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輝
【摘 要】 中學生英語學習中,英語閱讀起著關鍵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閱讀能力的提高,是聽、說、寫能力提高的關鍵。通過閱讀,擴大了知識面,增加了詞匯量,交際時就不會因為知識或詞匯貧乏而言不達意,寫作時才能語言地道,內容豐富。為此,我想從詞匯量,復雜句式,文化背景知識以及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這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中學生;英語閱讀
近年來英語高考方向越來越由傳統的知識型向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上傾斜。然而我們都知道學生的閱讀水平的上升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也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中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口頭的和書面的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所以我就在思考在我平時的教學中應如何更好的去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從而讓他們達到整體英語水平的上升呢?我一直在一所普通中學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因此這給了我更多去探究和實踐的機會。由于普通學校的很多學生整體英語水平比較薄弱,英語閱讀能力不強的特點。為此,我想談談我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提高他們的英語閱讀水平的。
1.詞匯量
實踐證明,詞匯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閱讀理解能力。詞匯量越大,閱讀范圍就越廣,視野就越開闊,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就越高。所以在閱讀中應加強對詞匯的理解。“我們只有見到一個詞在上、下文中實際用了的時候,才能談到這個詞的意義。”也就是說對于詞的理解必須依據上下文。
2.復雜句式
句式的識別包括對句法結構的識別和該結構所包含的相關意義的識別。
3.文化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在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定的背景知識對理解的影響大于語言知識;背景知識的缺乏,會造成閱讀理解障礙。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沒有掌握一些詞語的聯想意義、社會意義、語用規則,就不能真正讀懂英語文章,甚至會出現在認識每一個單詞或句子的情況下還不明白其內涵或造成誤解的現象。
找到原因我們就應該想一些辦法和策略在實踐的教學中幫助學生解決以及克服這些障礙從而達到提高他們英語閱讀能力的目的。其實英語閱讀不外乎從兩個方面來抓,一是精讀。另一個是泛讀。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很多人都認為比起泛讀,精讀是點。對一些有一定難度寫得較好的文章要進行剖析,要歸納、總結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路及中心論點,最后達到獲取詳細信息和深層次內容的目的。如果說精讀是點,泛讀即是面。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積累大量詞匯、結構和句型,才能擴大知識面,培養語感,提高對文字的反應能力。以下是我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一些具體教學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方法
(1)查閱法
查閱法是一種查尋式閱讀,它是從閱讀材料中有目的,有選擇地迅速查找某一具體事實或特定信息的技能,其要求是快速,準確。即沒有必要通讀全文,只要能快速找到所問的有關內容就算完成了閱讀任務的一種方法。即學生先把文章后面的問題讀一遍,看清每個題干是什么意思,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文章,這樣,就有明確的目標,沒有必要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要弄清楚,而僅能回答問題即可。
(2)猜詞法
閱讀中的生詞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基本上不影響對文章理解的生詞;另一類是對文章理解直接相關的生詞。我們或多或少會碰到一些生詞和不熟悉的短語,這些生詞和短語會妨礙我們對文章中心的理解,為了不查詞典又能破解生詞詞義,并理解好文章的中心,要求學生根據構詞法判斷詞義。a)通過前綴(prefix)和后綴(suffix)的判斷方法。
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un/dis/im/il/super…)、后綴(ly/less/ful/ment…)的含義及用法,就可以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和猜詞匯的目的。如:regular/irregular,convenient/inconvenient,legal/illegal. b)通過對比法猜測詞義。對比法常用的詞或詞組有:but,while,however,yet,otherwise...通過使用這些詞,我們可以對生詞進行對比猜詞義。
二、培養閱讀中的“歸納”能力
閱讀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書面信息,因此,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概括旨意的能力。(1)歸納時間題,突出事件對于某些文章,尤其是反映歷史人物或事件的敘事性文章,可用時間線索歸納材料。(2)歸納人物題,突出個體主要是針對描寫人物角色的文章,閱讀時可通過分析人物,歸納其言行來突出個性。(3)歸納因果題,突出中心對于反映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的等文章,可以根據其前因后果來抓中心。(4)歸納結論題,根據文中所陳述的事實,論點進行推理從而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
三、幫助學會分析語法結構,克服長難句障礙
分析長難句與擴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必須一步步“砍”去插入語、各種從句、非謂語形式,來獲得句子主干。所以只要“欲簡之必先擴之”。
四、文章歸類閱讀,考前復習有奇效
閱讀文章成千上萬,如何從有限中把握規律才是關鍵。所以一開始我就要求學生把他們讀過的所有文章按照主題分類,比如分為校園類、醫學類、科技類、環境類等等,到了考前,再按類別復習這些文章,我們不僅能系統掌握某一類別文章常用的詞匯,也能把握該類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出題規律。總而言之,除了以上的方法和策略外,我們一定要追根溯源要求學生對詞匯的學習一如既往,對教材上的詞匯以及閱讀中出現的高頻詞匯要熟記于心。我想,閱讀理解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關鍵在于堅持。只要教師目標明確,堅持不懈,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楊俊峰.《英語寫作》
[2]學生雙語報2010-2011學年度教師版第五期
[3]2014年鎖定高考復習資料
[5]英語周報2004-2005學年度教師版第44期
(作者單位:銅陵市第二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