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文(玉林市衛生學校附屬醫院,廣西537000)
甲狀腺是人體的重要內分泌腺之一,位于甲狀軟骨下方,分為左右兩葉。甲狀腺結節是比較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其發病與碘攝入量、性別、飲食、藥物及放射線暴露等因素有關[1]。近年來,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甲狀腺結節常表現為單發或多發,嚴重時會并發甲狀腺功能異常,甚至出現氣管、食管的壓迫,部分可惡變為甲狀腺癌[2-3]。及時診斷和治療是阻止甲狀腺結節進一步發展、改善預后的關鍵。隨著超聲和常規體檢的普遍開展,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逐年提高,在獲得準確診斷后,手術往往成為治療甲狀腺結節的主要方法。不同的甲狀腺結節的治療方法不同,選擇適當的手術治療方式對于甲狀腺結節患者至關重要。為探討甲狀腺結節的合理手術治療方法,現將雙側甲狀腺腺葉切除術與甲狀腺次切除術的手術方法及療效進行比較并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甲狀腺結節患者90例。將其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30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 45 例;年齡 21~75 歲,平均 (48.3±14.5)歲;結節數目:單發12例,多發48例;結節位置:左葉32例,右葉22例,峽部6例;結節類型:單純甲狀腺腫患者23例,甲狀腺腺瘤21例,橋本甲狀腺腫10例,甲狀腺癌6例;病程 12 d 至 2.5 年,平均(1.3±0.5)年;結節大小 1.76~5.43 cm,平均(3.52±1.21)cm。對照組中男 8 例,女 22 例;年齡 22~75 歲,平均(47.9±15.2)歲;單發 6 例,多發 24 例;結節位置:位于左葉16例,右葉10例,峽部4例;結節類型:單純甲狀腺腫患者11例,甲狀腺腺瘤11例,橋本甲狀腺腫5例,甲狀腺癌3例;病程32 d至2.2年,平均(1.4±0.6)年;結節大小 1.44~5.21 cm,平均(3.35±1.32)cm。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結節個數、結節大小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體檢觸及甲狀腺腫大或伴多發結節,超聲診斷均符合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診斷標準,均因頸部有腫塊而就診,術前均經體格檢查及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未并發心、肝、腎等其他重要器官嚴重疾病。排除標準:排除亞急性甲狀腺炎、垂體功能減退、高血壓控制不穩定、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及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甲狀腺手術史、甲狀腺高功能腺瘤和甲狀腺功能亢進史者。
1.2 方法
1.2.1 診斷方法
1.2.1.1 一般檢查 觸診時,患者可感覺疼痛,檢查者可捫及大小不對等的、中等硬度的多個結節,囑患者進行吞咽動作時可見結節隨吞咽上下移動。
1.2.1.2 頸部X射線檢查 采用GE-TH600 X射線機透視,常規檢查可見甲狀腺結節上出現大小不規則的鈣化,如發現器官變形或相鄰器官浸潤,則疑有癌變的可能。
1.2.1.3 超聲檢查 采用飛利浦iU 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線陣高頻探頭,探頭頻率5~12 MHz;患者取平臥位,充分暴露甲狀腺部位,進行二維超聲、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超聲彈性成像等。觀察所有患者甲狀腺兩側葉結節(多發者計算最大結節),結節大小、形態、縱橫比、邊界、內回聲,記錄其治療前和治療后結節大小及結節性質。良性甲狀腺結節的形態規則,邊界清晰,結節內可見鈣化,有完整的低回聲暈圈,可見完整的包膜,血流分布也較為規則。單個結節或混合性結節應懷疑惡性病變的可能。彩色多普勒超聲記錄血流的豐富程度,以超聲彈性分級小于或等于2分則診斷為良性[4],結節較大或超聲檢查提示結節性質欠佳者,3個月后復查超聲。
1.2.1.4 病理檢查 以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病理檢查為“金標準”,即超聲引導下5 mL注射器刺入結節并抽取細胞樣本涂片。
1.2.2 治療方法
1.2.2.1 觀察組 采用雙側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患者行仰臥位,進行全身麻醉,充分消毒完畢后,沿皮膚紋理行弧形切口,選擇有結節的一側甲狀腺,在不觸及喉返神經的情形下,緊靠腺葉被膜將結節部分進行分離,將腺體向外下牽拉,使用直角鉗將上級內外側的結締組織分離[5],游離出甲狀腺上動、靜脈分支,將切除的各分支血管緊沿固有包膜離斷,切除甲狀腺腺葉及峽部。注意周圍血管及神經,對側則按同樣方法切除。術畢予溫生理鹽水沖洗術野,壓迫止血近喉返神經處出血點,行縫合包扎,必要時置放引流管。
1.2.2.2 對照組 采用甲狀腺次全切術治療。麻醉方式、甲狀腺體游離方法同觀察組,將其結節部分進行切除,盡量保留甲狀旁腺以及避免損傷喉返神經。術畢處理方法同觀察組。
1.2.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2種手術方式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住院時間、復發率。甲狀腺術后常見并發癥有切口皮下結節、吞咽不適、頸部緊縮感、頸前區疼痛、術后聲音嘶啞、進水嗆咳、手足抽搐、切口粘連、喉返神經損傷、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兩組患者術后均隨訪 12~24 個月,平均(18.5±4.9)個月,記錄兩組患者的復發率。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比較(s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比較(ss)
注:-表示無此項。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P n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住院時間(d)6.1±1.2 7.2±1.5<0.05 60 30-123.7±6.5 158.2±9.4<0.05 75.4±11.3 115.4±10.5<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病情較為穩定,觀察組出現聲音嘶啞2例,對照組出現聲音嘶啞3例。所有并發聲音嘶啞的患者均為暫時性嘶啞,半年后均恢復正常。兩組均給予鈣補劑治療,3個月后,血鈣恢復正常。兩組患者均未見永久性喉返神經損傷,觀察組出現暫時性喉返神經損傷4例,對照組出現2例,治療半年后發音均恢復。觀察組出現1例暫時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未經治療自行恢復,對照組未見甲狀腺功能低下。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3 兩組患者術后復發率比較 經隨訪發現,觀察組中無一例患者出現復發,復發率為0。對照組中有9例患者出現復發,復發率為30.0%(9/30)。觀察組的術后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甲狀腺結節為高發病,在40歲以上的女性中尤其多見,起病較為隱匿,觸診檢出率僅有4%~7%。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部分可發生惡變。早期識別甲狀腺良惡性對甲狀腺結節治療方案的選擇起重要作用。隨著影像學檢查的普及應用,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逐漸升高。超聲作為甲狀腺結節診斷的首選方法,具有敏感性高、方便、價廉、反復性好等優點,能明確檢查出結節的大小、位置、數目、邊界、形態、性質、血流、有無鈣化及周圍淋巴結腫大等情況[6]。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聲和彈性成像的應用更是對診斷甲狀腺結節均顯示了較好的效果。
甲狀腺結節確診后,手術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一般來說,手術的治療方式取決于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但術前檢查出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有一定的困難。目前,甲狀腺切除術的治療方法有甲狀腺葉切除術,甲狀腺結節切除術,甲狀腺次全切除術和甲狀腺部分切除術[7]。臨床醫生往往采取后3種術式,但對于部分甲狀腺癌患者,采用以上3種術式容易引起癌組織殘留而致局部復發。甲狀腺腺葉切除術若完全遵守切斷真假包膜間血管分支的原則,則可有效避免甲狀旁腺、喉返神經損傷,還能徹底清除病灶,預防復發和二次手術[8]。多項研究顯示,甲狀腺腺葉切除術的治療效果要優于甲狀腺次全切除術[9-12]。本研究結果也基本證實了以上觀點。
綜上所述,雙側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療效較好,能夠有效降低手術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楊默,廖海鷹.甲狀腺結節性疾病的診療現狀[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48(9):781-785.
[2]顧書成,管小青,吳驥,等.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研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2,21(5):637-639.
[3]李海軍,王明芙.甲狀腺側葉切除術治療孤立性甲狀腺結節136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2):93-94.
[4]冷應書,楊金權.超聲彈性成像與常規超聲在甲狀腺結節中的診斷價值比較[J].現代實用醫學,2014,26(2):206-208.
[5]孫瑞.不同方法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2):72-73.
[6]于紹梅,陳霞.常規超聲在診斷常見甲狀腺結節中的聲像圖分析[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3):208-210.
[7]施晨峰,胡曉清,張憲波.雙側結節性甲狀腺腫手術方式的臨床探討[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1,18(21):1720-1721.
[8]黃文來,林生,黃晨琛.甲狀腺結節78例手術方式的選擇[J].福建醫藥雜志,2011,33(6):179.
[9]陳亞晗.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2):213-214.
[10]王泉興.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6):133-134.
[11]丁文慶.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7):109-110.
[12]商景榮,余勇豪,占必興,等.甲狀腺腺葉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23):1874-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