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增翼 王團結 高海榮
摘 要:作為我國傳統工業的印刷業,其規模雖然已經達到全球第二,但印刷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卻不能讓人忽視。并且,作為一個傳統的加工制造業,印刷企業的利潤率在現代媒體的沖擊下逐漸下降,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印刷企業已經面臨較為困難的境地,因此我國印刷行業的綠色轉型已經不能再等。
關鍵詞:印刷業;綠色印刷;產業轉型
從唐朝出現雕版印刷術開始,我國就有了印刷業。印刷業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其印刷技術也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進步。但在以往的印刷行業中,雖然技術在不斷進步,行業污染問題卻一直沒有解決。如今,在環境與行業發展的雙重作用下,印刷行業走到了它發展的十字路口,轉型升級已是它想要獲得發展的必行之路。
1 我國印刷行業的發展歷史
1.1 古代
在距今一千余年以前的唐朝,我國發明了雕版印刷術。雕版印刷術是一種在板料上雕刻圖文引徑行印刷的技術,所選用的版料一般是文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時代發展到宋代,宋仁宗慶歷年間,有一個叫畢生的人在繼承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冠以自己的想法研發了一種更為進步的印刷術——活字印刷術。這種用膠泥制作活字的方法讓我國古代的印刷技術產生了革命的變化了。這種印刷術不僅省時還更節省成本,因為這種膠泥可以循環利用。活字印刷術作為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僅推動了我國的文化發展,更是在世界的歷史進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1.2 近代
雖然世界上最早的印刷術是由我國發明的,但近代先進的印刷技術卻是從西方傳入我國。從上世紀中葉開始,凸版印刷、平板印刷和凹版印刷術就先后傳入我國。在這幾種印刷術最初傳入我國時,從印刷機到各種印刷所需的材料大部分都依靠進口。但經過我國勞動人民的努力,我國漸漸擺脫了對于印刷技術與印刷材料的進口。我國印刷業在建國后經歷一系列的迅猛發展,至2013年止,我國印刷業的總產值突破一萬億元,達到10398.5億元,全國共有10.44萬家印刷企業,從業人員也多達344.13萬人。至此,我國印刷行業的整體規模達到全球第二。
2 為什么要對我國印刷行業進行綠色轉型
作為我國傳統工業的印刷業,其規模雖然已經達到全球第二,但印刷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卻不能讓人忽視。并且,作為一個傳統的加工制造業,印刷企業的利潤率在現代媒體的沖擊下逐漸下降,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的印刷企業已經面臨較為困難的境地。
2.1 環境方面
印刷過程必不可少的印刷材料——溶劑型油墨,這種油墨由顏料、連結劑、溶劑、輔助劑組成,含有50%—60%的揮發性成分。這些溶劑型油墨如果加上調油墨粘度所需的稀釋劑,在印品比較干燥時,就會有占總含量的70%—80%的揮發性成分從油墨中揮發[1]。這些有機溶劑所揮發的氣體可以形成比二氧化碳還要嚴重的溫室效應,在陽光的照射下還會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學煙霧,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此外,這種氣體對于印刷工人的身體健康更是一把鋒利的刀,因為如果這些氣體被吸進氣管、支氣管、肺部或通過血管、淋巴管傳到其他器官,可能會引起人的肌體的慢性中毒。而那些顏料和染料中含有的致癌成分,更是對印刷工人身體健康的最大的威脅。除了油墨中的揮發性成分會對環境以及人身體會產生巨大危害外,飛墨現象更是在印刷過程中最為棘手的問題。印刷機在高速轉動時,墨輥間的墨膜被分裂、拉長,產生斷片,在油墨的表面張力的作用下,這些斷片收縮,形成眾多球狀的細小墨滴散落在空氣中,即所謂的飛墨現象。飛墨問題既是高速印刷過程中危害性極大的一類常見印刷故障,也是一類嚴重造成環境污染的問題。飛墨給印刷過程帶來的較大危害性有以下幾種:1、對環境的污染,2、對產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3、對人身體健康造成長時間的損害[2]。因此,在全國上下一致追求“新常態”的浪潮下,印刷行業的技術進步也成為社會上更為關注的事情。
2.2 發展方面
在印刷行業的發展方面,很多印刷企業都面臨著人工成本高、原材料上漲、利潤微薄、盈利能力差的窘境,這種情況在教科書印刷企業上體現尤甚。目前,大部分教科書印刷企業的工價仍維持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但20年來,原輔材料、人工成本卻翻番上漲,大部分企業均處于薄利或微利狀態。[3]
除了印刷成本持續增加之外,現代發展日益迅速的的網絡技術與數字技術對傳統的印刷業更是造成了劇烈的影響。在新興媒體的沖擊下,印刷產業產能出現嚴重過剩,這種過剩不僅對印刷產業造成了巨大的困難,也對環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經濟呈現下行趨勢,各行各業的不景氣也造成了對印刷需求的下降,對當前的印刷業也是一種打擊。這些,都在表明,中國印刷業想要尋找出路,就必須走可持續化的、綠色的轉型發展之路。讓印刷業在轉型之后獲得技術上的新生,才能讓印刷業繼續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3 怎么對印刷行業進行綠色轉型
3.1 何為綠色印刷
綠色印刷,是指不破壞生態環境、不威脅人體健康、節約資源的印刷方式。包括環保原輔材料的使用、清潔的印刷生產過程、印刷品對用戶的安全性,以及印刷品的回收處理及可循環利用。也就是說,印刷品從原材料選擇、生產、使用、回收等整個生命周期均應符合環保要求。[4]
3.2 具體做法
1.國家的支持
首先,我國相關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強制實行綠色印刷。基于綠色印刷的要求,我國相關部門制定了對于綠色印刷環境標志產品認證的方法。如果有企業獲得綠色印刷環境標志的認證,就代表著這個企業是值得社會和政府信賴的印刷產品生產者。其次,我國在對于印刷業的綠色轉型上也投入了不少的資金支持。印刷業想要發展,就要在傳統印刷業的基礎上進行技術上的創新,以及對于企業模式的轉變,這些都需要資金。沒有國家資金的支持,一個產業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創新。要想使我國印刷業迅速走上綠色轉型之路,國家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必不可少。最后,我國印刷行業的標準要以綠色、環保、衛生來制定,深入到細節之中。要把行業標準細化到印刷使用的各種材料中去,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嚴格的把關。
2.企業的做法
作為綠色轉型發展的主人公,印刷產業在實施綠色轉型的過程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作為企業,一定要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能只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益。其次,企業一定要多進行產業集聚,資源共享,這樣才能讓企業在碰撞中產生出創新的火花。最后,卻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一定要對綠色轉型之路以及印刷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總之,作為綠色轉型的主角,企業最需要的就是提高認識,加強自律,規范自己的行為準則。
4 總結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供需矛盾逐漸顯現出來,綠化環保理念對于未來發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印刷業的綠色轉型之路不是一朝一夕的時間就能完成,但也絕不能任印刷產業在綠色轉型之路上隨意探索。在印刷業踏上綠色轉型之路起,我們就應該對于整個行業的未來做一個規劃,使其能在轉型之路上少走彎路,迅速升級。在我國印刷行業的綠色轉型思路研究中,我們應該要同時看到國家和企業各自的力量。綠色轉型之路不能單靠國家或者企業自身,應該要把國家的作用與企業的發展共同應用在促進印刷行業綠色轉型的道路上來。
參考文獻
[1] 周震,李密丹《我國印刷業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的挑戰》[J]今日印刷,2003,(6)
[2]周震,李密丹《我國印刷業面臨的環境污染問題的挑戰》[J]今日印刷,2003,(6)
[3] 李頔《國內印刷業如何實現綠色轉型》[N]中國環境報2014年04月25日
[4] 鐘玲《印刷行業如何實現綠色轉型》[N]中國環境報2014年04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