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張文玉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老齡化發展,大量的老年護理職業需求產生了龐大的人才缺口。然而近些年來,對于老年護理人員職業精神與人文素養的質疑和問責之聲也日漸高漲,這也反映出目前職業院校在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中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融合教育的薄弱。因此,面對當前社會的客觀需求,必須要深入反思現有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不足,積極轉變理念,改革教學與考核的方法,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從而促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融合教育的創新。
【關鍵詞】人文素養;職業精神;融合教育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我校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需求的增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前景較好,在社會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一方面必須要提升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的專業知識水平,另一方面則更要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融合教育?!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重點指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1]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包含多個方面,在面對市場需求而調整辦學方向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教育,只有如此,才能使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秉持嚴格的職業操守,在默默耕耘與服務的同時傳送人文關懷。目前來看,我國職業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現有教學模式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職業化、人文化以及現代化發展。因此,必須要進一步加強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融合教育,從而使此專業人才不僅具備扎實的職業技能,更擁有高尚的職業情操。
1 我國職業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全面推進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包括護理專業教育的深化改革之前,絕大多數的職業院校中并不包含或包含極少的人文學科內容,在教育的過程中偏重于科學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精神世界的引導,以至于直至今日,仍然存在許多遺留問題。
1.1 院校對于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融合教育缺少重視
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職業人才成為了時代驕子,在職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職業院校是功不可沒的。然而,我國絕大多數的職業院校在進行人才培育的過程中往往偏重于專業知識的講授,看準的是順利就業,繼而為社會的發展輸送先進的技術型人才。因此,多數院校的教育者與管理者在緊抓專業教學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于學生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培育,致使一些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缺乏責任心,對待護理對象缺乏關懷,在工作上有技術、無“心術”,這與院校對于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培育的不重視有著直接的關系,缺少了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疏導,就不能保證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正確性,導致學生對于護理專業的重要性認識出現偏差,直接造成了學生人文素養與職業道德的弱化。
1.2 護理專業考核機制單一落后
從目前來看,我國多數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的學期考核主要采用的是筆試,而這種方式僅僅是對于專業課知識的系統考查,而無法考核到學生的價值觀、職業觀、人生觀,對于護理專業而言,更考核不到學生對于老年護理的職業理想、信仰與態度。這種單一落后的考核方式不能對于學生起到激勵作用??己宿k法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沒有實現學??己恕⒆晕以u估以及學生相互評價等多位一體的動態性考核模式,特別是對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而言,學生是否對于老年人充滿博愛之心則無從在試卷中體現,目前的考核辦法尚缺少橫向思維,亟待進一步結合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服務特點進行優化與升級。
1.3 課程設置較少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培育內容
人文的發展需要科學的支撐,而缺少了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則科學便是野蠻的科學,然而,當前我國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卻沒有做到科學教育與人文素養、職業精神的融合。“傳統的護理教學模式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為目標,主要以學習成績、資格證、英語證、計算機證、技能大賽證等為依據?!盵2]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部分學生出現了功利思想,使投身于護理工作的目標不再單純。
2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融合教育的對策
老年人是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自推廣計劃生育以來誕生了大量的4、2、1 家庭,這些家庭的第一代已經開始陸續步入老年隊伍。”[3]老年人為國家建設與社會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才華,因此,加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的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融合教育,努力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能夠有效地實現對于老年群體的反哺,進一步促進社會的和諧。
2.1 樹立新型教育理念
院校的管理者與決策者應快速樹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對于護理專業特別是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融合教育要加強重視。首先,要在院校上下營造良好的人文關懷氛圍,將院校的歷史文化與人文素養、職業精神教育全面地融合起來。重新確定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實現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重點引導教師要在日常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于學生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養料的輸送;其次,要進一步加強對于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融合教育的資金投入,為學生創造有利的學習條件,加強對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工作的情感體驗,使包括圖書閱覽、教材開發、實習基地等基礎條件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最后,要重點在護理專業開設人文類必修或選修課,適當提高醫學人文課的比例,真正改變以往重智育而輕德育的錯誤理念。
2.2 進一步優化專業考核與評價體系
目前職業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學生素質測評的手段十分單一,一些院校過分看重專業性評估,而嚴重忽視了對于學生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考察。在這種評估模式之下,學生的職業能力被片面的量化,不利于學生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內化和提升。因此,要進一步加強此專業考核與評價體系的優化和升級。改變以往由試卷來決定學生專業能力的做法,建立全方位、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內容同時要包括對于學生實踐活動成果的考察。從全方位、多角度評判學生的專業水平,使科學的考核與評價體系真正地起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
2.3 在課程設置中增加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培育內容
課程的設置要加強學科之間的橫向與縱向聯系,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擴展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教育資源,要針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特殊性,重點加強該專業的課程設計,全面融入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培育課程,要深度開發,打造精品課程,可以嘗試利用情景教學、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進一步聯合社會企業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要積極爭取社會福利機構、養老院、老年活動中心以及社區平臺的支持,為學生創造實踐服務的機會,在實踐學習的過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
總之,時代的發展對于職業院校護理專業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老年護理的專業人才必須要在專業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人文素養與職業精神的融合教育。要深入反思當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快速轉變工作理念,促進課程設置與考核模式的創新,重點加強師資隊伍的整體優化,全面營造校園上下良好的人文環境,從而更好的為社會的發展輸送具有一定人文素養與高尚職業精神的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16.
[2]馮文珍,等.陜西省某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培養探討[J].醫學與社會,2013(10).
[3]羅金鳳,齊玉梅,王承明.湖北西部地區準老年人養老意愿及老年護理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22).
[責任編輯:侯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