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喬 橋

工作室的閱讀風景線
如今,在焦作供電公司,每當周二、周四下班之后,許多人都選擇來到衛真閱讀工作室,尋覓自己喜歡的書籍。這是工作室固定的圖書借閱時間。閱讀工作室的管理者——衛真不厭其煩地為大家辦理借閱手續。在大家心中,衛真閱讀工作室就如這個浮躁的世界里的一方凈土,讓人身心陶醉。
第一次看到衛真的名字,是因為她的文章,那如山間涓涓細流般清澈靈動的文字深深地感動了我。問及閱讀工作室為什么以她的名字命名,衛真一臉的不好意思:“我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員工,只是做了點堅持心中夢想的事情,沒有想到也沒有料到。”
談起愛上讀書,衛真娓娓道來:“從我記事起,父親整天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難得有空閑的時候。后來,我發現父親經常翻看一個黑色塑料皮本子。原來,那上面粘貼著他自己在各類報刊上發表的文章。后來,一有時間,父親就帶著我讀他剪貼本上的文章,告訴我文章的文體、結構,教育我只有多讀書,才能寫出好文章。可能是受父親的熏陶,我在不知不覺之中也愛上了讀書和寫作。”
衛真的父親曾任《河南電力報》焦作記者站的站長,也是一位業余文學愛好者。受父親影響,衛真從小喜歡讀書,參加工作以后,她利用業余時間采寫新聞稿件。她的百余篇新聞稿件曾先后在《中國電力報》《焦作日報》《河南電力報》等報刊上發表。201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衛真邂逅了省電力工會編制的《靜水流深》,撰寫了散文《書之旅》并被收錄。燃燒的激情一發而不可收,一年一度的女職工讀書征文,一年一冊的《靜水流深》,她都會第一個赴約。2012年、2013年衛真連續兩年榮獲“河南電力企業雙十佳女職工讀書之星”稱號。
2014年5月,省電力工會決定成立閱讀工作室,衛真的名字走進了省電力工會領導的視野,以衛真名字命名的閱讀工作室也應運而生。
為了讓更多的人享受讀書的樂趣,在焦作公司領導班子的支持下,衛真集思廣益,決定以“以讀潤心、以寫抒情、以事育人”為理念,將工作室打造成為服務一線職工、潛心一線創作、選樹一線人才的文化基地,讓閱讀工作室成為陶冶職工情操的“精神花園”。
為了讓閱讀工作室別具一格,不懂裝修的衛真親自參與硬件建設,購買家具、電腦、觸摸屏,甚至為了一盞小小的燈具,跑遍了焦作的所有燈具市場。她一邊參與工作室的硬件建設,還一邊征集確定閱讀工作室的Logo。
為了使工作室有章可循,衛真和同事們加班加點,開展制度建設,先后編制完成了工作室日常工作管理辦法、獎勵辦法和圖書借閱管理規定。工作室竣工后,她廣泛了解大家的閱讀意向,購置了歷史、文學、社科等3000余冊新書、新刊。
為了便于瀏覽閱讀工作室書目,她建立了圖書借閱系統,職工通過任何一臺內網電腦都可登錄圖書查閱系統進行圖書查閱、檢索、預約。同時,她還創新閱讀方式,創建了電子期刊。
短短幾個月,工作室的數百本新書就被職工爭相借去一睹為快。
閱讀工作室不僅僅需要框架,更需要一種文化氛圍。隨后,工作室先后舉辦了好書推薦、讀書沙龍等活動,潛移默化中讓員工們實現從依戀網絡到親近書籍的改變,一點一點創造它的影響力。
去年9月底,衛真閱讀工作室精心挑選了《超越全書》等書籍,邀請焦作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和工會主席為職工代表授書,鼓勵大家愛讀書、讀好書。
去年10月底,在省公司職工文化成果展示活動中,衛真閱讀工作室策劃了《愛與生命》美文誦讀。在悠揚的樂曲中,工作室成員們時而舒緩、時而激昂的誦讀,讓大家真切感受到美文帶來的震撼和感動。“美文誦讀像一碗感人至深的心靈雞湯,贏得了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焦作公司工會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年底,工作室又開通了微信公眾平臺,開設了新書推介、讀書心得等欄目,定期向省公司系統廣大讀書愛好者發布資訊。現在,關注衛真閱讀工作室微信公眾平臺的網友已超過300人,工作室便通過微信平臺開展了2014年度最受歡迎圖書評選活動,并根據投票結果,向大家重點推薦讀者喜歡的圖書。
屋有詩書氣自華,如今衛真閱讀工作室已經成為許多員工向往之地,不少員工主動要求擔任工作室的義務管理員,只為在書的海洋里多暢游一會兒。
“閱讀工作室的成立,讓我激情滿懷。這一生,恐怕我都將以讀書為樂了。”衛真說。

衛真(右三)和大家交流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