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峰 王婭玲
摘 要:半枝蓮是一種具有散瘀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的中藥材,在各種肝炎、蛇咬傷或者癌癥等疾病治療中具有顯著療效。由于不同采收時節對植物生長及藥效成分含量會產生一定影響,而且半枝蓮不同部位的野黃芩苷含量也存在一定差異性,為了準確掌握半枝蓮最佳采收時期及最好藥用部位,本文研究中將采用HPLC檢測法對云南省墨江產的半枝蓮進行野黃芩苷成分檢測。
關鍵詞:半枝蓮;野黃芩苷;HPLC檢測
中藥半枝蓮(Herba scutellariae barbatae)屬于是一種唇形科(Labiatae)植物。中醫學理論證實,半枝蓮具有味苦、辛,性寒,可用于治療肝臟、肺、腎臟相關疾病治療,可發揮良好的化瘀利尿、清熱解毒藥效[1]。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半枝蓮藥物可在抗病原菌、腫瘤因子。細菌及保護肝臟功能、解熱等方面表現出良好的活性特征。相關學者研究[2]發現,半枝蓮藥物中主要的藥效成分為野黃芩苷,而藥材中的野黃芩苷含量直接影響藥物臨床療效,因此掌握半枝蓮藥材中野黃芩苷含量,對半枝蓮藥材開發及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1 實驗材料
本文研究中使用的半枝蓮藥物均產自于云南墨江,選取的研究樣本采收時間分別為2014年6月10日、7月10日、8月10日三個時間點,藥材經干燥處理后選取不同藥用部位(花、葉、莖、根、全草)進行分類處理、待檢;所有半枝蓮藥材均由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專家鑒定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
2 儀器與試劑
本文含量檢測儀器均由云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提供,主要儀器:SP8800 高效液相色譜儀、SP2000紫外檢測器;N2000色譜數據工作站(杭州天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KQ-50M超聲波清洗器(東莞市科橋超聲波設備有限公司提供);FA-1104電子天平等。
野黃芩苷標準品均由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號:110842-200605);甲醇(色譜純,津東天正精細化學試劑廠);36%醋酸(煙臺開發區魯陽化學試劑公司提供);水;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3 實驗方法
3.1 檢測色譜條件
島津Shim-pack CLC-ODS(M)色譜柱(島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產品提供);檢測流動相為甲醇-水-乙酸,比例為35:61:4,柱溫設定為25℃,流速為0.5 mL/min,色譜柱檢測波長設定為335 nm;色譜柱靈敏度設置為0.05 AUFS;設備進樣量為10μL;色譜外標峰理論板數參照野黃芩苷峰計算(≥1 500)。
3.2 檢測溶液制備
選取半枝蓮干燥樣本粉末1g(經精密稱重),采用索氏提取器加入50 mL石油醚,在60℃~90℃溫度中提取至無色,取出后進行晾干處理;然后再在索氏提取器加入80 mL甲醇,反復提取至無色,盡量完全提取出野黃芩苷成分,經冷卻、過濾,濾液置于100ml量瓶,使用甲醇反復洗滌容器,將洗滌溶液經過濾后置入同一量瓶中;采用甲醇進行稀釋處理,搖勻后備檢。同時,選取適量經真空干燥處理后的野黃芩苷對照品,加入甲醇后形成0.3 mg/mL野黃芩苷溶液作為對照品備檢。
3.3 野黃芩苷線性關系分析
線性關系分析中選取試驗野黃芩苷對照品20 mg,對照品經流動相溶解處理后形成一個濃度為0.40 mg/ml的50 ml野黃芩苷溶液;采取精密稱重不同劑量的野黃芩苷溶液后分別配制成20ml野黃芩苷對照品溶液;吸取20μl不同濃度野黃芩苷對照品溶液注入色譜儀內,按照實驗設定的色譜條件進行檢測;繪制標準曲線,其中縱坐標為吸收峰面積、橫坐標為野黃芩苷樣品量,計算回歸方程Y=2532509.08×-24741.89,r=0.9999。從標準曲線中可以看出,0.39~3.85μg濃度野黃芩苷與吸收峰面積呈良性線性關系。
3.4 野黃芩苷加樣回收率
選取標準含量的半枝蓮藥材,然后加入定量野黃芩苷對照品,參照樣品檢測方法進行處理分析,結果顯示:樣品平均回收率達到98.4%,RSD=2.11%,這表明本文采用的檢測方法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3.5 野黃芩苷樣品含量檢測
選取不同采收時間、不同藥用部位(花、葉、莖、根、全草各1g)的半枝蓮藥材(各6份樣品),經制備取樣后,分別吸取10ml試驗品溶液及對照品溶液,運用外標法計算出藥材中野黃芩苷含量比例。
4 結果
4.1 不同采收時間野黃芩苷含量情況
通過本文實驗室分別檢測6、7、8月采收半枝蓮藥物進行檢測,結果顯示不同采收時間半枝蓮野黃芩苷含量存在明顯差異性,其中7月采收半枝蓮中野黃芩苷含量相對較高,詳見表1。
4.2 不同藥用部位野黃芩苷含量情況
通過對半枝蓮樣品中的花、葉、莖、根、全草部位進行野黃芩苷含量檢測,經液相色譜儀檢測出不同部位野黃芩苷含量結果,其中半枝蓮葉部野黃芩苷含量相對比較高(達到 0.851%),其次為莖部、全草,詳細含量數據見表2。
5 討論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半枝蓮藥材化學成分中的野黃芩苷屬于是黃酮類化合物,其是半枝蓮發揮藥效的主要藥物作用元素之一[3]。由于不同采收時節對半枝蓮生長效果及有效成分采集會產生影響,且藥材不同部位的藥效成分也是不一致的,因此檢測分析半枝蓮不同采收時間段、不同部位條件下野黃芩苷含量變化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通過本文臨床研究檢測顯示,三個不同采收時間半枝蓮的野黃芩苷含量存在明顯差異性,其中含量最高的是7月,野黃芩苷含量達到0.79%,其次為6月、8月含量分別為0.61%、0.47%,這主要由于7月份半枝蓮莖葉生長相對茂盛。檢測結果表明半枝蓮最佳的采收時間在每年的7月份,這樣可最大程度預防半枝蓮野黃芩苷成分流失。研究中筆者對不同藥用部位的半枝蓮野黃芩苷含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本文中選取的半枝蓮樣品五個部位中的野黃芩苷含量均高出藥典標準含量(0.20%),其中半枝蓮葉部野黃芩苷含量相對比較高,達到0.851%,而野黃芩苷含量最低是根部,含量僅為0.237%,半枝蓮不同藥用部位中野黃芩苷含量順序依次為:葉>莖>全草>花>根,該研究結果為選擇半枝蓮入藥部位提供一定參考。
總之,通過采用HPIC技術對半枝蓮野黃芩苷含量進行檢測比較分析,研究中證實半枝蓮采收最佳時間為每年7月,而半枝蓮葉部的野黃芩苷含量相對較高,本文研究結論有助于提升半枝蓮種植及高效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771.
[2] 張祎,何樞衡,葛丹丹等.半枝蓮化學成分的分離與鑒定[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1,28(6):425.
[3] 邱佳,秦民堅,唐楠.半枝蓮地上部分的化學成分[J].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09,18(1):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