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長益西達瓦,在聽到習近平總書記講“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后,很是激動。當本刊記者問他打算如何打好扶貧攻堅戰,帶領甘孜藏族自治州群眾脫貧致富時,益西達瓦說:“當前的扶貧攻堅是非常之事,必須施非常之策,必須有非常之人。”
扶貧攻堅是非常之事。益西達瓦說,習近平總書記講“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扶貧事業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就是說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扶貧問題,這就把扶貧開發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遠非我們以前認識的扶貧開發工作,這一點各級政府必須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認真抓好抓實。
扶貧攻堅需非常之策。甘孜州是四省藏區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革命老區、高寒山區、地方病高發區。經過多年的扶貧開發,成效顯著,但全州90萬農牧民中仍有近20萬貧困人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投入少、盲點多,因病致貧、返貧現象突出,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增收渠道狹窄,扶貧攻堅任務繁重,要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常規的扶貧手段難以奏效,必須要有特殊的扶持政策和措施。
扶貧攻堅要非常之人。貧困地區要發展,人才是一個很大的瓶頸。貧困地區教育的發展,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文化的傳承都需要人才,對民族地區來說還需要專門的雙語人才。這就需要制定專門的人才培養計劃,以確保留得住人,吸引來人。對扶貧部門來說,要搞好扶貧工作同樣需要人才,特別是要有素質高、作風實、講奉獻的扶貧開發干部隊伍才能與扶貧攻堅任務相匹配。
他建議,在扶貧攻堅的進程中,要做到區域發展與扶貧開發并重,通過區域發展促進扶貧開發,以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加大區域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入,為扶貧開發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重視扶貧機構隊伍建設,貧困縣應保證有獨立的扶貧機構,并納入政府序列,要增加人員編制,并提供必需的工作條件和經費保障,這樣才能與新的扶貧形勢和任務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