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霜,王俊杰
壓瘡又稱壓力性潰瘍,是長期臥床病人較常出現的并發癥,主要是由于身體部分組織長時間處于受壓狀態,血液循環不通暢,不能給皮膚及相關組織提供充足營養,從而使得局部組織喪失功能,出現組織壞死甚至潰爛。壓瘡通常分為3期:Ⅰ期(淤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和Ⅲ期(潰瘍期)。壓瘡創面感染極可能擴展到周邊及其深部皮膚,從而導致組織壞死或引發膿毒敗血癥[1]。Ⅰ期、Ⅱ期壓瘡若進展為Ⅲ期壓瘡,其治愈難度便會加大,不僅會給病人帶來痛苦,同時也會加大醫療成本及護理難度。因此有效控制Ⅰ期、Ⅱ期壓瘡發展為Ⅲ期壓瘡,是護理人員面臨的難題。為減輕病人的痛苦,探索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本研究對晚期胃癌術后壓瘡病人進行了瑰及乳膏涂抹聯合遠紅外線照射的護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3年4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術后并發壓瘡的病人共7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0例,女30例;年齡52歲~80歲(60.5歲±13.6歲);壓瘡面積:最小為1cm×2 cm,最大為8cm×13cm;壓瘡部位有骶尾部、臀部、髖部、肘部、小腿內外雙側、膝部以及足跟部。隨機將病人分成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5例。試驗組:男19例,女16例;壓瘡患處共45處,骶尾部、髖部、臀部、肘部以及足跟分別為23處、11處、7處、1處以及3處。對照組:男25例,女10例;壓瘡患處共46處,骶尾部、髖部、臀部、膝部及足跟分別為25處、10處、6處、3處和2處。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的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1.2.1.1 對照組 采用瑰及乳膏局部外敷。瑰及乳膏的制作材料以當歸、霍霍巴油和白及為主,同時添加了二甲基硅油、甘油以及碳酸二辛脂等輔料,其具有抗氧化、潤膚以及清除皮膚自由基、加快瘡口愈合等功效。具體操作方法為:對瘡口部位進行清潔和消毒后,采用棉棒將瑰及乳膏均勻涂抹于壓瘡部位上,厚度為1mm~2mm,涂藥面積應不小于壓瘡邊緣2cm;再采用無菌紗布對瘡口進行外敷,并用膠布加以固定,每天2次對傷口進行換藥。
1.2.1.2 試驗組 采用瑰及乳膏局部外敷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本研究采用的遠紅外治療儀為電磁波譜治療儀(華燈牌,型號GSX-333-JB,成都興正實業有限公司生產)。治療儀工作電壓220V±22V,功率范圍200W~500W,頻譜界限為2μm~25μm,頻率、峰值波長分別為50Hz、9.35μm。具體的操作方法為:先使用無菌生理鹽水注射液對瘡口進行沖洗,然后用遠紅外線治療儀對創面進行照射,距離約為10cm~20cm,照射時間為30min,表皮溫度控制在38℃~45℃。使用紅外線治療儀時,應避免燙傷,醫護人員應及時了解病人的感覺并查看其局部皮膚狀況,適時進行調節。照射完畢后,采用棉棒將瑰及乳膏均勻涂抹于壓瘡表面上,厚度為1mm或2mm,涂藥面積應大于壓瘡創面外圍2cm,然后用無菌紗布進行外敷并用膠布固定,堅持每天2次對瘡口進行照射并換藥。
1.2.2 評價方法 治療21d后,比較兩組病人的壓瘡總面積縮小程度、深度縮小程度、體積縮小程度、治愈時間和臨床療效。臨床療效判定標準:①Ⅰ期壓瘡。顯效為瘡口附近皮膚的熱痛、紅腫現象消失不見,壓瘡面積明顯變小,皮膚狀況明顯好轉;有效為瘡口皮膚處的紅腫疼痛等癥狀逐漸消失,且壓瘡面積逐步減小;無效為瘡口皮膚原有的紅腫癥狀未發生變化,甚至惡化為Ⅱ期、Ⅲ期壓瘡,壓瘡面積有所遞增。②Ⅱ期壓瘡。顯效為瘡面清潔且沒有分泌物再溢出,面積減小75%,患處周邊長出了肉芽組織;有效為瘡面分泌物降低,面積減小25%,有新的肉芽組織在緩慢生長;無效為瘡面仍有大量分泌物,潰瘍面未改變甚至擴大。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或百分比表示,兩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治療后壓瘡面積、深度及體積縮小程度和治愈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壓瘡面積、深度、體積縮小程度和治愈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壓瘡面積、深度、體積縮小程度和治愈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 面積cm2深度cm體積cm3治愈時間d 35 3.3±0.6 9.7±1.4 12.5±6.7 11.2±5.4對照組 35 1.4±0.2 5.2±0.8 6.0±3.0 16.5±3.7 t值 2.345 2.648 3.015 -2.試驗組914 P 0.042 0.035 0.0270.031
2.2 兩組病人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臨床效果比較 例
3.1 瑰及乳膏防治壓瘡的作用機制[2-4]瑰及乳膏是我院最新引用的新型制劑。該種膏藥具有滋潤皮膚、使皮膚保持濕潤以及加速壓瘡創面愈合等多種功效。瑰及乳膏處方內的當歸、白及成分,具有消腫排膿、促進生肌等效果,霍霍巴油和碳酸二辛脂則能夠有效潤膚和保持皮膚濕潤,多種藥物成分融合起來,效果更佳。瑰及乳膏質地較為均勻,不會對皮膚產生太大的刺激,不影響皮膚的功能發揮。采用瑰及乳膏外敷壓瘡瘡口,可提供濕潤、無菌的治療環境,使新肉芽在創面逐漸生長;瘡口愈合后,患處皮膚將恢復平整,并保持較好的彈性,不會出現瘢痕攣縮,其壓瘡防治效果極佳。
3.2 遠紅外線照射治療的作用機制 光學物理學研究表明,遠紅外線(0.75μm~1 000.00μm的電磁波),也被叫做熱輻射,它具有強烈的放射性。遠紅外線能全面穿透到人體皮膚與皮下組織。當外部遠紅外線照射到皮膚及其皮下組織,便產生了溫度效應,人體會逐漸溫暖起來,且迅速活化細胞。同時,遠紅外線還可在細胞上產生共振。當遠紅外線在細胞中發生作用時,會振動細胞內的水分子,從而激活微粒細胞,使其發生下列改變:加速細胞內線粒體代謝速度,帶來更多能量;有助于核酸代謝,并有效維護細胞膜的通透性、全面性,恢復氣體的轉運功能。
3.3 瑰及乳膏聯合遠紅外線照射治療能促進瘡口愈合 從傳統理論角度看,清潔的瘡面對瘡口愈合更有利。當前理論則表示,在無菌、濕潤的條件下,瘡面上皮細胞更易恢復,肉芽組織更能夠有效生長。瑰及乳膏屬于細膩的油性軟膏,不會對皮膚產生太大的刺激,可促進壞死組織液化和瘡面引流,使瘡面細菌數量大幅減少,而這也是抗感染與瘡口愈合的關鍵環節[5-7]。本研究證實,瑰及乳膏+紅外線治療晚期胃癌術后壓瘡比單純使用瑰及乳膏效果更好。研究將活血生肌功能顯著的瑰及乳膏聯合紅外線照射用于防治壓瘡,具有較好的抗炎、加快愈合功效,可有效避免單用藥治療壓瘡瘡口無法兼顧的缺點,同時也融入了現代濕潤傷口愈合理論的特性,能加速創面肉芽再生長。此外,從治愈時間來看,瑰及乳膏+紅外線治療能有效加快瘡面愈合,在減少病人身心痛苦的同時,還能減少醫療成本。
[1] Benbow M.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 ulcers[J].Nurs Stand,2006,20(52):42-44.
[2] 梅正平,王俊杰,王剛,等.“瑰及”乳膏中白及不同提取部位活血化瘀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0,12(7):1207-1208.
[3] 常明泉,陳芳,葉立紅,等.瑰及乳膏的制備與質量控制[J].中國藥事,2010,24(4):400-402.
[4] 馬俐,滕敬華,程紅霞,等.瑰及乳膏治療壓瘡的療效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4,11(1):70-71.
[5] 梅正平,王俊杰,王剛,等.瑰及乳膏祛腐生肌作用機理的實驗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0,32(4):301-302.
[6] 劉紅,付小悅.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及預防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07,7(2):50-51.
[7] 華靖,李霞,劉虹梅,等.瑰及乳膏預防側臥位顱腦手術患者壓瘡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13,28(1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