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杰杜 輝(.沈陽工程學院圖書館,遼寧沈陽036;.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遼寧沈陽0034)
?
遼寧省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現狀分析及創新策略
王春杰1杜輝2
(1.沈陽工程學院圖書館,遼寧沈陽110136;2.沈陽師范大學圖書館,遼寧沈陽110034)
[摘要]對遼寧省內36所高校圖書館進行了調研,根據調研結果,分析了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開通時間、訪問途徑、服務方式、合作廠商以及服務收費等情況,指出了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諸多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移動服務
[分類號]G252
在移動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諸多傳統服務的不足逐漸顯現出來,因此一些高校圖書館開始在移動服務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目前國內開展移動閱讀的高校圖書館數量不斷增加,但服務深度和服務質量并沒有隨著數量的增多而得到相應的提升,針對這一問題,筆者對遼寧省內36所高校圖書館進行了調查,旨在發現移動服務存在的具體問題,希望能夠對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發展提供建議。
根據中國高校導航所提供的遼寧省內高校列表,筆者對這些高校圖書館網頁進行了訪問,在最新公告、新聞通知、目錄檢索、服務導航、數據庫等模塊中查詢移動圖書館的相關內容。調查結果顯示,除少數主頁無法打開的圖書館之外,共有20家高校圖書館開通了移動服務,如表1所示。
2.1開通時間分析
我國最早的移動圖書館服務是2003年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推出的短信服務平臺[1]。移動圖書館服務在我國已經發展了11年,相比其他地區,遼寧省移動圖書館服務起步較晚。2011年共有兩家高校圖書館開通了移動圖書館服務,其中沈陽師范大學是東北第一家開通移動圖書館的高校。之后,在2012年有5家高校圖書館開通了移動服務。2013年是遼寧省高校圖書館開通移動圖書館服務最集中的一年,共有10家。另外3家圖書館的移動服務開通時間筆者未查到,故沒有標注具體時間。
2.2訪問途徑分析
筆者在對各個高校圖書館進行訪問時發現,僅有6所高校圖書館將移動圖書館鏈接放在比較醒目的首頁上,大部分都在最新消息、新聞&公告、數據庫等二級類目下,由于館內消息、動態等更新比較快,有關開通移動圖書館的消息需要翻3~4頁才能看到,在首頁沒有任何的說明字樣,讀者需要仔細查找。有的單位甚至將該欄目放置在第三、第四級類目下,讀者很難找到,如中國刑警學院需要通過“首頁-數字資源-試用資源-外網試用資源-博看移動圖書館”這樣的途徑才能找到。還有一些學校的移動圖書館服務,筆者是通過實時咨詢的方式才獲得了相應的訪問方法。

表1 遼寧省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現狀
2.3服務方式分析
遼寧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方式主要分為SMS短信服務、WAP網頁查詢服務和APP移動終端服務3種。其中多數圖書館采用WAP和APP并存的形式,也有單獨提供短信服務或者WAP服務的,如東北大學僅有短信服務,沈陽農業大學僅提供WAP服務。短信服務主要指個人借還信息查詢、圖書到期提醒、逾期催還、圖書預約、新書通報等。國內很多大學圖書館都建立了短信服務平臺,讀者發送指定代碼到短信平臺可獲取相應的信息和服務。WAP服務主要有館藏信息檢索、數據庫利用、電子書、電子期刊閱讀等。APP服務是針對Android、iOS、Windows等不同的手機操作系統提供相應的客戶端下載服務,方便用戶訪問和利用移動圖書館。
2.4合作單位分析
遼寧省高校移動圖書館系統都是與供應商合作開發,應用比較多的有超星泛舟移動圖書館、博看期刊移動閱讀、匯文掌上圖書館等。沈陽藥科大學開通金盤系統移動圖書館,遼寧中醫藥大學移動圖書館同時擁有超星、博看、匯文和重慶維普4個系統。在開通移動圖書館的20所高校中,有6所僅開通了博看期刊移動終端。如沈陽農業大學的博看期刊移動終端僅提供圖書館新聞、最新期刊推薦、熱門文章等模塊。沈陽師范大學超星移動圖書館可以進行館藏書目查詢、電子資源檢索、文獻傳遞等。東北財經大學匯文手機圖書館有快速續借、新書通報、我的圖書館、公告通知、書目檢索等模塊。沈陽藥科大學金盤系統手機圖書館有數據查詢、熱門排行、預約到館、期刊瀏覽、本館新聞、讀者登錄分類瀏覽等模塊。
2.5收費情況分析
遼寧省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均采用免費的方式向讀者提供服務。圖書館向用戶發送圖書到期提醒、催還等短信息,用戶接收信息免費。在利用圖書館的移動服務時,雖然高校圖書館不收取任何費用,但讀者在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上網流量費和移動運營商收取的其他費用則需要讀者自行承擔。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很多高校都建設了相對完善的無線網絡環境,這為圖書館移動服務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東北財經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沈陽藥科大學,讀者只需利用移動終端登錄WiFi,就可以免費使用互聯網。
通過對遼寧省高校圖書館的網絡調研發現,遼寧省各高校移動圖書館雖在蓬勃發展中,但移動圖書館的建設以及移動服務應用上還處于起步摸索階段。筆者經過對數據的分析,總結出該地區高校移動圖書館存在宣傳力度不夠、內容單一、設備不統一、經費不足、知識版權等問題。
3.1重視不足,宣傳不夠
在移動圖書館蓬勃發展的今天,仍有很多的高校圖書館并未意識到移動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仍墨守成規。已經開通移動服務的圖書館在普及和推廣上力度不夠,也不重視宣傳,致使很多移動圖書館最終淪為形象工程,這不僅違背了高校圖書館開展移動服務的初衷,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從調查中可以看到,只要少數幾個圖書館將移動圖書館、手機圖書館鏈接在圖書館主頁上,即便如此,大部分也都是在公告欄、圖書館最新消息中簡單的說明,其宣傳效果可想而知。
3.2層次不深,內容單一
目前遼寧省高校圖書館所開展的移動服務,無論是短信服務還是WAP服務都是圍繞圖書館傳統服務展開的,主要內容有圖書館介紹、公告發布、講座通知、圖書到期催還、預約圖書、證件掛失、圖書檢索、電子書閱讀、我的圖書館等。只有極少數的高校移動圖書館提供數據庫檢索、互動交流、多媒體服務、期刊論文導航服務等。這種低層次的服務,在移動服務開展初期是能夠滿足讀者需要的,但在圖書館界普遍強調個性化服務的環境中,這些低層次的服務顯然與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方向不相適應。
3.3系統不穩,訪問受限
筆者利用手機對開通移動服務的圖書館主頁進行訪問,發現許多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系統不穩定,一些高校圖書館并不能保證移動服務頁面的穩定,時常出現無法訪問的現象;另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是訪問速度較慢,一些網頁的緩沖時間過長。這勢必對用戶體驗造成非常差的影響。另外,一些高校圖書館的移動服務僅限校園網內使用,這也給讀者利用移動服務帶來了一些不便。
3.4經費不足,人才匱乏
以沈陽工程學院圖書館為例,本館的經費全部來源于學校財政撥款,圖書館本身沒有創收。這些經費在購買紙質圖書、訂購期刊、購買數據庫之后已所剩無幾,用在移動圖書館的開發、維護上的資金有限。另外移動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免費的,圖書館需要向移動運行商、合作開發單位等繳納大筆資費。移動圖書館所開展的參考咨詢服務、移動平臺的技術維護等工作,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而一些圖書館在這方面也顯得捉襟見肘。經費的不足與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移動服務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影響服務質量與效果。
3.5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知識產權問題是高校開展圖書館移動服務所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數字圖書館建設中遇到的問題一樣也存在于移動圖書館中。主要包括傳統紙質文獻信息數字化過程中的版權問題、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版權問題、網絡信息傳播的版權問題等,這些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構成了侵權。所以圖書館一定要加強知識產權的防范意識,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化管理,制定適用于移動圖書館知識產權保護的法規制度。目前,高校圖書館多采用IP控制和賬戶密碼認證的方式來解決數字資源訪問的產權問題。
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主要有短信服務、WAP、APP3種模式。移動圖書館在我國發展緩慢,用戶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圖書館移動服務內容單一,缺少個性化的服務。服務創新就是從用戶需求出發,豐富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開發出適合在國內高校圖書館開展的移動服務項目,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4.1短信服務模式創新
短信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最早開展移動服務的項目之一,是所有移動服務項目中最簡單、快捷的一種服務方式。現有的短信服務平臺大都僅提供新聞公告、新書通報、圖書超期提醒、辦理圖書續借、證件掛失、參考咨詢等業務。因此圖書館應創新短信服務模式,使其內容更豐富,更具有主動性。
增加短信通知功能,用戶發送固定服務請求到指定號碼時,圖書館短信平臺在收到信息后自動回復特定內容,目的是確認用戶信息發送正確、服務臺已收到請求。利用短信參考咨詢時,可在文字和圖片的基礎上加上語音功能。將參考咨詢館員電話植入到短信內容里,用戶只需要點擊內容中的電話信息就可與館員進行即時通話,無需撥打電話號碼,館員直接與用戶在電話中交流[2]。清華大學圖書館推出短信服務器與OPAC的Mashup[3],用戶檢索圖書時,只需點擊Mashup在OPAC上的短信發送鏈接,輸入手機號碼,就可以收到查找圖書的館藏信息,縮短了用戶檢索圖書時間,方便圖書借閱。
短信服務由被動變為主動。圖書館不能在短信服務平臺前靜等用戶發送請求,而是要主動出擊。大力宣傳短信服務平臺的服務內容,使短信服務深入人心;除定期發送圖書館最新消息、圖書推介、催還圖書等內容外還應主動推送讀者感興趣的內容,如電子資源剩余數量、館藏資源利用率、熱門資源介紹、出行指南、天氣預報、國內外重大新聞事件等,真正實現短信平臺與移動圖書館系統無縫鏈接。
4.2 WAP網站服務模式創新
WAP網站服務在移動圖書館中應用廣泛,但讀者利用率不高,這主要是由于上網資費較高,訪問速度緩慢。隨著WiFi和4G技術的日漸成熟,各高校圖書館應加大無線網絡的建設進程,提高網站的利用率。另外,友好的用戶界面和創新的服務內容也是提高利用率的關鍵。
加強WAP網站服務功能。目前我國高校移動圖書館WAP網站服務主要是將傳統的書刊檢索、數據庫使用、流通服務等基礎內容應用到移動設備上,相比國外高校圖書館的移動服務存在很大差距。圖書館應積極開拓新的服務,如電子書的全文下載、音頻視頻下載、講座預約等,還可建立視頻參考咨詢、讀者交流區、微博等交流方式;另外,圖書館還可以提供一些與用戶生活息息相關的貼心服務。美國波爾州立大學圖書館在WAP服務模式中除了向用戶提供傳統的目錄查詢、期刊搜索、圖書館館藏等內容外,還提供圖書館視頻資源、館際互借和課程信息等,也提供一些跟天氣、搜索、新聞、體育和金融等相關的網站鏈接[4]。
建立友好的用戶界面。針對移動設備的不統一,圖書館應針對不同的設備建立WAP網站界面。為適應小屏幕、低配置的移動終端設備,在WAP界面的設計上應盡量減少滾動條的應用,減少文本輸入框的使用,多利用列表框、單選、多選等操作簡單的設計,界面上的字體和格式采用可調節技術等。相反,針對3G和4G網絡以及高配置的移動設備,圖書館在WAP網站設計上便可加入圖片、FLASH、音頻、視頻、動畫等內容生動形象的元素,實現像電腦上網一樣的視覺效果。
4.3 APP服務模式創新
APP服務近兩年已廣泛應用于高校移動圖書館,該服務多數都是與超星、匯文合作開發的,提供IOS、Android兩大主要客戶端下載軟件。服務內容基本是將傳統的服務搬到客戶端上,內容比較單一,針對APP功能開發的服務很少。
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開發的基于位置的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簡稱LBS),給圖書館服務帶來很大的啟示。圖書館可以利用移動設備中的GPRS功能隨時隨地查找自己所在地理位置,并提供該位置周邊的相關信息。最新開發的移動圖書館服務導航系統就屬于該類服務,讀者站在某一位置,系統會告訴你周邊一共有多少個圖書館,最近的圖書館在哪,距離多遠,怎么乘車到達。當用戶進入一個圖書館后,系統還會向讀者推送樓層介紹、特色館藏、館舍布局等信息。
APP可搭載多類型資源,不僅能將圖書、圖片、音視頻、科普教程、講座等資源制成可供用戶免費下載的APP,還能為用戶推送個性化的服務內容。另外,還可以將移動設備與APP相結合建設多媒體信息中心,如首都圖書館在其館內“@學習中心”設有“首都圖書館掌上閱覽室”,為讀者提供了100 臺10英寸平板電腦,根據讀者的年齡層分為標準版和少兒版。其中標準版內設有期刊雜志、社區風采、文化播報、養生保健、電視廚房、農村生活等13個欄目,涵蓋“首圖講壇”文化視頻、珍貴的老北京照片、古籍珍本電子版等館藏資源[5]。
4.4電子書借閱服務
移動閱讀已成為讀者主要的閱讀方式,移動圖書館就是為移動閱讀服務的。移動閱讀的主要資源是電子書,提供電子書借閱才能真正實現傳統圖書館向移動圖書館的轉變。國內外高校圖書館開展的電子書借閱服務主要有在線閱讀、下載閱讀和電子設備借閱3大類。
基于版權問題,高校圖書館應加強與出版商的合作,共同開發電子書借閱平臺。該平臺應提供多種移動設備的閱覽器,如Amazon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通過OverDrive向圖書館提供Kindle電子書借閱,OverDrive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出版商,為13000多家圖書館、零售商和學校提供數字分銷服務,支持Windows、Mac、iPod、iPhone、iPad、Sony閱讀器、NOOK、Android以及黑莓等多種設備的使用[6]。為保護電子書市場,圖書館可將電子書外借權限設定為7天、14天、21天供用戶選擇。用戶持手機、平板電腦在任何時間、任何可上網的地方登錄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庫并通過身份驗證,就可以查找自己感興趣的電子書并下載到個人的移動終端上,并選擇借閱時間,如超出所借時間,用戶將無法打開所借電子書,必須續借或者重新借閱。這些不僅保護了電子書的版權,也為讀者閱讀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鄢小燕,李名洋.國內圖書館手機移動信息服務現狀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2):65.
[2]梁欣,過仕明.移動圖書館服務模式探索[J].圖書情報工作,2013(9):58-64.
[3]張蓓.Mashup在清華大學圖書館OPAC中的應用實踐[EB/OL]. [2014-03-13].http://tgw.lib.tsinghua.edu.cn/2010case/214.
[4]余世英,明均仁.移動信息服務在國內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模式分析[J].圖書情報知識,2012(6):60-66.
[5]首都圖書館推出“掌上閱覽室”數字資源服務[EB/OL]. [2014-03-14].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111/28/ t20111128_22873350.shtml
[6]謝蓉.圖書館電子書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雜志,2013 (11):77-82.
王春杰女,1982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讀者服務。
杜輝男,1984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學科化服務。
收稿日期:(2015-01-15;責編:楊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