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紅,朱李英
(1.四川省清源工程咨詢公司;2.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成都 610000)
水洛河新藏水電站位于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境內,電站采用引水式發電,初擬裝機容量186MW。目前正處于勘測設計階段。擬設計大壩壅水高15m,正常蓄水位為2169m,水庫長2.2km,庫容約138.9萬m3。大壩上游發育一古滑坡(沾固滑坡),滑坡總體方量約50萬m3,位于庫區內,距離壩軸線約750m,正常蓄水位正好位于滑體的中下部?;碌姆€定性關系到水庫的運行和大壩的安全,所以分析其穩定性是非常必要的。
沾固滑坡位于大壩上游約750m?;马樅臃植?,前緣寬約200m,地形總體前陡后緩,呈明顯的圈椅狀,前緣坡度30~40o,后緣坡度20~30o?;虑熬壍诌_河床,后緣高程為2260m,滑體長約210m,推測平均厚約15~20m,總體方量約50萬m3。滑體成分以灰色、灰黃色碎礫石土為主,其中碎礫石含量約沾40~45%,粒徑一般2~5cm,母巖巖性為蝕變安山巖,多呈弱~微風化,棱角~次棱角狀,其余為粉土,結構松散~稍密。滑坡后緣岸坡以崩坡積堆積體為主,推測厚度3~5m。下覆為基巖,巖性為三疊系下統領麥溝組(T1l)灰綠色蝕變安山巖夾凝灰質板巖、少量薄層灰巖。據試驗資料表明,巖石飽和抗壓強度為49~77MPa,平均為60MPa,軟化系數0.68~0.83,屬堅硬巖,巖石抗風化能力較強。根據地質調查結果表明:滑體物質大部分進入到離河面高約50m的公路高程及其以下部位,滑坡前緣抵達河床,滑坡體中后緣零星可見基巖滑床出露;后期沿線公路修建挖除了部分公路高程的滑體物質,未見新增的滑坡拉裂縫,該滑坡現狀整體穩定性較好。
根據《水電水利工程邊坡設計規范》(DL/T5353-2006),該段邊坡可定義為可能發生滑坡危及2級建筑物安全的A類II級邊坡。按規范要求,邊坡安全系數要求分別為持久狀況1.25~1.15,短暫狀況1.15~1.05,偶然狀況 1.05。
邊坡穩定計算時選取了1-1、2-2兩條前緣地形較陡,且覆蓋層較深并具有代表性的斷面作為計算剖面,計算荷載包括自重(浸潤線以下為飽和容重,以上為天然容重)、孔隙水壓力、地震慣性力等。各土層材料計算參數按土工試驗成果并類比其它工程采用,詳見表1。

表1 邊坡穩定計算參數表
各部位邊坡穩定安全計算分析工況分別按蓄水前正常工況、降雨工況(考慮巖體飽和)和地震工況及蓄水后正常蓄水工況、庫水降落工況、蓄水+降雨工況、蓄水+地震工況。計算程序采用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陳祖煜教授編制的《土質邊坡穩定分析系統Stab》,按剛體極限平衡分析方法進行計算,采用計分塊力平衡及分塊力矩平衡的摩根斯坦-普瑞斯法,對其蓄水前后庫岸不采取任何支護措施的前提下,在各種工況下的安全性作出評價。對于地震情況的核算,采用《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DL5073-2000中規定,考慮加速度為多邊形分布的水平與豎向地震慣性力影響。計算剖面見圖1、圖2,計算結果見表2。
通過上述計算成果分析:
(1)滑坡在天然狀況(水庫蓄水前)、水庫正常蓄水位兩種工況時對應持久狀況,邊坡設計安全系數應該大于1.15。據此判定該邊坡在天然狀況滿足規范要求。
(2)天然狀況(水庫蓄水前)+遭遇暴雨、水庫正常蓄水+遭遇暴雨等工況時對應短暫狀況,邊坡設計安全系數應該大于1.05。兩個計算剖面滿足規范要求。

圖 1 計 算 剖 面

圖 2 計 算 剖 面

表2 沾古滑坡穩定性計算結果表

表3 沾古滑坡塌岸預測計算成果表
(3)天然狀況(水庫蓄水前)+地震、正常蓄水位+地震兩種工況對應偶然狀況,邊坡設計安全系數需要達到1.05,兩種工況計算滿足要求。
(4)由于水庫壅水不高,加上該段庫岸堆積體滲透系數較大,堆積體前緣土體厚度較小,排水條件好,庫水位的降落速度小于坡積體的滲透系數,庫水降落時邊坡內的水位可以自由排出,自坡內向坡外的滲透力作用較弱,庫水位下降對邊坡的安全系數影響不大。
綜合上述計算結果表明:滑坡在蓄水前在自然狀態下整體處于穩定狀態,水庫蓄水運行后假設庫岸不采取任何處理措施前提下,各種不利工況下穩定性系數大多大于規范允許值,綜合所有計算工況結合宏觀定性分析認為,水庫蓄水后,岸坡整體穩定。
通過3.1計算結果顯示,水庫蓄水后前緣壅水高度約15m,對該滑坡整體穩定影響較小,但滑坡表層土體較松散,且植被不發育,庫水位變化及涌浪的影響,淺表部可能存在塌岸現象。下面對水庫運行對滑坡塌岸進行分析。
塌岸寬度預測是將松散堆積層岸坡視為均質岸坡,采用圖解法或E·Г·卡丘金于1949年提出的庫岸最終塌岸預測寬度計算公式,見式1,參數采用工程類比法。計算結果見表3。

式中:St—塌岸寬度(m); N—與土顆粒大小有關的系數;
A— 庫岸水位變化(m);B— 正常高水位與非結冰期間的低水位之差;
hB—浪擊高度或爬高m; hP—暴風時波浪的影響深度;
hs—保證率為10%~20%的最高水位以上的岸高; α— 岸坡水下穩定坡角(°);
β—岸坡水上穩定坡角(°); γ— 原始岸坡坡角(°)。
塌岸計算結果表明:預測塌岸總方量約8~10萬m3。由于水庫為日調節型水庫,枯水季節水庫調節時水位來回頻繁變動,塌岸速率較快,導致短期內塌岸入庫的方量可能較大,不僅侵沾有效庫容,而且塌岸造成邊坡后退,易引起岸坡下部及前緣出現牽引變形,影響岸坡整體穩定,對水庫正常運行有較大影響,因此水庫蓄水前應對塌岸預防采取適當處理措施。
根據以上計算分析結果表明:
(1)滑坡在蓄水前、蓄水后及地震工況下安全系數均能滿足規范要求,因此水庫蓄水后滑坡整體穩定性較好,對水庫運行不構成影響。
(2)滑坡表層土體較松散,淺表部存在存在塌岸現象,預測塌岸總方量約8~10萬m3,對水庫正常運行有一定影響,因此建議在水庫蓄水前采取工程處理措施。
[1]郭志華,周創兵.庫水位變化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J].巖土力學,2005(10):29-32.
[2]何良德,朱筱嘉.水庫塌岸預測方法述評[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7(04):69-72.
[3]陳祖煜.土質邊坡穩定分析(原理方法程序)[J].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