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冰
(邯鄲市第一中學,河北 邯鄲 056000)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深入,對外貿易所起到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大,加強外貿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儼然成為當前主流探討熱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制定了一系列外貿出口措施,促使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進入21世紀,經濟增長速度盡管有所緩慢,但仍然成為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增長,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68814.7億元[1]。此外,由于外貿出口額的快速增長以及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外貿出口額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多。由此看來,外貿出口的不斷發展,極大的推動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外貿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十分突出的,具體表現在對經濟持續增長所產生的影響,外貿出口不僅對要素供給多少存在較大影響,并且對本國就業情況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于世界大多數國家而言,由于各自地理位置的差異,在資源擁有量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無法完全擁有生產中全部要素,這時的生產要素進口對本國經濟發展就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最為普遍的現象就是從發展中或者欠發達國家進口生產原材料和能源,一方面彌補國內資源匱乏的問題,另一方面能夠極大的提升企業生產獲得的利潤,有助于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相較于發達國家,外貿進口的多為國內稀缺的資源,最為主要的是缺乏先進的機械設備,尚不能媲美發達國家機械化水平。由此,從發達國家進口先進機械設備對于經濟增長有著顯著作用。
從長久以來的研究證實,出口部門要素收益要遠遠高于進口部門要素收益,也就是說,出口部門所獲得利潤比進口部門利潤高,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出口部門加高的利潤會吸引更多國內要素流入出口部門,這就意味著國內投資額將大量增長[2]。而這部分投資可能是從進口貿易或者非貿易部門處轉移而來,也有可能是創新產生的投資額。此外,在吸引大量國內投資額增加外,還會吸引部分國外投資者進入出口部門,為該國創造收益。總而言之,投資額的增加對于國家經濟增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外貿出口帶動國內就業機會增加,這一現象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國外眾多經濟學家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重點在于發展中國家多數都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所以在國際生產要素分工中,承擔資本和勞動比率較低的商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國就業水平;在貿易戰略選擇中,對于發展中國家就業水平的影響較為深遠,相較于進口為主的貿易策略,選擇更加開放的出口貿易策略,對于發展中國家就業水平增長作用更為突出[3]。
此外,從微觀角度來看,對外貿易對于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表現在國內資源配置、規模經濟形成以及知識進展的出現。對外貿易有助于優化國內資源配置,按照國內需求度進行優次配置,在對外貿易中選擇出口本國更具有優勢的產品,進口具有劣勢的產品;規模經濟的形成,國家之間競爭越來越不完全,規模經濟已經成為推動對外貿易發展的主要原因,如果國家大力促進產品出口,拓寬國家市場,能夠為國內產業規模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知識進展,對外貿易促使專業化只是人力資本在貿易中累積,提升貿易總產額,推動經濟快速增長[4]。此外,世界各國之間貿易開展能夠節省大量的研發費用,規避重復勞動現象的出現,對于發展中國家意義最為突出。
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同國內經濟增長存在較為突出的聯系,隨著進出口貿易額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同其發展步調一致,GDP和外貿交易額存在顯著的線性聯系,如圖1。

圖1 中國外貿同GDP趨勢(2014~2015年)
由于歷史遺留影響,我國目前對外貿易仍然采用經營權審批制度,這種制度在賦予企業外貿經營權同時,極大的限制了企業的經營范圍,這一舉措同世貿組織制定的相關規定相背離。隨著我國企業對外貿易出口水平的提升,我國企業已經具備了更加寬松的外貿經營權管理基礎,所以,在外貿管理制度方面應進行改革,摒棄經營審批制度,變更為登記制,針對產業發展規模和市場競爭力大小差異,來制定不同標準,盡可能在全國范圍內實行此項制度。
就當前我國國有外貿企業發展現狀而言,改革舉措落實不徹底,相關配套設施不完善,嚴重制約外貿國有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究其根本,主要在于企業缺乏有效動力支持,日常經營呈現虧損狀態,缺少合理的規模效益。這些問題的產生,是由于體制改革不完善所帶來的,加之新政策的調整,促使國有企業經營不當[5]。所以,針對這一問題,國有外貿企業應保持獨立經營,摒棄同政府之間的關系,防止政府政策的干預和調整;推動企業股份制改革,促使企業能夠形成內在監督機制和激勵機制,加強國有外貿企業市場競爭力。
外貿企業在出口過程中,對于國家相關管理部門依附性較小,主要是通過市場經濟杠桿的調控,促使企業完成貿易進出口需求。但是由于匯率、稅率的調整,都可能影響價格形成機制,經濟杠桿的變動會造成進出口商品成本變化,最終影響到企業經營效益。由此,健全和完善匯率制度,以此來加強外貿企業承擔經營后所產生后果的能力,清理一些非法律規定的關稅制度,繼續降低關稅;堅持貫徹退稅制度,以此來減輕企業經營負擔,能夠擁有充足資金謀求更長遠的發展。
綜上所述,對外貿易對于經濟增長有著較為深遠的影響,在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有助于提升本國就業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為我國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所以,為了保證對外貿易為經濟發展持續做出貢獻,加強政策的傾斜扶持,提升外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外貿企業持續發展。
[1]靖學青.上海市外貿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研究[J].城市問題,2011(07):54-58.
[2]張建中,周平.轉變廣西外貿增長方式的戰略思考及路徑選擇——基于廣西—東盟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分析[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0(0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