英語教學的改革,才能實現英語的課堂教學與學生習得技能的順利轉化。
基金項目:桂林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教師個人課題“互助式活動教學法在中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2014年度桂林市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重點項目“互助式活動教學法在中職公共基礎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 付秀達.淺談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
[2] 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 蔣輝.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之我見[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
[4] 林秀蘭.談談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的“四個突出”[J].華章,2010(11).
[5] 苗祥鳳.中等職業教育中的英語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2(1).
[6] 潘婷.淺析中等職業教育中學生英語學習若干常見問題[J].科教文匯,2008(2).
[7] 汪自友.淺談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現狀及如何提高中職英語教學質量[J].中外企業家,2011(9).
[8] 文物華.淺談如何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英語的教學質量[J].現代企業教育,2008(8).
[9] 吳雪松.試論第二語言習得中的非智力因素[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10] 鄢子卿.中等職業教育英語教學中面臨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