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惠芳
【摘要】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僅在于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不斷改進,更重要的是教師教學理念的進步和教學目標的合理設置。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將語文教學的末梢觸及學生的思維,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此,筆者主要就初中語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生;思維品質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的本質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絕不在于簡單的改變教學方式,不斷的改進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要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讓教學目標更加的科學合理。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給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將語文教學的末梢觸及學生的思維,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學最重要的任務。這就要求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覺積極的投入學習之中。
一、創建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幫助培養思維品質
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有高超的教學技藝,能夠輕松自如的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語文教學不是教師“喋喋不休”學生“不厭其煩”,真正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自由的表達思想,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教師和學生相互之間能夠自由的表達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幫助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想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筆者認為一定要做到以下兩點。第一,教師的課堂導入一定要成功。正如俗語所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想要擁有一個成功的課堂就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和導入。舉個例子來講,在進行《口技》這篇課文的講解的時候筆者會在正式開始之前先播放一段關于洛桑學藝的錄音以幫助學生活躍思維。在學生聽完錄音之后我會問學生在錄音之中都聽到了些什么內容,又聽懂了什么內容,讓學生好好的思考。緊接著就開始啟發學生,如果你自己就是洛桑,雙手空空如也卻能夠憑借著一張嘴就描繪出如詩如畫的美景或者別的曲調讓人身臨其境,那會是怎樣一種體驗和感受?在這樣的問題帶領之下學生不知不覺就能夠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之中,課堂氣氛也會輕松和諧。
第二,教師一定要善于捕捉一閃而逝的思維靈感。在靈感閃現的一瞬間抓住它。有些學生因為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在學習的時候會比較吃力,思維活躍能力和開闊性都比較差,所以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都比較差。具體來說就是他們不愿意多思考。但是即便是這樣的學生也會有靈光一現的時候,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捕捉到這一閃而逝的靈光促進學生的進步發展。在學習蒲松齡《狼》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們都覺得狼好狡猾,屠戶也很機智和勇敢,但是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平時成績相對來說比較弱的學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兩只狼的合作精神是令人佩服的。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及時的讓這個學生大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學生緊張不敢說的時候教師要鼓勵他們,讓他們相信自己的想法。這樣一來學生就敢于表達自己,這對于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的營造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針對學生的心理訓練學生的思維
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包括感知理解體會和運用。在此之中教師要做的不是全盤教導而是幫助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收集資料,處理信息。教師要注意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其實究其根本還是思維能力的培養。筆者認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兩方面來培養,首先是敏捷性。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是解決問題快速與否的核心所在。思維的敏捷性雖然跟先天條件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后天訓練的比重還是比較大的。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比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生讀完課文的同時就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包括作者的一些信息和文章的整體內容,讓學生在讀完之后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就文章里面出現的任務說說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就課文的整體內容有一個相當程度的了解,同時還能幫助訓練學生的思維敏捷性。其次,是幫助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讓學生做到不盲從。思維的獨立性至關重要,只有擁有獨立的思考才能夠得到深刻的理解。在平常的教學之中教師要訓練學生的思維獨立性,鼓勵學生發言提問,培養學生發表自己看法和意見的能力。思維的獨立性可以幫助學生創建一個屬于自己的思考空間,訓練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獨特性,讓學生不斷思考和質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學到的知識化為己用。比如在學到有關魯迅的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先生要東渡日本并且在后來棄醫從文?是什么樣的動力讓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從先生最后的人生發展你覺得先生這樣的決定是否正確?為什么?這些問題對于學生獨立性的培養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讓學生在疑問之中不斷的檢閱自己的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培養學生深刻性思維
看問題不僅僅要看表面,還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做學問的人應該有的能力。因此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要注重訓練其深刻性。教師要幫助學生訓練思維的深刻性,在看問題的時候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文章的講解和分析都要深刻,讓學生自己去領會作者蘊藏于文章之中的思想最后由教師總結整理和匯報。
總而言之,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師和學生要通力合作共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李婭.試論語文模式化訓練之利弊[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2).
[2] 陳俊芬.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J].才智,2010(06).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