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素琴
摘 要:學生體育社團作為校園文化特有構成部分,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本文對當前技校體育社團運行機制狀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對社團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解決對策。
關鍵詞:技校 體育社團 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c)-0022-01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就業壓力不斷加大,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需要全面型人才。作為第二課堂重要組成部分的學生社團,是根據學生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自愿方式組成的課外學生群體組織,不僅能豐富學生業余文化生活,而且能為學生打造一個充分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平臺。
1 技校學生體育社團現狀分析
在國家政策以中職學校與普高1:1的升學比率暖風吹動下,各中職學校全面擴大規模,技校在校生人數不斷增多,學生體育團體活動也快速增長,各學校或以社團、俱樂部、興趣班、培訓班等形式在校園內蓬勃興起,這在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體育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在多數學生體育社團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
1.1 社團管理措施不到位,無考核措施
目前,技校學生生源年齡偏小、綜合素質偏低,整體生源質量普遍不高,對事物的認識理解還有偏差,做事多憑一時的熱情,缺乏恒心和持久性,社團缺乏行政約束力和激勵措施,只能聽之任之,從而就出現社團初建時紅紅火火,一段時間后活動出現冷冷清清的局面,有的最終也只好宣告“結束”。以我校為例,在組織乒乓球社團招新中,有180多名學生報名,但幾周后剩下的僅有20幾名學生,當然原因不僅只是這一種。
1.2 社團活動場地較少,難組織活動
建立學生體育社團是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這對推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降低學生管理難度起到了很大作用。近幾年來,技校的運動設施確確實實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運動設施的改善程度遠遠沒有學生增長的幅度快,有的學校體育設施仍存在嚴重缺乏或是質量不高,由于受場地限制,因此較難開展正常的社團活動,也嚴重影響了體育社團的組建初衷目標。
1.3 社團指導教師不到位,無實質指導
與大學生相比,技校學生主動學習習慣欠缺,學習能力較弱,依賴于原來的“保姆式”教育方式,養成了被動學習、被動接受式的“被看著”的習慣,自律不強,愿意被“管”。體育社團是在校團委指導下的一個組織,雖然各個社團有一名指導老師負責,但是學校缺乏激勵和行政干預措施,在社團活動時很少能見到老師親臨現場,可謂是有其名無其實。無老師指導又無法提高運動技能,可想而知,這將直接影響了社員參與社團活動的積極性。
1.4 社團活動組織較單調,無比賽支撐
體育比賽是最具有競爭性和娛樂性,運動員在比賽中不僅可以充分展現自己的技術水平,還可以在比賽中獲得身心娛樂。就當前技校體育社團來說,政府較少來組織體育賽事,而把重點放在技能比賽中,加之技校社團運動水平較低,校外影響力不夠,因此社員間相互比賽就被認為是最刺激最精彩了,長此以往社員就會感覺乏味,缺乏活動的動力。
2 技校體育社團發展對策
該文就對技校體育社團活動提出幾點發展對策,供大家參考。
2.1 充分認識技校體育社團的多功能作用
學生體育社團在具有與高校體育社團相同功能的同時,還具有學生釋放和情緒宣泄的功能,減少學生“沖突”,并能間接對學生進行管理。因此,學校有關部門應提高認識,充分發揮體育社團的功能作用,關心支持社團的各種活動并關注其發展,并將社團的建設與發展納入學校整個教育體系的軌道,為學生充分提供展示個性的舞臺。
2.2 嚴格社團管理制度,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技校學生組織紀律觀念薄弱、自由散慢,在學校提倡社團成員自主性較多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學校的行政管理職能,建立管理制度,健全監督機制,使社團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盡可能不出現靠社團成員的一腔熱情在維持社團活動。與此同時,完善激勵機制,將教師指導體育社團的工作業績納人到年終考核范圍內,并根據指導教師的工作量程度,給予一定的經濟報酬,使得指導教師勞有所得,從而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指導作用。對各體育社團每年進行評估,對優秀社團進行表彰,對較差社團予以限期整改或取消。對社團成員也納入考核,由班主任和任課體育教師備案,班主任可以考慮在入團、入黨及各項榮譽評選中優先,體育教師提高學生體育分數,當然,對于自由散漫的學生班主任將對其批評教育。
2.3 提高社團活動層次,發展學生綜合能力
體育社團應該在活動層次和活動內容的豐富多樣性方面多加考慮和組織,如:有技術培訓、社員間相互比賽、師生對抗賽、校外友誼賽、社會組織的體育比賽、體育專題講座、觀看體育錄像、裁判員培訓、承辦校園比賽組織工作等,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既能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求,又能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從而提高了社團活動對成員的吸引力,社團成員流失較少,有力地促進體育社團健康穩定長效發展。
2.4 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增加社團經費投入
學校體育社團的建設和發展需要物質保障,良好的體育設施,功能齊全的運動器材,不僅能創造出校園體育文化環境,而且能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向往。近幾年,在國家重視職業教育的技能大賽時,學校領導也不惜代價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希望能取得好成績來提高學校的聲譽和影響力。相比之下,投入社團的經費就覺得捉襟見肘??墒?,學生社團自籌資金的能力和渠道有限,由于活動層次不高,影響力不夠,社會贊助幾乎不可能,加上技校學生對社團認識高度不夠,不愿意交會費等等,因此導致學生不愿意參加社團,社團人數較少的現象,這將嚴重影響社團的生存和發展,社團活動能促進校園文化建設也將成為一名空話。所以,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體育社團的投入和建設,并逐步加大體育經費投入力度,讓體育社團在校園內呈現蓬勃生機,為校園文化建設真正起到推動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雁秋.大學體育社團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6):70-72.
[2] 向劍文.重慶市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