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 敏
(南縣新顏中學,湖南 南縣413200)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大學城空間的應用和推廣以來,掀起了網絡課程的建設熱潮,為教育信息化注入了新的動力。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基于網絡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是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一系列教學活動的挑戰。目前,關于網絡課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設內容和方法方面,對于網絡課程評價的研究還不夠。如何采用科學的評價方法,依據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對網絡課程進行評價,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評價指標并不能隨意選擇,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原則以保證評價結果的科學性[1]。
原則一:需要注重整體性和層次性相結合的原則。教學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系統,而是由許多子系統或要素有機構成的復雜系統,各子系統或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學的既定目標。
原則二:要把握階段性與連續性相結合的原則。教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促使教學評價表現為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進程,此外,教學活動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很多投入的績效不會立即體現。
原則三:把握目的性和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所選指標既能達到評價目的,又要避免傾向性,保持公正性。可操作性包含兩個層面,一是所選指標能用一定的方法進行度量;二是指標的精簡性,因為在運用DEA的過程中,過多的指標可能會存在過強的線性關系,影響評價結果,從這個意義上進一步說明,DEA方法不需要過多的指標,以免失去可操作性。
建構主義是心理學家由皮亞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從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來研究兒童的認知發展,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2]。
多元智力理論認為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難題或生產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其基本性質是多元的,不是一種而是一組能力,其基本結構也是多元的,各種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對獨立的形式存在[3]。

表1 輸入輸出指標體系表
基于構建主義和多元智力理論的分析,在評價指標遴選原則的指導下,確定本研究的評價指標有八個,如表1所示。
績效評價有許多種方法,由于本文研究的是一種多投入多產出的問題,所以使用數據包括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進行評價。DEA是一種從基于“相對效率評價”概念而發展起來的系統分析方法,是1978年美國運籌學家A.Charnes和W.W.Cooper提出并推廣的。DEA方法的出現,將工程效率的概念從單輸入單輸出問題推廣到多輸入多輸出的問題中。相對于其它方法而言,DEA方法的顯著優點是避免了主觀因素,不需要對參數進行事先估計,也不需要假設各向量的權重,此外,還不需明確輸入輸出之間的函數關系,這種性能卓越的“面向數據”的新方法自提出以來,為生產評估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途徑,得到了進一步研究和推廣,廣泛應用到工業、市政、金融、教育、醫療和交通等多個生產或非生產領域[4]。
DEA模型有多種不同的形式,C2R模型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種。
假設在某生產實踐中有k個待評價單元,又稱決策單元DMUj(j∈1,2,…,k),對于任意DMUj而言,有m個輸入和n個輸出,分別表示為Xj=(x1j,x2j,…,xmj)和Yj=(y1j,y2j,…,ynj),

其中,s-和s+分別為輸入輸出松弛變量,ε為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eT為單位行向量。

表2 輸入輸出數據表
本文選取某初級中學六位英語老師的網絡課程為研究對象。根據其數據搜集和整理如表2所示。
利用DEAP2.1軟件進行計算,得到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網絡課程績效評價結果
通過結果可知,在六位教師中,A、C、E、F的綜合效率和技術效率均為有效的,教師B綜合效率無效,而技術效率有效,這說明決策單元的投入不需要減少、產出不需要增加,但其規模和投入、產出不相匹配,需要增加規模或減少規模;教師D綜合效率和技術效率均為無效。
教學活動是一個多投入和多產出的復雜問題,其投入是教師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在教學設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上的一系列付出,而產出是教學活動相關人員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程度。研究結果表明,作為一種多投入多產出的綜合效率評價方法,DEA能有效運用在網絡課程的教學評價中。
[1]段永瑞.數據包絡分析:理論和應用[M].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6.
[2]孫芙蓉.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孫芙蓉,河南農業,2008(10).
[3]張愷.基于DEA和多元智能的教育信息管理理論與模型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
[4]王驚濤,郝春暉.數據包絡分析(DEA)理論綜述及展望[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