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榮
【摘要】據所掌握文獻,經貿英語的教學改革研究主要從市場需求、教師角色、宏觀培養模式以及教學法的角度進行,而從微觀角度對教學班級的運作與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目前卻為數不多。本文圍繞如何將班級企業化運作模式的精髓融入經貿英語課堂教學組織的主題,分享該模式的現實依據、應用方法以及相應成效。
【關鍵詞】企業化 經貿英語 課堂組織 教學
一、引言
在國際經濟環境與社會人才的需求日益變化的趨勢之下,各高校經貿英語教學改革如火如荼,旨在培養經貿英語復合型應用人才。專家學者從諸多不同角度和層面探究經貿英語教學與改革之路。從市場需求分析角度,學者指出經貿英語教學存在實用性不足的普遍問題,倡議以市場的實際需求出發進行課程的設置;從培養模式的宏觀角度,嚴與劉等諸多學者探索產學結合、與企事業單位聯合培養、跨校聯合培養等機制。對案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交際教學法的應用研究亦舉不勝舉。根據筆者所掌握文獻,從微觀角度對教學班級的組織和管理的應用探索卻為數不多。本文從課堂組織的微觀角度,闡述如何將企業化管理模式之精髓融入經貿英語課堂教學,并分享其成效。
二、班級企業化模式的現實需要依據
經貿英語主要特點體現為 “跨學科性”、“專業性”和“應用性”等,而這些特點造成了實踐教學中以下若干問題的存在。1.傳統的灌輸式模式難以突破;2.重語言輕商務,重理論輕應用,二者出現失衡狀態;3.從授課內容方面,正如管所訴,對學生知識結構的構建缺乏合理性與實用性,導致學生較弱的適應職場的能力。不言而喻,學科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組織模式。適當地引入企業管理模式精髓較大程度上有助于傳統授課模式的突破,語言與商務知識的平衡的實現,以及授課對象的社會與市場適應能力的增強。此外,基于社會實際需求和人才結構的考慮,近年國家將推動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鑒于此,從培養模式的宏觀層面所進行的教學改革措施已在諸多高校外語系被陸續推進。然而,在該大環境之下從微觀層面對經貿英語課堂教學與組織模式的應用研究卻鮮為涉及。
三、企業化模式在經貿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積累、總結,筆者認為班級企業化模式在經貿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實踐。
1.課程內容涉及企業貿易主要環節。任何一套教材都有其優缺點,也有其側重點,這意味著授課教師必須參考學校辦學特色及學生特點決定授課內容。在經貿英語教學中,授課的內容選擇若涉及一個企業的主要商業活動和貿易環節,則有利于授課對象形成基于企業運作的系統性的知識結構與框架。筆者在經貿英語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在授課的內容選擇方面做了精心的準備與挑選。例如,結合地方經濟特色與學校經管類的辦學特色,將所用教材中的國際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兩個章節作為主線,挑選了貿易中所涉及的市場營銷方式、廣告方式、貿易壁壘、國際支付與結算、國際匯率、電子商務等章節,并對所選授課內容進行科學篩選和重新編排。所選章節與內容皆為一個企業基于其商業目標下所需要涉及和開展的主要商業活動,且這些活動皆服務于該課程如何進入國際市場的主干,該設置方法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了一個有機聯系的知識結構。
2.課堂教學模擬企業化運作模式。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模擬企業化的運作,以公司所涉及的主要商業活動作為基礎,整個教學班級分為若干小組模擬公司運轉。各小組的成員分別承擔模擬公司主要部門的負責人,如產品研發部,市場開發部,國際銷售部,國內生產部,物流部,財務部等部門負責人之角色。各模擬企業、各部門則根據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給予的目標開展相應的企業商業活動。在執行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引,同時鼓勵其發揮主觀能動性。以教授國際貿易方式為例,在學生閱讀了國際貨物貿易方式這一章節及相關文獻的內容之后,各個小組則需根據教師所指示的客戶開發,交易磋商,執行合同,業務善后等主要貿易環節模擬企業化的運作,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此模式有助于外語與專業緊密結合,可幫助學生處理好語言基礎和實用能力的關系。
3.課堂管理引入競爭機制。任一課程的教學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積極性。在經貿英語課堂教學中引入企業競爭機制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該模式實踐方法需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與學校教學條件而定。例如,可按照任務與作業完成情況實行優勝劣汰的積分制獎懲制度,或可引入虛擬貨幣甚至少量真實貨幣在班級中流通,根據不同模擬公司商業活動的開展情況制定貨幣流通的規章制度,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另外,在任務布置環節,可以給予有針對性的若干個項目,不同小組可采取的競標方式,以獲得所想要要完成之任務,最終的以小組匯總成果的方式進行作業檢測,達到互相交流和資源共享之目的。
4.企業經理引進課堂,學生走進企業。將企業經理引入課堂,將學生帶入企業這一設想諸多學者提出已久,然而真正將其付諸實踐的例子卻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歸結于有限的條件和不明確的管理制度與合作模式。然而,暫時由于條件所限,筆者暫時僅能給予期望。若邀請擔任要職或在某一領域頗有建樹的企業經理或者干事進入經貿英語課堂,就某一主題進行經驗分享,將企業實戰經歷帶入課堂,務必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整個課程的實用性;同樣,在學生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儲備和課堂模擬應用環節之后,若利用整個課程的一部分課時偶爾將學生帶入企,則有助于明確學生的學習目的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外語專業學生將來在職場中僅語言過關但嚴重缺乏商務知識與技能的尷尬。
四、企業化班級模式的應用效果
通過數據對比與觀察,該模式在經貿英語教學中初見成效。在經貿英語課程期末試卷難度與測試范圍等參數條件幾乎相近的情況下,筆者將2014年應用該模式的期末測試數據與2013傳統模式下的兩個參照班級的數據進行對比,得出2014就前年而言,優秀率雖幾乎相近,但及格率分別超出了第一個參照班約7個百分點,第二個參照班約12個百分點。此外,通過多方位的觀察,學生的情緒、學習態度、平時表現皆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企業化運作模式的部分精髓融入經貿英語的課堂教學組織有利于授課對象形成系統的知識框架、實現商務技能與語言的平衡、以及學習動力的提升等。然而正如前文所述,任何教學組織模式需要根據宏觀環境、學校辦學特色、學生特點、以及課程特點等因素與時俱進,經過不過的探索、修改、總結才得以逐漸成熟。該模式在經貿英語課堂教學的更為具體與科學的應用還有待更深入地探索與實踐,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在前期必須投入大量精力與時間,做足充分的前期準備。
參考文獻:
[1]管春林.試論需求分析在經貿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的意義和方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3).
[2]嚴辰松.與時俱進,培養外語復合型人才[J].中國外語,2004(1).
[3]劉重霄.經貿英語專業課程設置與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修訂探討[J].首都經貿貿易大學學報,2008(4).
[4]管春林.獨立學院外語專業培養模式探索—以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外語系為例[J].中國電力教育,2008(10).
[5]胡一寧.實用英語教學法[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7).
[6]劉軍偉.我國商務英語人才培養創新與發展[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