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要】考場作文的開頭是閱卷老師非常關注的位置,因此,一個精彩的開頭,定能為文章增色不少,進而贏得高考閱卷老師的青睞。古人把精彩的開頭比喻為“鳳頭”,也有人把它稱之為“鳳頭”、“龍頭”,都是指開頭應該不同凡響,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勝的效果。近年來的新材料作文怎樣開頭才能取得這種效果呢?
【關鍵詞】作文;材料;觀點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作文材料
父子兩人一起去林場種植白楊樹,并比賽看誰種植的樹長得快。兒子面對父親的挑戰,不甘示弱。兒子做好自己種植的白楊樹,精心的照顧,三兩天就過來澆水施肥,樹苗成活的很好,父親等種植的樹成活了后就不管不問了。平時有風雨了父親只是扶正一下自己被歪下來的樹,從來不澆水施肥。轉眼間四年過去了,兒子的樹也長成了參天大樹,一個晚上林場刮了異常大的狂風,第二天起來一看,兒子的樹全部被狂風吹倒了,而父親的樹只是被刮斷了幾個樹枝,吹落了一地樹葉。兒子驚奇地問父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父親說:你經常悉心照顧自己的樹木,澆水、施肥,讓樹木停留在嬌生慣養的環境下,樹根都不會努力去土壤深處自己尋找營養,所以會經不起狂風的摧殘。而我種植的樹只管他們生長的方向,營養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在土壤中獲取,他們的樹根就會深入土壤很深來維持自己的成長,因此可以抵御更大的風雨和挫折。
通過這樣一個材料,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從自身的理解角度,寫作一篇作文。題目自擬,貼近材料的寓意,要求有創意的發揮寫作,不少于800字。
拿到這段材料,經過審題,一般常見的有以下兩個立意角度:(1)挫折和磨煉可以促進成功;(2)培養人才,需要正確的方式。針對這兩個角度,怎樣來結合材料寫好開頭呢?
一、引用材料+評論材料+觀點
在分析材料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方向,簡明扼要地概括材料。這點就要提醒學生,概要一定要簡單明了,用最少的字數說明最關鍵的問題。這時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精簡,字數不超過90;內容簡潔;思路扣題;結構完整。這樣就會讓讀者一目了然,通過文章可以充分表達學生要表達的思想。
例如:
(一)經歷磨煉,才能成功
同樣是在沙漠里種樹,老人種的樹,狂風吹不倒,而年輕人種的樹,卻幾乎都被連根拔起,這是為什么呢?(引用材料) 因為老人等樹苗成活后任其自由生長,很少管理,樹經過磨煉,形成了穩固扎根于深地的本領,而年輕人種的樹卻恰好相反。(分析材料)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因此,我們只有經歷更多的磨煉,才能取得成功,成為人群中的佼佼者。(提出觀點)
(二)培養人才需用正確方式
同樣是在沙漠里種樹,沙塵暴后,年輕人種的樹幾乎全被連根拔起,而老人種的樹卻屹立不倒。(引用材料)在同樣的地點種植同樣的樹,為何抵抗風沙的能力差別這么大?顯然是因為兩人種樹的方法不同,年輕人過多關心樹木,小心呵護,面面俱到;而老人則放任樹苗自己生長,逼迫樹木自己尋找活路,因此樹木的根扎得很深。可見過多的關心反而是一種禍害,科學的培育方式才能讓樹木茁壯成長。(分析材料)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育人亦如種樹:培養人才需用正確方式。(觀點)
二、邊引用邊議論+觀點
一邊引用材料,一邊結合自己的立意角度對材料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中心論點。
(一)經歷挫折和磨煉,才能成功
種植白楊樹,表面上看兒子的方式更加有愛心,但實際恰恰相反,讓楊樹失去了抵御狂風的能力;而老人疏于管理,讓樹木自己在逆境中經受磨礪,從而獲得了頑強生存的能力。(邊引邊議)掩卷沉思,樹木尚且如此,人不是也應該這樣嗎?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經歷磨難,經歷挫折,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強大,才能促使自己走向成功。(觀點)
(二)用合理的方法培養人才
培養人才也是要根據人的不同成長階段,理性的去鍛煉人才的能力。讓學生開發自我學習和自我探索的能力,遠比保持填鴨式教學來的更加有效。睿智的父親把握住樹木生長的不同階段,讓樹木學會自己努力求得生長,使得樹木不畏困難。人才也是如此,我們要注重對學生要培養授之以漁的能力,讓學生掌握住自己生命的風帆。因此培養人才一定要注重培養的方法。
三、根據現實情況(普遍現象)+引用(分析)材料+觀點
根據自己所選擇的立意角度,結合當今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情況,來引用分析材料,得出啟示,從而提出自己的中心論點。
(一)正確培養人才
在如今全球化的趨勢下,人才,不可否認,已成為各行各業的第一競爭力,那么怎樣科學的培養人才呢?(聯系實際)材料中的故事可以說給了我們最好的詮釋:兒子的楊樹在養料充分的情況下,就喪失了依靠努力扎根獲取營養的動力,而父親的種植方法是在掌握大方向的同時讓楊樹自力更生,所以可以抵御更大的狂風。(分析材料)我們在培養人才時,愛,是要注意方式的,溺愛不可取,培養生存能力才是睿智之舉。
(二)挫折可以強大自己
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困難和挫折是無可避免的,也是我們能培養鋼鐵意志的必然之路,我們不能一直生活在暖箱里,不能一直躲藏在家人的呵護中,這就要求我們不畏懼困難和挫折,在平時生活中厚積薄發,養成不可戰勝的意志。在文中材料中,父子種植的白楊樹就是例子,兒子的楊樹一直受到溺愛式的照顧,但經不起風雨的洗禮。父親的白楊樹自力更生,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更容易求得生存。
總之,新材料作文開頭既要有觀點,又要恰當的引用材料。這既能顯示審題的準確程度,又能見你語言的表達功力。這是留給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的機會,要慎之又慎。
參考文獻
[1]瞿明智.“一材多練”巧創新[N].重慶日報,2001.
[2]張緒貴.談作文整合發散思維[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
報,2001.
(編輯: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