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教授劉文典專門到北大圖書館,借??惫偶玫膮⒖紩?。他一進圖書館,便把書單給了一位年輕的管理員。只見書單上列的都是些珍貴的古書,末尾還備注著為校注書籍所需,請館長準予借取。管理員不敢怠慢,趕緊去請示館長。館長擔心這些古書外借后會遺失,便讓管理員找借口回絕了劉文典的請求。無奈,他只好悻悻地離開了。
這時,管理員突然想到了什么,連忙抓起一張廢紙,憑記憶把剛才的書單寫了下來。
之后,他一有時間,就找來書單上的書學習,受益匪淺。這位年輕管理員就是金克木,只有小學學歷的他,靠著自學成為了文學家。
多年后,金克木向劉文典提及此事,感謝道:“當年,我沒有老師指導,也不知道該讀什么書,是您的書單給我指明了方向。”劉文典不解地問:“你怎么知道我的書單值得閱讀?”金克木笑笑說:“您是大學者,肯為這些書專門跑一趟,當然值得讀了。”劉文典這才知道,自己的書單竟然給金克木上了一堂無言之課,非常欣慰。
人生處處是學堂,關鍵在于你是否有一顆求學之心,樂于為求學而察微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