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蘭
在上個世紀,西方的文論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流派,文壇上稱之為“語義學”,而本研究中要講的“文本細讀”就是源于此。文本細讀不僅是語義學進行文本解讀的顯著特征,也是其進行文本解讀的主要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當中,現代詩歌占據著很大篇幅,這些詩歌綜合反映了多個方面的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說,采用文本細讀的方式對其加以分析,也能夠更好地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美學素養提升起來,對促進高中學生語文基礎素質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文本細讀在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引言中對文本細讀的概念已經做過基本的解釋,通俗來說,文本細讀就是對一篇文字進行充分而又細致的閱讀,將每段文字中每句話的語言作為基本出發點,進而貫穿整段和全篇文字,在讀的時候做出合理構思和解釋。需要注意在閱讀期間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最好創建出合理的語境,這能夠幫助閱讀者提升其自身的閱讀、鑒賞和欣賞能力[1]。特別是高中語文,現代詩歌作為一個特別的題材,其抒發和表達作者宏觀理想與微觀看法的方式是特殊的,因此將文本細讀法合理地應用到高中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解讀詩歌當中所要表達的觀點,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
2.文本細讀在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在新課標試行的基礎下,高中語文課本現代詩歌所占據的篇幅更大,而且所選的現代詩歌都是語言優美,文質清新的經典佳作,這一類作品當中所蘊含的意義,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更為深刻,但隱藏的也更深,在通讀文章表面情況下是不能很好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的,而且如果閱讀不細致,還可能造成對文章的錯誤理解,曲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實際意思。采用文本細讀的方法來研究品讀的話,可以使學生對整篇詩歌進行充分地、細致地通讀,有助于幫助學生從中獲取更多的文學審美價值。舉例來說,在學習舒婷的《致橡樹》時,里面有一句“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如果只靠簡單的粗讀一遍,根本無法理解其中的深意,甚至有學生曾經說過,這只不過描寫了一個木棉樹和一棵橡樹的形象和距離。但是采用文本細讀的方式來對文章加以分析,便可能會收獲到不同的效果。通過對前后文字的聯系和揣測,學生就能夠體會其中的深意,理解這種愛情要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最終理解朦朧詩表達感情、看法的具體特征和表現。
1.從現代詩歌結構入手分析其中所蘊含的現實意義
詩歌和普通文章的區別在于,有鮮明的節奏感,有強烈的情緒渲染,特別是現代詩歌,對于情感的表達更為直接。在高中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中運用文本細讀的方式,首先需要教授學生對現代詩歌的結構加以分析和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節奏[2]。在對詩歌進行閱讀的時候,分析詩歌的結構可以幫助學生調整閱讀的間歇、斷句,這是找準詩歌情感表達的重要方式。舉例來說,在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讀到“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時,詩歌中的斷句只在“了”后面加了個逗號,但在讀的時候,如果一氣呵成,便會顯得有些急促。若是斷為“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效果就會好一些,再細致分析的話,斷為“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頓時覺得找到當年作者告別康橋時的感觸,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個質的突破。
2.細讀詩歌語言,揣摩詩歌細節
現代詩歌的語言中總是充滿各種張力的,文本當中每一個詞和字的運用都是作者經過反復推敲才選定的,因此,每一個詞和字也都表達了作者非比尋常的情感。只有細讀詩歌的語言,才能夠發揮出文本細讀的作用,抓住整篇詩歌的中心點,引導學生推敲和品味該部作品。然而語言中往往又滲透著一些其它的意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細節”,因此在細讀語言的基礎上還需要揣摩詩歌的細節,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文本細讀的作用。舉例來說,在學習戴望舒的《雨巷》時,作者描述撐著一把油紙傘想要遇見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學生們就需要細細揣摩詩歌的語言,為什么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卻又是“結著愁怨”的姑娘,當仔細研究了這些以后,再揣摩詩歌的細節,就可以得出,作者實際上想要表達的是一種既迷茫傷感,又有所期待的情懷。
隨著當今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精神的追求逐漸勝過于對物質的追求,很多精品都在人們的意識創造當中誕生,其中最有代表意義而又最原始的作品就是詩歌。在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中應用文本細讀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含義,培養自身的文學素養。
[1]周紅陽.讓文本細讀走得更遠[J].文學教育(下),2014,12(05):154-155.
[2]張心科.審視文本細讀及其教學[J].語文建設,2014,16(0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