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露露
(大連市教育局(大連市職業技術教育培訓中心),遼寧 大連 116021)
預算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管理、收支管理及內部審計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財務管理直接影響到單位經濟活動能否順利開展。雖然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何使內部控制的組織、分工、程序、方法、標準和規程在財務管理中發揮積極有效作用,真正起到預防腐敗、控制風險、保障國家資金安全和有效使用,尤為重要。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經費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據,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各環節暴露出一些問題,導致預算管理職能未能有效發揮。
1.預算編制方法不規范、編制時間短,內部控制不健全。一是預算編制方法單一。一些行政事業單位慣用“上年基數+本年調整”的方法進行預算的編制工作,而不是依據下年度工作計劃和實際情況,往往導致年底經費不足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或資金大量結余造成資源浪費。二是預算編制時間倉促。預算編制的時間一般在上年的10月,從預算布置到上報審批在半個月左右,時間緊、任務重,預算項目指標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影響預算編制的質量。三是預算編制人員混亂,崗位職責不清。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由于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預算編制往往由財務部門牽頭編制,但業務部門預算意識和參與積極性不高,導致預算編制內容籠統,不能有效分解和細化,影響預算執行。
2.預算執行不力,隨意性大,缺乏績效考評激勵獎懲機制。一是預算管理的法律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存在“重形式預算、輕實質管理”,不按預算執行、超預算范圍執行、擅自改變資金用途,導致預算形同虛設。二是預算績效考評體系不健全。一些單位未建立預算績效考評體系,預算執行的好壞缺乏相應的問責機制和激勵獎懲機制,導致預算執行失去應有的約束力。
3.預算缺乏有效監督檢查。一些單位尚未設立預算管理監督檢查機構,有些監督檢查仍停留在粗放水平,檢查方式多以抽查、專項檢查為主,缺乏動態、連續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督跟蹤管理,檢查頻率和深度不能與預算管理的要求相適應。另外,監督檢查的處理機制也不夠健全,無法及時反饋結果。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普遍存在“重使用、輕管理”等不規范、管理薄弱的現象,造成國有資產閑置、浪費、使用率低,甚至流失。
1.固定資產購置計劃性不強,增減變動手續不全,隨意性大。一是不重視預算編制,對需要新增、更新的固定資產未列計劃,未經主管部門審核、批準盲目購入設備;二是不進行事前論證和可行性分析,盲目購置大型專用設備,使用率低,投資成本難以收回,有的甚至長期閑置造成國有資產浪費;三是不按規定實行政府采購,逃避政府采購的監督;四是新增、盤盈等增加的資產不入賬,盤虧、轉讓、報廢等處置的資產也未經審批就自行沖賬;五是出租、出借固定資產,全憑單位負責人一句話,手續不完備,加之管理乏力,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2.賬實不符,賬外資產存量大?!百~賬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這是對固定資產核算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有些單位由于會計人員和固定資產保管人員的更換交接不明不清,致使資產賬實不符;有些單位資產不進行明細分類核算,特別是對大宗同類耐用品,未按固定資產進行管理,而是隨購進隨列支;有些單位對出租的固定資產不進行備查、登記,捐贈、無償調入的固定資產不進行核算,致使單位的國有資產在無形中流失。
3.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力,固定資產未能定期清查、盤點,造成單位“家底”不清。一些單位崗位職責不明確,賬物一人管理。缺乏監督制約機制,嚴重違反了賬物管理相分離的原則。
一是財務管理制度缺失,無法依法依規履行財務管理職能。單位未能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制定本單位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辦法,造成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混亂。二是會計核算不規范,造成收支管理不規范。單位未將應納入預算管理的預算外資金全部納入單位預算,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使預算管理流于形式,未真正做到“收支兩條線”;支出控制不嚴,審核、監控不力,??畈粚S谩?/p>
一是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缺乏獨立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通常為單位的一個內設部門,工作定位不明確,缺乏獨立性、權威性,因此無法有效開展會計賬目、固定資產等財務管理相關監督檢查工作。二是內部審計機構人員素質不能達到內部審計的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往往是兼職人員,對審計工作不能勝任,開展工作時只能借助第三方外聘審計機構,造成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力度大打折扣。
1.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一是創新預算編制方法,全面測算基礎數據??茖W選擇預算編制方法,可適當借鑒零基預算編制方法的思路,打破固有思維,結合上年度單位的收入來源及支出情況,重新測算預算支出需求,科學細化編制預算,做到合理配置資源,使預算編制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二是安排充足的預算編制時間,做好充分準備。由于預算編制是一個復雜、系統性工作,關系到下年度全部資金的撥付,因此需要充足的時間進行調研論證。單位可提前啟動預算編制,做好論證和綜合分析。三是增強全員參與編制預算的責任意識,加強內部控制。預算編制不僅僅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單位應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最大可能調動全員參與預算編制的積極性,做到責任明確,分工合理,相互配合。
2.加強預算的執行力度,建立健全績效考評體系。在預算編制達到合理、科學的基礎上,單位要加大預算的執行力度。首先,預算下達后,層層細化分解到各部門、各環節、各崗位,進行預算執行責任管理和績效考評機制,將預算執行情況與員工年度考評掛鉤。其次,加強預算執行剛性,進行內部控制制度約束,嚴禁超范圍、超標準、隨意改變資金用途。再次,實行預算執行情況通報制度,定期將預算執行情況進行通報,保證預算執行進度。
3.強化預算的監督和控制。一是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作為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強化預算監督考核的組織保障。對預算的監督和貫徹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和監督,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監督、事后審計。二是引入社會監督機制。通過預算公開接受社會群眾監督,及時核實處理反饋公眾反映的問題,做到預算全過程公開透明。
1.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增強單位負責人、財務人員和固定資產保管人員的責任意識。一是單位負責人真正承擔起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這是解決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薄弱的關鍵所在。二是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從而增強會計人員的責任意識。三是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固定資產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制約。單位應明確分工,設置固定崗位,確定崗位職責和權限,記賬人員與固定資產保管人員職責分離,做到“管賬的不管物,管物的不管賬”,形成完整的資產監控體系。
2.擴大政府采購的范圍和規模,加強政府對資產購置的監管??茖W制定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和政府采購限額標準,完善政府采購資金財政直接撥付辦法,行政事業單位在購置、新建固定資產時,一律通過政府采購的形式進行,使固定資產的增加在源頭上得到有效控制。
1.健全收支管理內部控制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本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對保障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規范財務管理工作程序十分必要。一方面使財務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使財務工作職能細化,相互監督、相互牽制,受內部控制程序制約。
2.規范會計核算,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行政事業單位要定期開展財務人員業務培訓、會計職業道德講座等,使財務人員在業務能力和職業操守同步提升,使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不斷提高。
內部審計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手段,檢查、監督和評價都需要內部審計貫徹執行。一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需要設立專門的審計機構,并且保證其獨立性和權威性,使其能夠獨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直接對單位一把手負責。二是配備具有勝任能力的內部審計人員,加強審計人員隊伍建設,使其在執行工作中不受其他部門利益的干擾,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落到實處,提高本單位財務管理水平。
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從預算管理、固定資產及政府采購管理、收支管理和內部審計等方面進行了探討,隨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不斷完善,財務管理水平只有不斷與時俱進、強化提升,才能發揮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健康、有序運行。
[1]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S].財政部財會.2012.21號.
[2]遲曉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3(33).
[3]孫秀君.黨政行政事業單位經費預算執行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