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用具,在新的課程改革之前早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地理教學之中,是地理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工具。本文圍繞初中地理的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地圖的運用展開分析,針對運用的具體情況和作用進行論述,把地圖對于初中地理教學的作用真實的展現出來,對于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實現地圖的全方位作用提出建議。
【關鍵詞】地圖;初中地理;探究教學
引言
探究式學習是教師創設一種變化的、學生還未知曉其基本知識內容或規律的情境,學生圍繞這一情境,在教師的幫助和支持下,自主去尋求或發現規律獲取知識并進行各種體驗,從中學會搜集資料,提高分析和判斷事物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利用豐富的教學用具進行地理探究教學,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增加對于地理的認識和理解,在探究式教學的過程中,地圖是教師用到的一種重要的教學用具。
一、用地圖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講解我國的地形分布和自然氣候,如果單純靠學生對書本文字知識的理解是很難記憶的,中國山川河流數都數不盡,讓學生把這么多的山和河流都記憶下來,非常有難度,更何況是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說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地形地貌的概念理解都是非常困難的,因為這些概念都是一些數字化的比較,學生容易記混,所以教師在進行此部分教學時,可適當的以地圖為教具,對不同區域繪制上不同的顏色,比如說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的第一節《地形與地勢》中,可以在高原分布地區以紅色線條或者紅色區域表示,可以在地圖上標識出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位置,利用這些典型的高原幫助學生理解高原這個名詞的概念和意義;高原的首要特點就是海拔高,結合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征,學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高原主要的特點是什么。這樣通過地圖標識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的記憶抽象的概念,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在利用地圖理解抽象概念的過程中,為了確保學生更好掌握知識點,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要求學生們對我國典型的地形在地圖冊上找出。
二 用地圖記憶復雜的地理范圍
地理教學活動中對于圖片的理解能力是很重要的,在理念的初中地理教材的設置中,所有的地理教材就會配一本地理圖冊,這樣是幫助學生記憶地理科目的一些常見的知識點,增加對于這些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對于一些文字性的知識,大腦可能會遺忘,但是地圖是形象化的感官印象,往往學生對于地圖的理解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微妙的。比如說學生在學習氣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地圖來進行講解,對于中國主要的氣候分類,氣候自然區的分布以及氣候劃分的界限都可以用地圖講解出來,同時這種方式也能讓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運用的更加順利。
在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的第二節《氣候多樣》的講解中,利用整版的中國圖,先從東南沿海講解開始,通過講解海洋對于我國的氣候影響,引導學生先對我們福建的氣候進行思考說明,以降水量的充沛柱狀圖為主要的立足點,讓學生回答,這時候可以在黑板上列舉出我國基本的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高原山地氣候,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首先會排除大陸性,東部地區都是沿海地區,其次排除青藏高原高原山地,再次最冷月氣溫在0℃以上15℃以下,排除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學生在這個時候對我們生活地區氣候有了進一步理解,同時不斷地研究深入,也刺激了學生繼續前進的步履和探究的欲望。這樣學生就會調動自己曾經的知識儲備,或者可以是小組商量合作學習。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學生對于地圖上的氣候分類能夠明確的記憶下來,不必死記硬背又不得要領,將復雜的地理位置借助地圖形象的記憶在腦海中,這樣使用起來也會很方便,而且地圖的引導作用也提高了探究式教學的效果。
三、用地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初中地理知識學習的基礎即是對地圖的認識,讀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性記憶,對于形象空間的了解還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上的引導。通過地圖在腦海里回憶老師講過的知識,通過熟記的知識完成對整個地圖的想象,在腦海中構架出基本的地圖輪廓,以此循環性的學習,可促進學生視覺和感覺上的雙重記憶。比如說將大陸版圖和海洋版圖匯合起來就是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圖。比如說很多的學生在學習世界版圖的時候都會購買拼圖,利用拼圖的拼接能力實現對于世界基本版圖的記憶與理解。
比如說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河流與湖泊》中,關于黃河治理的學習,在利用地圖去學習中國的山脈和河流時,對于學生進行地圖重合的訓練,因為很多的山脈是河流走勢的重要標志,學生根據老師的引導,針對黃河展開討論與分析,黃河發源于青海省巴顏喀拉山,流經九個省區,整個黃河在陜北北部轉了個彎,順著太行山山勢順流而下,形成了重要的河流走勢“幾”,這些都是黃河的基本水文特征。這些都是學生結合基本山脈的特點、水流的影響因素、黃土高原的特色等學習知識探索出來的結果,經過學生的探究學習,教師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目的也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以討論的方式在課堂上直接實現了對于課程基本內容的全面學習,而且老師只是在教學過程中稍稍提示,學生就能夠利用地圖的分析來反映出他們的思考和理解,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重要的作用。
四、結語
通過對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基本的應用情況作出分析,實現了對于地圖的作用和探究式學習的理解,相信對于初中地理教學一定能夠提供借鑒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鄭銀虎.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和作用[J].考試周刊,2010(13)
[2]王紅梅.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3)
(作者單位: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