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海
敘事即敘述事情,就是用文字的形式,把一件事表達出來。敘事要完整,這是記敘文寫作的基本要求。因為只有敘事完整,才能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讓閱讀者讀懂文章,否則,就有可能讓人一頭霧水。也只有敘事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題的表達,才能有始有終,盡善盡美。
那么在敘事過程中,如何才能做到完整無缺,渾然一體呢?
一、重要的記敘要素不能少。要想把一件事交代清楚,那就必須要注意記敘的六要素。記敘文的六要素是指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寫記敘文,如果能適時把這些要素交代清楚,事情就會眉清目秀;反之,事情就會含糊不清,甚至亂成一鍋粥。
比如一位同學在寫《“仇人”相見》這篇文章時,開篇便寫自己和表弟見面時互不理睬,甚至相互“翻白眼”,然后記敘兩人一起去森林公園游玩的快樂經過,最后以“一笑泯恩仇”作結,卻沒有交代二人成“仇”的原因,也沒有交代兩人又是如何消除誤會的。起因和經過的不完整,影響了整篇文章的表達效果。試想,如果這位同學按照“產生誤會、相互敵視、消除誤會、和好如初、一起游玩”這樣的前因后果來寫,讓敘事完完整整,結果自然大不相同。
當然,在敘事過程中,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素沒必要每次都面面俱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只交代其中的幾個要素,只要不影響故事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就行。但重要的記敘要素,如起因、經過和結果,卻不能缺少,這一點同學們要切記。
二、故事的主要情節不能略。故事中的主要情節,是刻畫人物、揭示主題的核心所在,要想讓事情更豐富一點,更能打動讀者的心,要想讓人物形象變得更生動具體,那主要情節就不能一略而過,否則就會讓人意猶未盡,甚至導致文章詳略不當。
比如有位同學寫了一篇作文,題目為《老爸種樹記》,按理說,“爸爸種樹”這個環節應該是整件事中的主要情節,作者應把爸爸種樹的整個過程生動詳細記敘下來,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可在寫作時,作者卻把“爸爸挑選樹苗”以及“去種樹路上爸爸講故事”當成了重點進行記敘,而對種樹過程一帶而過,使得整篇文章詳略失當,主次不分,表達效果可想而知。
記敘文中的記事一般有兩種類型:一是全文只寫一件事;二是文中同時記敘幾件事。只寫一件事時,可根據表達需要,從起因、經過這兩個要素中選一個或兩個同時作為“主要情節”進行詳寫。如果寫幾件事,可從中選一兩件與主題關系最密切的事作為主要情節,重點著墨。
三、關鍵人物的描寫不能粗。寫人物類記敘文,在記事的同時,還要把人物刻畫好,這樣文章才顯得很完美。如果對文中的關鍵人物只進行粗略的描寫,甚至不作描寫,那整篇文章就會給人“缺了點什么”的感覺。我們來看一個作文《好人李玉梅》中的片段:
透過窗戶,我看見李玉梅正在王奶奶家忙忙碌碌,先是擦桌子,然后掃地,接著給王奶奶梳頭,隨后又給王奶奶縫起了衣服……王奶奶笑得合不攏嘴,不停地夸贊道:“嬌嬌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我眼睛雖然瞎了,可我心不瞎。”真相終于大白,原來一直像謎一樣的“嬌嬌”就是李玉梅呀!
讀了這個作文片段,真讓人覺得格外惋惜,明明是寫“好人李玉梅”,為什么不對李玉梅做好事的那些細節展開生動的描摹呢?后來作者在老師的提示下對這一片段進行了修改,我們再來看看:
透過窗戶,我看見李玉梅正在王奶奶家忙忙碌碌。她先是擦桌子。只見她手拿抹布,從桌面抹到桌腿,椅柄抹到椅腿,非常細心。接著她開始掃地。她彎著腰,低著頭,那姿勢多美呀!隨后,她給王奶奶梳了頭,只見她一手拿梳子,一手捧起王奶奶的銀頭,神情是那么得專注。最后,她又給王奶奶縫起了衣服,那飛針走錢的樣子,儼然一位老裁縫。
王奶奶樂得合不攏嘴,不停地夸道:“嬌嬌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我的眼睛雖然瞎了,可我心不瞎,我看得見你的模樣呢,真漂亮,像個小公主。”說著,王奶奶又笑了起來。真相終于大白,原來一直像謎一樣的“嬌嬌”就是李玉梅呀!
修改后的片段,人物形象是多么飽滿呀!
四、文中的過渡句段不能省。在記敘過程中,常常需要由一件事轉到另一件事,由一個層次轉到另一個層次,這時候,就要進行過渡。所謂過渡,說得通俗一點,它就像橋梁一樣,把層與層、段與段、事與事連接起來,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在記敘過程中適時進行過渡,是寫好記敘文的一個基本要求。如果該過渡時不過渡,那情節就會脫鉤,甚至前言不搭后語,自然給人不完整的感覺。
比如一位同學在寫《你們都有熱心腸》這篇作文時,寫了在小區里幾個鄰居助人為樂的事。由于這幾件事之間沒有多大的聯系,所以需要進行過渡,但作者忽視了這一點,直接把幾個故事并列地呈現出來,使得全文前后之間不連貫。其實,有時只要加上一句話,或且一個詞,就能起到很好的過渡效果。過渡一般有三種方式,一是運用詞語或短語進行過渡,比如當上下文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時,就可用“所以”進行轉折。二是運用句子進行過渡。既可先用一句話概述上文,再用一小句引發下文,如“張大爺熱心助人,李奶奶也是個‘活雷鋒”;也可直接引發下文,如“小學生梅梅更是做了一件令人贊嘆的好事”。三是運用一段話進行過渡。一般情況下,只有上下文之間跨越非常大,用詞語和句子無法進行過渡時,才用一段話進行過渡。
五、文章的開頭結尾不能缺。有始有終是寫好文章的基本要求,記敘文同樣如此,如果一篇文章缺頭少尾,那當然不行。所以,同學們在動筆之前,一定要想一想文章如何開頭,又怎樣去收尾,前后如何才能遙相呼應。
同學們,如果做好了以上五點,記敘文敘事不完整的毛病就能克服掉。
【微作文】
生活中,總有一些事讓我們感到很尷尬。請以“一件尷尬的事”為題,寫一篇微作文,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200字左右)
(寫作提示:先想想寫一件什么樣的尷尬事;再考慮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如何開頭和結尾,如何過渡等;最后再想想短文會出現哪些人物,怎樣描寫這些人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