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
孩子是人間的天使,每個家庭的開心果。若是開心果得了“心”病,那該如何是好?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是每個家長的心愿,如何保護孩子的心臟健康呢?現在就聽劉主任和我們仔細說說。
《科學生活》:兒童患心肌炎的比例是否較高?兒童為什么容易患上心肌炎呢?
劉主任:心肌炎是指是以心肌細胞的壞死或變性為病理特征的疾病。兒童期發病率尚不確切,因為心肌炎的癥狀輕重相差很大,重癥心肌炎可能會危及生命,而輕癥心肌炎沒有什么癥狀,有時甚至沒有明顯的表現,可能家長并未注意就自愈了,等幾年之后孩子查出了心律失常,再往前追溯,才發現曾經得過心肌炎,所以,心肌炎的發病率是很難評估的。
兒童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5歲以下小兒發病較多。我國基本流行情況以沿海省市為主,這和報道較多有一定的關系;主要在盛夏和初秋呈高峰。由于家長認識水平提高,及時就醫,晚期和重癥患兒漸少。但家長需注意暴發性心肌炎,其死亡率高達95%以上,病程發展很快。心肌炎主要的發病原因是心肌細胞的壞死和變性,而暴發性心肌炎心肌細胞壞死和變性的范圍更大。
目前,已知有300多種病毒可引起小兒心肌炎,最常見的有柯薩奇病毒、輪狀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等。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可能會患心肌炎。成年人也會患上心肌炎,但由于成年人抵抗力較好、心肌細胞成熟,故發病較少。小兒抵抗力相對比較差,容易受到各種細菌和病毒的入侵,心肌細胞發育相對不成熟,因此,小兒心肌炎比成人多見。每年心肌炎的病例總結也是如此,但重癥小兒心肌炎的確很少。
《科學生活》:怎樣知道孩子患了心肌炎?怎樣的情況特別危急?心肌炎在哪些情況下會出現呢?
劉主任: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心肌炎病情輕重懸殊,癥狀差異大,輕者無明顯表現,重者會猝死。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取決于心肌病變的廣泛程度與嚴重性。輕癥心肌炎心肌細胞壞死的部分非常小,可以依靠心肌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慢慢自我恢復,如果是大面積壞死的重癥心肌炎,那孩子就可能一下子心力衰竭,所以,治療上也大相徑庭。輕癥心肌炎的孩子只需要多注意休息,服用一些營養心肌的藥物,而后正常隨訪即可。重癥心肌炎的孩子就可能需要住院,有些甚至需要激素、免疫球蛋白來維持心功能,有些孩子心率衰竭非常嚴重,不能維持供血,甚至要裝起搏器,這就很嚴重了。這樣的孩子,每年門診中會有1~2例。
半數患兒發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病史與表現,包括發熱、咽痛、咳嗽、周身酸痛、乏力;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瀉;心臟受累,表現有頭暈、乏力、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浮腫;等等。如果孩子感冒后一段時間出現這個情況,那就要注意發生心肌炎的可能。大部分患兒以心律失常為主訴或首發癥狀,少數發生暈厥或阿-斯綜合征,極少數患者發生心衰、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科學生活》:心肌炎有哪幾種?哪種心肌炎更常見?
劉主任:心肌炎按病因可分為:最常見的感染性心肌炎(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中毒性心肌炎(如化療藥物、酒精、可卡因、毒藥等),免疫介導心肌炎(風濕熱、紅斑狼瘡、血清病等引起)和其他(代謝內分泌異常、營養障礙、家族遺傳性等)原因導致的心肌炎。
兒童最常見的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他類型非常少見。
《科學生活》:孩子在患感冒以后,家長就應該有預防心肌炎出現的心理準備嗎?
劉主任:一般來說感冒與心肌炎沒有必然的關系。不是每個孩子感冒后都有患心肌炎的可能。不過孩子感冒后,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多休息、多喝水。若出現面色蒼白、精神萎靡、頭暈、乏力、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浮腫等癥狀時要注意發生心肌炎的可能,及時到醫院就診。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
《科學生活》:我們所說的心肌病與心肌炎有那些本質上的不同?
劉主任:心肌病多為慢性疾病,起病隱匿且緩慢,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就是病因尚未明確的,繼發性就是繼發于其他疾病的。現在心肌病有擴張性、肥厚性、限制性三種類型,以心臟增大、心肌肥厚、心功能不全為主要表現。心肌病往往有很長的病史,與心肌炎不同。心肌炎多為急性起病,大部分經積極治療后可痊愈,只有極少數病毒性心肌炎患兒最終發展為擴張性心肌病。
《科學生活》:孩子到醫院以后都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劉主任:懷疑孩子得了心肌炎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做心電圖檢查了解心臟節律,檢查有無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缺氧表現;做心臟彩超了解心肌收縮及心功能情況,檢查有無心臟擴大;抽血檢查血常規、血沉、心肌酶譜、肌鈣蛋白、電解質等有否異常;考慮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需要做病毒學檢測,如Cox-IgM、病毒中和抗體、病毒分離,等等。
《科學生活》:小兒腹瀉與心肌炎有關嗎?怎樣防治心肌炎?

劉主任:一般來說腹瀉是不會導致心肌炎的。但有一部分病毒是親腸道性病毒,如柯薩奇病毒、輪狀病毒等會導致心肌炎,這類患兒往往伴有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瀉、腹痛等。但不等于小兒腹瀉會導致心肌炎,只是這些親腸道病毒會導致心肌炎,也會引起腸道癥狀。有時小兒嚴重腹瀉導致水電解質紊亂,會出現低鈉、低鉀、低鈣等表現,出現類似乏力、心悸等心肌炎癥狀,但電解質一經糾治后,很快就能恢復。
中醫有“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說法。在預防方面,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合理飲食,早睡早起,多鍛煉身體,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為主。避免感冒,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生病時要注意多休息。在治療方面,根據病情的輕重有所不同。輕者臥床休息,口服心肌營養藥物,避免體力勞動,注意隨訪;重者需住院治療。
《科學生活》:心肌炎會再復發嗎?孩子患了心肌炎會影響今后健康嗎?心肌炎后出現早搏需要治療嗎?
劉主任:不能說“心肌炎的復發”,一般心肌炎經診斷后就沒有復發的概念了。但心肌炎有反復的可能。如患心肌炎后,經過治療后情況雖有所好轉,如果又在發熱、感冒、過度勞累等情況下,原有癥狀如早搏、心律失常等癥狀可能會加重,但并不是復發。
大多數心肌炎經適當治療后預后良好,不會影響今后健康。少部分會遺留后遺癥,如心律失常、心臟擴大、心功能降低等,會影響生活質量。這類患兒需嚴格靜養,避免體力活動、上體育課。每半年到一年隨訪一次。

心肌炎后出現早搏,經24小時心電圖檢查,若是良性早搏,次數不多,無癥狀,可以不需治療。早搏次數很多,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或心電圖顯示多源性室早(是心臟有多個起搏點,屬于多源性,每個起搏點的位置不同,所以,在心電圖上表現會出現不同形狀。)、成對、聯律,室上速或室速等表現需要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