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宣皓



[摘 要] 近期,外資企業撤離中國的報道常見于報端,研究外商投資的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有著現實意義。利用1983-2013年的經濟數據,對我國FDI、對外貿易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有明顯帶動作用,進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一定影響。FDI對經濟的影響有滯后性,且影響持續較長時期。我國應當維護宏觀經濟的穩定,從法律法規方面創造有利于外商投資的環境,推動外商投資轉型,吸引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及研發設計等高附加值的投資。同時,需要幫助國內企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走出去以此帶動國內經濟的穩步增長。
[關鍵詞] FDI;對外貿易;經濟增長
[中圖分類號] F830 [文獻標識碼] B
一、研究意義
外商直接投資(FDI)是指國外投資者在東道國投入資金、固定資產等生產要素,投資建立或參股企業,以期獲得利潤的活動。FDI可以促進資本在國際范圍內優化使用、彌補東道國建設資金的不足。特別對于我國,FDI在改革開放之初,為解決國內建設資金緊張、推動我國經濟增長、加速工業化進度、引進先進技術、培養人才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利用FDI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實際利用外資達1057億美元,首次突破千億美元關口,2013年達到了1176億美元1。而近期,外資企業撤離中國的報道常見于報端,研究外商投資的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有著現實意義。由于外商投資企業大多為出口導向型,隨著外資的引進,我國對外貿易額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本文在引入進出口數據的情況下對我國FDI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為我國引進外資政策、制定經濟發展計劃提供相關參考。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獲取和模型構建
本文選取我國1983-2013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出口總額(EX)、進口總額(IM)、外商直接投資(FDI)四個時間序列變量進行回歸分析。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對數據取自然對數,來減少可能有的異方差,變換后的變量分別表示為LGDP、LEX、LIM、LFDI。隨后對數據進行平穩性的ADF檢驗,發現四個時間序列都含有單位根,而一階差分后的DLGDP、DLEX、DLIM、DLFDI都為平穩序列。如表1所示。
表1 含截距項的ADF檢驗結果
注:“***”表示在1%水平下顯著,“**”表示在5%水平下顯著,“*”表示在10%水平下顯著。其中LIM10%顯著性水平下的τ臨界值為-2.621007
采用DLGDP、DLEX、DLIM、DLFDI構建四變量VAR模型:
Yt=c+Π1Yt-1+Π2Yt-2+···+ΠkYt-k+ut,ut~N(0,Ω)
其中,
Yt=(DLGDPt ?DLEXt ?DLIMt ?DLFDIt)
c=(c1 ?c2 ?c3 ?c4)
■,j=1,2···,k
ut=(u1tu2tu3tu4t)
(二)VAR模型的估計
1.最優滯后期的確定
根據施瓦茨準則,同時為減少自由度損失,確定最優滯后期為1期。即VAR(1)模型。
2.穩定性檢驗
本文使用AR根檢驗,得到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數小于1,所有單位根落在單位圓內,說明所設定的VAR(1)模型是穩定的,選取的四個變量之間存在長期穩定關系,可以進入下一步分析。因篇幅所限略去AR根檢驗的結果。
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本文基于VAR(1)模型檢驗DLGDP、DLEX、DLIM、DLFDI之間是否有顯著的格蘭杰因果關系,結果見表2。
表2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
接受從表2可以看出,DLEX和DLFDI是DLGDP的Granger原因,說明出口和FDI對GDP有顯著影響。DLGDP、DLFDI、DLEX聯合對DLIM有顯著影響,原因可能是GDP、FDI和出口都直接或間接的提高了居民收入,從而提高了進口商品的消費。DLGDP、DLIM、DLFDI個別以及聯合都對DLEX沒有影響,符合經濟學的理論假設,即出口依賴于出口目的國,而與本國無關。DLGDP、DLIM、DLEX個別以及聯合都對DLFDI沒有影響,說明FDI不依賴于GDP以及進出口。
4.脈沖響應分析
對GDP和FDI分別施加一個正標準差沖擊,兩者的脈沖響應如圖1。其中橫軸表示滯后期數;縱軸表示因變量對各變量的響應大小。
(a) ? ? ? ? ?(b)
圖1 脈沖響應分析
圖1(a)顯示DLGDP收到沖擊后的響應。可知GDP受前期GDP的影響最大,滯后1-3期的GDP都對當期有較大影響,隨后逐漸減弱。進口的波動在第1期對GDP沒有影響,隨后在第2期有微弱的負向影響,說明國外商品可能沖擊本國商品的消費。出口的波動在第1期對GDP沒有影響,隨后在第2期有正向影響,第4期以后影響微弱,顯示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FDI波動在第1期對GDP沒有影響,從第2期開始有較強的正向影響,并且持續時間較長,直到第6期才開始減弱,說明外商投資對GDP的拉動作用需要時間來顯現,并且由此帶來的生產能力的提高能持續拉動GDP。
圖1(b)顯示DLFDI受到沖擊后的響應。近幾期的GDP對FDI有正向影響,體現了GDP增長和FDI增長之間的良性循環。出口增長和前期的FDI也對當期FDI有拉動作用;進口沖擊對FDI有微弱的負向影響。
5.方差分解分析endprint
對DLGDP進行方差分解,如圖2所示。結果表明,DLFDI對DLGDP波動的貢獻率最高達到22.2%,DLEX最高達9.6%,DLIM達2.4%。可以看出,FDI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遠大于出口和進口。
圖2 方差分解分析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
本文利用VAR模型,對1983-2013年我國GDP、FDI、進口和出口之間的關聯影響進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DLEX和DLFDI是DLGDP的Granger原因,說明出口和FDI對GDP有顯著影響。
2.FDI的波動對GDP需要時間來顯現,從第2期開始有較強的正向影響,并且持續時間較長,直到第6期才開始減弱,FDI帶來的生產力的提高能持續拉動GDP。出口貿易在短期內對經濟增長存在正向帶動作用,但作用效果不是很明顯。進口對GDP的影響微弱。
3.在FDI、出口和進口中,FDI波動對GDP的影響最大,體現我國應重視外資對拉動經濟的作用。
(二)政策建議
我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和廉價勞動力對外商直接投資具有很強吸引力,加之我國經濟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表現穩定,也吸引了大量外資避險。而近期由于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使部分外商減少了投資,對此,應當維護宏觀經濟的穩定,從法律法規方面創造有利于外商投資的環境,推動外商投資轉型,吸引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及研發設計等高附加值的投資。
同時,面對經濟環境和外商投資的新變化,需要幫助國內企業轉型升級,優化國內企業出口環境,積極參與國際貿易相關法規的制定,鼓勵企業走出去以此帶動國內經濟的穩步增長。
[參 考 文 獻]
[1]江錦凡.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機制[J].世界經濟,2004(1):3-10
[2]田夢飛.FDI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8-10
[3]王坤,張書云.中國進出口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4(2):75-77
[4]韓家彬,張振.進出口貿易、FDI對金磚5國經濟增長影響的比較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2(11):66-73
[5]劉宏,李述晟.FDI對我國經濟增長就業影響研究.國際貿易問題[J].2013(4):105-114
[6]胡立法.外商直接投資和經濟增長:國內金融市場作用的實證分析.當代財經[J].2005(5):29-33
[7]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267-318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