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武斌
摘要:本文討論在中學教改后,對大學教學與高中教學的銜接問題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教學方法,以適用新課標后的大學物理實驗教學效果。
關鍵詞:大學物理實驗;新課標
中學實行新課標后,對大學教學與高中教學的銜接提出了新的要求,新一輪高考改革體現了中小學教育的性質是全面的基礎教育這一導向,從宏觀背景上看,高考科目設置的改革根本目的是為了推進素質教育。所以,作為高校第一線的教師,更重要的是以新一輪高考改革為契機,努力推進大學教學的改革,以適應當今社會的人才需求。但是高中與大學的銜接問題,特別是高考改革后的銜接問題,對大學教學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在大學各學科中,物理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大學物理實驗是高等工科院校各非物理專業學生進行科學實驗基本訓練所開設的一門必修基礎公共實踐課,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高中階段,由于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教師將教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解題的技巧、應試的方法和高考的得分上,對學生物理實驗的培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認為只要高考會解題能拿分就夠了,這種情況下,使得學生幾乎沒有動手能力。基于這種現狀,在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急需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一、建立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最基本關系,如何正確對待二者關系,將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但是現在大部分高校的物理實驗教學依舊是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模式。在課堂上,教師手把手的教會學生如何做,學生不需要積極的去思考,只需要被動地接受,使實驗過程成為一種指示性操作實驗的過程。“授人以魚,只供一日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對學生來講,不僅要學會老師教的知識,還要學會用這些知識來改進、設計、完成實驗。使學生逐漸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敢于自己動手。
二、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以及有活動影像的特點,這些對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這些特性與功能是其他媒體(例如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錄像、電視等)所不具備或是不完全具備的。在實驗教學中,由于儀器等原因,有些實驗的演示不能很好的呈現在全體學生面前,應用多媒體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使全體學生都可以直觀、清晰的了解儀器操作,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為后續自主實驗做好鋪墊。
三、增加演示趣味實驗比例
對于一些理工科學生而言,他們認為物理與其專業沒有聯系,對學習物理常感艱深或不感興趣,造成學生學習意愿較低,而通過一些趣味演示實驗,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物理的廣泛應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力學實驗中,可以讓學生坐在活動轉椅上,手持啞鈴,伸直手臂轉動起來,然后雙臂放于胸前,這樣學生自己就可以親身感受角動量變化的效果;光學中的輝光魔球、輝光盤、消失的全反射、3D立體畫,電磁學的尖端放電現象,靜電滾筒實驗等,都可以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趣味演示實驗融入到物理實驗中,是一種簡單、可行又可以直接提升學生興趣的方法。
四、培養學生DIY學習方法
新課程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狀態中。要想使學生在物理實驗過程中掌握好DIY學習方法,實驗中就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激發學生掌握DIY方法的積極性。在實驗課程安排中,要盡量選擇重實踐和強能力的實驗,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得結論。在學生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不論學生試驗是否有偏差,都不應該苛責學生,而應積極的引導學生。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適當的引導他們在試驗結束后,反思實驗過程中的優劣,進一步改進和優化實驗,從而提高學生自己的創新能力。
五、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為適應中學教改后的教學要求,必須全面提高實驗教師的能力。一為專業教學能力:不僅要提高教師的實驗動手能力,還要緊密結合理論教學。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不是主從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二為教師的人格魅力: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有很多的近距離交流,因此,教師的教育方式,科學態度,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