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凌玥
摘 要:環境藝術所包含的內容極為廣泛,它不僅是環境藝術構想方案與環境工程藝術空間結合體,而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環境藝術設計是環境藝術的具體表現,并以多種形式展現其藝術風貌。本文通過對環境藝術及其設計特點的分析,探索能夠促進其發展的要素,提出基于創新思維下的環境藝術設計方向。
關鍵詞:創新思維;環境藝術設計
環境藝術這一概念的產生,為人們實現理想的審美需求提供了切實基礎,環境藝術設計的演變為滿足人們不斷上升的審美高度提供了切實路徑。但在新社會形勢下,環境問題得到了廣泛關注,與之相關的環境藝術設計也成為人們熱切關注的重點。為實現現代化需求,同時基于環境藝術的行業特點,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必須將環保意識與時代化需求納入設計理念,從而獲得完美的藝術體驗。
1 論環境藝術設計的意義
環境藝術的內容包括環境藝術構想與環境工程藝術空間規劃。在環境美化建設中,環境藝術不僅具有提供設計作品的功能,還具有地景藝術與景觀藝術等基礎知識與技能。其在美好環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環境藝術在構建人文環境和諧方面不僅包容范圍廣,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環境藝術設計是被賦予了創造靈魂的工作,它包含了多項工程計劃,如材料、色彩、空間裝飾、環境設施以及各種功能的計劃等。此外,環境藝術是一門包羅萬象的藝術,其表現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
因此,若想環境技術設計得到較好發展,必須投入創新思維理念。環境藝術設計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促進人文環境的和諧關系,旨在系統結合其表現形式與功能。環境藝術設計作品不僅應具有實用性,在此基礎上還應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與創造性。若要充分體現其價值,環境藝術設計則必須具備上述所有條件,缺一不可。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對設計師的要求較高,他們不僅需要熟練掌握相關理論基礎知識,還必需同時具有較高的綜合審美素質和較高的環境整體意識,在環境藝術設計技巧上面也應精熟。此外,設計師必需通過不斷積累與創新中,提升自身的綜合表達能力,實現基于創造性思維下的環境藝術設計[1]。
2 基于創新思維下的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方向
2.1 環境藝術設計應基于自然規律創造自然美風格
基于經濟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環境意識日漸濃厚的情況下,環境藝術設計必須基于保護生態環境下進行,尤其是當前自然環境相當惡劣的情況下,人們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問題給予高度重視。因此,環境藝術設計不應該以破壞自然環境為基礎。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從不間斷推廣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觀念思想,將其納入環境藝術設計來看,若要構建人文自然的和諧關系,首先需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以保護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避免造成環境污染等為前提,來達到為人類提供良好居住環境的目的,且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應始終保持這樣的思想觀念。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應嚴格堅持藝術與環保有機結合的理念,實現創新。此外,還需注意回歸自然的表現方法,務必平衡作品藝術審美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即滿足人們對自然美的追求,也實現了從表現情感底蘊與現實的平行同步[2]。
2.2 環境藝術設計應基于民族特色表現民族風格
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可以通過賦予民族文化內涵而展開。將藝術作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的媒介,形成以民族文化特色為內容的環境藝術設計規劃綱要。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人們更注重民族文化的發展,并將民族文化作為一個民族的象征,繼而成為時代化與世界話的最終結果。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應具有什么樣的神韻呢?一個民族文化可以由多種形式表現與傳承,而傳承的精髓在于其內涵的充分展示與領悟。因此,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體現民族文化的風貌和特色,再者,需要展示民族獨特的氣質與個性。繼而要將民族文化特色融進設計理念當中,要著重體現民族文化的內在含義與實質,發掘可塑性素材。在創新設計過程中,營造與渲染民族文化氛圍時要系統集中,通過簡單通俗的方法精巧展示民族文化風格。 將創新思維作為內在支撐,以民族文化風格作為外在體現,結合現實社會,將即寫實又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環境藝術設計完美體現出來,從而形成現代化環境藝術設計民族文化風格。比如,在進行藝術設計時,設計師常常會在設計中融入本民族風俗特點,將本民族的審美觀念與要求充分傳達出來。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藝術設計所展現的風格也不盡相同。被賦予了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能夠發揚一種民族親切感與氣息,不僅能夠營造民族文化氛圍,塑造民族文化色彩,同時也實現了環境藝術設計基于傳統民族文化的有效創新[3]。
2.3 基于創新思維下的環境藝術設計需實現傳統與現代化的完美契合
傳統文化背景成為不少藝術作品慣用的素材,誠如環境藝術設計這種極具創造性的藝術更是當仁不讓。以傳統文化為創作背景,在過去的很多文化性質作品中都能找尋其蹤跡。即使環境藝術設計風格與之有較大的差異,但神韻卻有相似之處,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完美契合,從而展現出匠心獨運的現代藝術風格,使整個作品富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誠如中國上海于2010年開展的世博會與中國國家館,內外設計風格都充分展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完美契合獨特風格,都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融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完美表現,所附有的文化作用與價值都格外顯著。例如,中國國家館展現出基于中華智慧下的城市發展主題,體現的是中國文化的精神風貌與民族氣質。它將展現“尋覓”的主題想法融入設計理念中,為參觀者感悟中華智慧提供了“尋覓”之徑,東方足跡展區、低碳行動展區與覓之旅展區都是該主題的具體展現,讓參觀者能夠從中體會環境藝術設計的獨特魅力。
2.4 基于創新思維下的環境藝術應附有含蓄的感人意境
含蓄是中華民族歷來的性格特色,基于創新思維下的環境藝術設計應充分表現出含蓄之美,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崇高境界。附有含蓄美的環境藝術設計必須是附有感人意境的,即以境感人。換言之,其藝術價值不應直觀體現,而應該通過意境含蓄的表達出來。意境感人的價值在于突顯環境文化藝術的內在神韻而非外在表象,基于此種理念的環境藝術形之具體而神之游移,即具有感性之言也具有形態之語。 因此,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時,不僅要體現中華民族的含蓄之情,還要在一定程度上給予觀者諸多體會其意境的空間。含蓄能夠使人進入自己理想的境界,同時能夠使人們透過作品體味和聯想生活,發掘生活中的另一種情趣。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所感受到的意境是具有差異性的,但系統方向卻是一致的,它不僅給予了人們不同的藝術感受,同時也給人們提供了無限遐想的藝術空間。因此,基于創新思維下的環境藝術設計應該巧妙運用“含蓄”元素,將中國傳統含蓄之美弘揚出來,同時也可使藝術效果呈現得更完美[4]。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環境藝術設計是為人文環境和諧共生而存在的,它的創新需要遵循大自然的自然規律,需要民族文化內涵來支撐,需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共筑的藝術氛圍,同時也需要傳統文明作為精神支柱。基于以上幾點,環境藝術設計作品的價值一定能夠顯著提高,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情調,豐富人們的審美感受,進而提升作品的設計意義。
參考文獻
[1]溫雅文.基于創新思維理念下的環境藝術設計[J].藝術科技,2014,(9):13.
[2]劉禹初.關于環境藝術創新思維的探討[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2,(8):24-25.
[3]王麗麗.地方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特色教學體系探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0):35-36.
[4]馬強.關于環境藝術設計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4,(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