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
我家住榆中縣和平鎮袁家營村,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在租的不到10平米的房子里艱難地生活著。我來自貧窮的農村,九歲的時候,父親因病早逝,留下母親、我和弟弟相依為命,因為爸爸的去世,我們家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弟弟跟隨爺爺生活,而我一直跟隨母親,與母親在外租房生活,不幸的是母親患有腦梗塞,長期以來要用藥維持,行動也不便,無法靠自己的勞動獲得一定的收入,只能靠每天在外撿塑料瓶換來的錢買藥,支付部分房費。我也只能在假期去打工,用賺來的錢維持生活。
初中畢業后,家里人讓我放棄學業,出去打工,以維持家庭生活。但尚未成年的我依然渴望學習,媽媽只好說服奶奶讓我讀書。于是我選擇了蘭州女子中等專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想在這里學習知識和技能,能盡早的步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減輕家庭的負擔。背負著生活的艱辛和對學習的渴望,我來到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感受到大家庭里老師和同學的善良與熱情,開始了我的中職學習生涯。
記得剛開學不久,因為沒有錢交書費。宿舍同學主動借給我300元,她的眼神里充滿了信任與關心,那一刻,我的感激難以名狀。她看出我的難為情,對我說:“沒關系,慢慢還,不著急的”。我很感動,雖然身上只有10塊錢,但我不想給家里添麻煩,所以也沒有向家里要錢。
就這樣堅持了一學期,到第二學期開學時,之前的“難題”又浮出水面,因為沒有錢交學費,奶奶毅然決定不讓我上學了。我在家里哭了好久。最后給班主任打電話說我不能再讀書了,班主任聽了很驚訝地說:“怎么能不讀書呢?無論家庭再怎么困難,書一定要念下去”,電話那頭傳來了她的嘆息聲。班主任讓我耐心等待,由她來做我家人的工作。我們的通話結束后,班主任馬上給奶奶和媽媽打來了電話,她的一通電話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班主任很快把情況反映給政教處,蔡主任很重視這件事情,在得知我家里的特殊情況后,安慰我不要著急,并及時將情況反映給學校領導,校領導當下就批準為我減免學費,這讓我在絕望中重拾希望,內心無限感激。
欣喜過后,生活費的問題又迎面而來。家庭無力承擔,靠我周末打工也于事無補,就在這時,國家對貧困地區的“雨露計劃”政策給了我將學業維持下去的希望。榆中縣扶貧辦相關部門及時組織實施,落實各項政策,為貧困學生創造良好的就學環境,“雨露計劃”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讓我在困窘的現實中,能夠將學習、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沒有這一幫助,我就不能在這里享受美麗的校園帶給我的精神洗禮,也不能安心完成學業,我的周末很可能都是在忙碌地發傳單和在餐廳當服務員中度過。
在這一年多的學習生活中,蔡主任經常詢問我的情況,學校在第三學期接到困難家庭助學通知時,立即想到了我,并且通知班主任收集相關資料,積極申報。是校領導和老師們給了我前行的力量和堅持不懈的勇氣,是國家對貧困家庭的資助政策給予了我經濟上的巨大支持,這一切我將永遠銘記于心。
現實雖然殘酷,但成長的路途上我收獲了很多。曾經以為,屢遭變故的家庭和貧寒的境遇,使我與幸福錯肩,然而國家的政策和校領導、老師們的關懷,卻給予了我莫大的支持與溫暖,讓我對未來滿懷期待。這讓我相信:我會是那個站在眾人面前的閃光者,砂礫也會變為鉆石。
生活在溫暖的校園,今天的我是幸福的。我相信通過持之以恒地努力,我會不斷成長與進步,終有一天我會站在山頂上,綻放自己美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