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宏
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設計
黃小宏
數學一直是我國義務教育的核心課程。作業是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數學作業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講授內容的一個很好補充,是課堂教學的繼續和延伸,作業布置的恰當與否,直接關系著教學質量的好壞。如果教師能合理地布置作業,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以及數學技能發展。本文結合筆者近幾年的教學經驗,就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設計談一些粗淺的看法,以期對小學數學作業布置問題的解決有所裨益。
新課程理念;小學數學;作業;布置設計
傳統的數學作業布置被普遍認為負擔較重,內容重復較多,形式較為單調乏味、呆板機械,久而久之學生容易產生厭煩和抵觸的情緒。新課程理念中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成為教學改革的宗旨之一。《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小學是為整個數學學習打基礎的階段,作業布置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小學數學作業的有效布置不僅僅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依據,也能夠有效的反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對小學生的數學知識以及數學技能發展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新課程理念下進行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設計,對小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對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挑戰。
新課標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主張“現代學習方式要尊重學生的差異,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特長的不同,恰當地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兼顧整體和弱、優勢群體的發展,設計一些可供選擇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進行選擇,滿足其多樣化的學習需要。不僅能讓學生減少畏難情緒,體驗成功,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變“要我做作業”為“我要做作業”。
現在的很多小學生擁有一流的解題水平,紙上談兵頭頭是道,但碰到實際問題卻傻眼了。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應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并且能夠運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即教育。”,確實,數學是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實踐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參與探索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而不用受統一標準的束縛,把學生那些相當枯燥的數學學習中拯救出來,讓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生活中尋找答案。也可以和不同的學科進行結合,這樣增加了作業題目的多樣化,從而使所學的知識得到拓展與延伸,加深對數學的認識,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和應用價值,使其思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發展,實踐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開放性作業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數學作業的內容不能只是把作業禁錮在課本中,教師可以嘗試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擴展教學內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比如為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提供了發展空間,為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發現自己的差距的機會。
作業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不一定局限于書面形,也可以使口頭形式、日記形式、演示形式的,甚至也可以是對其創作成果進行展示形式,彼此交叉相互包含,盡量多樣性,讓學生感覺到完成數學作業是一種愉快的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探求新知、認識事物的推動力。因此數學作業布置設計時要從單一的式和燥的方式中走出來,以所學知識內容為核心,盡量把作業的題型、格式推陳出新,讓作業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同,個體的差異性是存在的,要重視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性。作業的布置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面向每一個學生個體。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分層次設置作業的辦法。首先要熟悉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將學生分出不同的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布置設計該層次的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完成自己的作業和學習任務,在做完作業之后都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加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但是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分層次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要告訴他們,分組是為了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更好地發展。要及時對分層次的學生進行調整,對有進步的學生及時提升更高的一組,形成學生的競爭意識。
有的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及時完成作業,出現這種情況時,不能一味的指責、批評,更不能體罰。要找到未完成作業的原因,甚至可以對于完成作業情況不好的學生,如他完成作業時你獎勵他,這樣可能會更容易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作業布置設計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重要工具,要做到與時俱進,符合新課程理念,因材施教,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在數學上有自己的發展,形成技能技巧、培養和發展能力,對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也有一定的幫助。
[1]顧長明.數學“超前作業”現象的分析及對策[J],江蘇教育(小學教學版),2011 (6).
[2]王忠杰.以學生為本活化數學作業設計[J].遼寧教育,2009(4).
[3]羅玉華.小學數學作業的布置與批改[J].江蘇教育研究,2012(13).
[4]李彥.新課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與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
[5]陳芳.淺談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J].學周刊,2011(3).
(作者單位:福建龍海市浮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