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勛
(河南師范大學法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中原經濟區是中國首個內陸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經濟區,于2012年獲得批準設立,是中國新一輪改革的重要標志,預計到2020年要完成既定計劃,如今,為配合下一個十三五計劃的同步實現,也為了確保農村金融建設的工作到位,對于金融創新中的小額貸款公司主體來說,更需要重視對其金融風險的防范。
小額貸款公司目前存在的金融風險主要有:
一是處于公告利率下行期產生的高利差風險。2015年8月6日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司法解釋,其中提出民間借貸年利率的24%與36%“兩線三區”:第一條線(即年利率24%)是民事法律應予保護的固定利率。第二條線是年利率36%,在這以上的借貸合同為無效。由這兩條線劃分了三個區域,一個是無效區(高于36%),一個是司法保護區(小于等于24%),一個是自然債務區,亦即24%~36%區間。隨著人民銀行不斷降準、降名義利率(雙降),最新的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亦即按此利率上調至4倍的上限(17.4%),對貸款人(出借方)來說,其吸引力也不大,為了維持以前的高利差收益,可能一浮到頂,反而讓出借方利用“手續費”或“買賣合同”等名義回避,實質上提高了“利差”風險。隨著實體經濟效益的下滑,小額貸款公司高息的惡果也逐步顯現——不放高息則虧、發放高息則死的魔咒使得行業不良率急劇攀升,哀聲四起,小貸公司盈利模式的缺陷暴露無遺。
二是借款人信用信息不對稱的風險。由于多數農戶屬于“個體戶”,一般沒有銀行對公往來信用記錄,會計賬簿等記錄也不甚清晰,其還款能力由于道德風險和信息不對稱等的制約,難免遭遇貸款成數低、各類明目收費高的做法,加大了風險的涵蓋范圍。
三是人員素質低落與風控機制不足的風險。小額貸款公司的大部分人員沒有從事過金融業務,專業知識較為欠缺,風控機制落實不到位,處置業務等操作大多停留在文字上的規章制度層面。
四是法律不完備的風險。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最大法律風險就是身份定位和籌資來源模糊,造成社會觀感不佳,導致當初“民間金融陽光化”的美意蒙上一層陰影。
由此可知,小額貸款公司必須對上述的金融風險進行以下的調控與防范:
第一,引入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為利差收益的有益補充。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是民間金融的一個重要出口,也是民間資本參與金融建設的一個重要渠道,在允許賺取傳統利差收益的同時。也應該為其提供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準入機會,以擴大其資金來源和增加風險轉嫁渠道,這樣一來,小額貸款公司就可以降低對借款人的單一、高額利息索取,既減輕借款人的本息還款壓力,也可以確保借款人能按期、足額還款,資金鏈安全不斷裂,對借貸雙方都有利。
第二,構建借款人征信平臺提供更便利的信息共享服務。可以將農戶的銀行賬戶往來信息提交到征信平臺,分別納入黑白名單,便利貸款公司接入查詢,并完善信用法制體系,以增強農戶的信用觀念,讓其無法心存僥幸,最終得以回避逆向選擇的困境。
第三,提高從業人員的風控素質。由于許多小額貸款公司的主要股東沒有金融從業背景,對于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管理仍沿用實業運作的傳統思路,難免“適應不良”,應該從人員的錄用和培訓上增加風控教育,并嚴格遵守監管機構的逐條要求,制作符合現代化公司管理的章程,以完善內控制度。
第四,明確小額貸款公司法律地位。目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仍以省級地方政府、位階較低且零散的條例、規章、辦法為主,以河南省為例,除了主管單位是銀監會和人民銀行之外,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省公安廳、財政廳、工商局、省政府金融辦、人行鄭州中心支行和河南銀監局建立河南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并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秘書長為召集人,其中,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為全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具體明確的試點管理暫行辦法,負責對小額貸款公司的設立、變更和終止等事項進行核準,指導與督促省轄市、縣(市、區)政府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制定明確的金融風險防范措施,落實相應的處置責任,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的動態監督系統,及時識別、預警、防范和處置風險等,實施日常監督管理。①
由于實行多頭監管,監管成本高,責任分擔不明確,何況主管部門是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難免遭到“外行領導內行”的非議,造成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社會形象和觀感不佳;《放貸人條例》如能在近期順利出臺,將能在法制層面為其提供較為良好的經營環境。
第五,建立小額貸款公司金融風險防范制度。由于小額貸款公司是經營貨幣業務的特殊企業,在發放貸款的同時,對其自身的呆壞賬撥備、核銷等風險預警必須事前嚴格要求建立,事中隨時以報表形式審查,事后及時實現內部風險補償。在提高農戶信用等級方面,可以進一步完善農村信貸產權抵押制度,建立健全風險分擔補償機制,讓有資金需求的借款人可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時間、最高的效率盤活固定資產,創造所需的現金流以滿足借款人的資金需求。
結語:小額貸款公司作為金融創新主體的出現,原本初衷就是為了在農村金融建設中提供更多元的選擇與服務,經過多年來的論證和探索,確實起到了預期的一些作用,但仍存在著法律位階較低、融資及杠桿率與信貸投放范圍嚴格受限、單一股東持股比例限制、貸款期限、現金管理等諸多方面過度監管的根本性原因,不同地區的經營環境、監管環境差之千里,造成小額貸款公司良莠不齊,全社會對小額貸款公司存在普遍的歧視,管理層許多敏感問題無法解決,導致經營者露出疲態,甚至一些監管者的本能意識里還交織著對民間金融的恐懼與道德教化者的優越感。在一陣風的熱情之后,唯有提高風險防范作用、保持合理的獲利空間,才是穩健經營的長遠規劃。
注釋
①《關于印發《河南省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豫工信〔2012〕525號》第4條第2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