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琦
【摘要】文章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進行了探討,分析了高考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進而提出高考復習過程中以閱讀為主線作為提高學生復習質量的主要方法,并闡述了選擇閱讀材料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語言 閱讀 綜合運用 高考
閱讀是對于視覺器官(visual organs)接收信息的感知,這種感知稱為視覺感知(visual perception)。閱讀是增長知識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在中學英語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生在初中階段,以聽和說為主,只進行適當的讀和寫的訓練。而到了高中,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聽說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詞匯,學完大部分語法的時候,教學重點就應該逐漸轉移到閱讀能力的培養上。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既符合學習語言是為了“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這一要求,同時注重對學生語篇理解能力的考核也已成為高考的主要特點。《課程標準》對于語言技能目標中的八級目標(即高考要求)中對于“讀”方面的目標描述是: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征;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難句和長句;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并進行加工處理;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文文學作品;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如果學生沒有一定詞匯量(3500詞)和閱讀量(30萬詞)作為基礎,那么明確解題思路、提高解題技巧,都只是空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并制約聽、說、讀、寫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相應的學生閱讀能力高低不僅僅體現在閱讀理解題型中,對于單項選擇、完形填空和書面表達三種題型也有直接和重要的影響。
一、提高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高考題型
1.閱讀能力對單項選擇題型的影響。近幾年高考單項選擇一直在遵循“在真實語境中考查知識,突出考查考生在交際中靈活運用基礎語法知識的能力”這一命題原則,不簡單考查某一詞或詞組的固定用法和單一語法知識的機械性、記憶性的考查。這一命題特點和方向,要求學生在具備了一定閱讀水平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語境的內涵,找準關鍵信息詞,合理推斷。
2.閱讀能力對完形填空題型的影響。完形填空旨在語篇層面對考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進行考查,包括閱讀理解能力、詞匯運用、語法運用能力等。所設題目大部分為語篇層面,所以解題時,既必須從單詞的含義和用法考慮,又必須考慮全篇文章的結構和意義,縱觀上下文,從中找到選擇的依據。要適應完形填空題型,不能僅僅進行專項題型的練習,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閱讀大量文章,形成語感,才能夠在一定的語境中正確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
3.閱讀能力對書面表達題型的影響。寫作是檢驗學生在大量輸入語言知識后,能否較好的輸出;也就是考查學生運用所學所讀語言恰當地進行表達的能力,實際上是對用英語進行思維能力的考查,尤其體現在開放作文的寫作上。那么只有理解和吸收的語言信息達到足夠的質和量,才能確保學生具備較高水平的語言和思維結合的輸出。
二、增加閱讀數量,提高閱讀質量,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既然閱讀在英語教學和考核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在高三復習階段,教師僅僅針對各種題型進行專項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力求通過大量閱讀使學生更加適應單項選擇、完形填空、書面表達等題型,帶動高三全面復習。閱讀的目的不是簡單地為了閱讀而閱讀,為了做題而閱讀,而是使學生多年輸入的語言知識充分地消化吸收,在考核中爭取更好的成績。
以閱讀為主線,全面提高高考復習質量,引領學生在各個題型中均能有所突破和收獲。
1.利用閱讀提高單項選擇、詞匯辨析能力。隨著高考應“防止和糾正過分重視語法知識的考查”這一出題主導思想的變化,單項選擇測試題中不再過多地考查零碎的割裂的語言知識,越來越強調學生要理解含有豐富語境的題目,并根據所具備的知識加以完成。近幾年來的高考單項選擇題,注重考查主干語法知識在真實語境下的應用。
例如:
---Im sorry,but I dont quite follow you.Did you say you wanted to return on September 20?
---Sorry,I ______ myself clear.We want to return on October 20.
A.hadnt made B.wouldnt make
C.dont make D.havent made
本題考查動詞時態的語法。
語境為:---對不起,但是我沒聽清楚。你是說你們要9月20日返回嗎?
---抱歉,我沒說清楚。我們想10月20日返回。
這道題并沒有顯而易見的時間狀語標志,但是我們根據語境可以判斷“沒有說清楚”這個動作發生在過去而且對現在產生了影響,因此應選用現在完成時,正確選項應該是選項D。
選錯的考生一方面對于基本的時態概念沒有理解透徹,另一方面是由于沒有閱讀理解清楚語境。
教師在高三階段的復習中當然很有必要幫助學生對中學階段6年所學的詞匯、語法知識重新系統歸納總結,增加專項訓練。然而,如果只是把練習各種詞匯、語法項目的選擇題當作復習的主要手段,難以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所學知識是怎樣得以實際應用的。事實證明,通過加強學生閱讀訓練則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選擇下文作為學生精讀文章:
First,…
Next,when you have got lists of easy instructors and subjects,you can begin to select your time periods.If you stay up late in order to watch old movies,you may want a daily schedule that begins no sooner than noon.You should schedule only afternoon courses,too,if youre one of those people who hate to leave a warm bed in the morning.On the other hand,if you are a person who gets out of bed at dawn,you may want to get your classes out of the way as early as possible.That way you have the rest of the day free.Morning classes are also necessary if you are a soap opera fan.
Finally,…
By following these suggestions,any student can pick the perfect class schedule.College can thus become an almost pleasant activity.
除了正常地完成設定的閱讀理解題目外,教師還應該充分的利用這段語言材料,由上文中出現的select,引出 elect,choose等近義詞; 由suggestion講解advice,idea,thought,advise,persuade,suggest 的用法;或由pleasant 講解please,pleased, pleasure 的區別。表示因果關系的thus以及so,as a result,so that的用法;詞組 stay up late,no sooner than,on the other hand。充分利用精讀文章中出現的單詞和短語,拓展延伸,從而進行一系列的相關復習。包括:與文章中單詞和短語含義相近或相反的其它單詞和短語;拼寫相近的單詞和短語;相關的單詞和短語,通過邏輯記憶方法加強學生記憶,擴大詞匯量等。此外,上文中還涉及到了定語從句知識的用法,可以引用來進行總結。教師可以自己引用講解,最好是指導學生自己分析詞、詞組、句式的用法,借以更好地加深理解。通過這種文本材料的閱讀,來復習語法和詞匯,學生可以在有例句,有語境中的情況下去理解語法和詞匯的用法。
2.利用閱讀提高閱讀理解成績。
(1)培養閱讀能力。
1)限時閱讀。高考中考生要進行六個獨立篇章的閱讀,對于學生的閱讀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捕捉信息能力的訓練,提高在規定時間內閱讀的質量。
2)精泛結合。閱讀文章要有精、泛的區別。精讀不應僅僅限于課本,對于課外的短文閱讀,除了完成相應的檢測題外,還應有效地利用文章,對長、難、結構復雜的句子與學生進行互動分析講解。在精讀的同時,有必要進行大量的泛讀練習。例如,閱讀簡易文學名著、21st Century報等,有了閱讀量的累積,才會有閱讀質的飛躍。
(2)運用閱讀策略。在閱讀訓練時也應學會運用閱讀策略。要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事實和重要的細節;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斷;運用相關詞匯和語境等理解關鍵詞的含義;了解文章的結構體會內在邏輯關系。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能否正確理解是閱讀的關鍵所在。
3.利用閱讀提高完形填空成績。完形填空通常是學生認為最難的一個題型,復習起來也無從下手。實際上,完形填空是更高層次的閱讀。做好完形填空題,首先要通讀全文,對文章的正確理解是基礎,然后再對文章的空白處進行合理地推測填空補缺。這些空白與前后的文字在語義上上相互聯系,不是孤立的。
例如:…Waiting __44__ the crowded streets,on top of a __45__ 110 stories high,was Philippe Petit.…
44.A.for B.in C.by D.above
45.A.roof B.position C.wall D.building
這一段設了44和45兩個小題。若不看上下文,44題易選A或B,因為有學生只根據搭配而錯選A。但從后面on top of a __45__ 110 stories high 所提供的信息判斷,選A或B是錯誤的,因為45小題的選項是D,只有building才可能有110層的高度。看完下文,44題的正確答案D也就呼之欲出了。
完成此題,需要多方面的線索,上下文的線索、詞匯線索、句法線索,考查學生閱讀過程中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
4.利用閱讀提高書面表達成績。寫是表達和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結合高考書面表達的評分標準,除了對各種話題的文章進行練習,并對寫作中常常出現的錯誤及時改正外,還要增加范文的閱讀量。以寫作練寫作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書面表達成績要得到長足進步,滿足“文章扣題、內容充實、結構完整、邏輯性強、語意連貫”這幾項要求,在日常的學習與訓練中須重視基本詞匯、基本結構及功能的輸入。有意識地注意譴詞造句的正確、準確和得體性。前后句子的語義要相關,文章整體要連貫,能給人一氣呵成的感覺。
例如,在前面談單項選擇時引用的文章中,作者用了幾個表示列述要點的詞語:first,next,finally,還有其它一些詞句的用法,學生們都是可以用來借鑒的。
再例如下面一段文章:
A person,like a commodity,needs packaging.But going too far is absolutely undesirable.A little exaggeration,however,does no harm when it shows the persons unique qualities to their advantages.To show personal attractiveness in a casual and natural way,it is important for one to have a clear knowledge of oneself.A skilled packager knows how to add art to nature without any signs of embellishment(裝飾),so that the person so packaged is not a commodity but a human being,lively and lovely.
從上面的文章中可以看到,整個文章的結構緊湊,連接自然,其中分詞的用法也很到位。如果能把平時閱讀中感受到的語言在自己的文章中切合實際地加以應用,無疑會使寫作內容錦上添花。
三、選擇閱讀材料 提高閱讀質量
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能只盲目地加大閱讀數量,還要注意選擇恰當的閱讀材料,
使學生在文章的內容和詞、句的用法上均有所收獲。
1.語言地道。要盡量選用語言“地道”的材料。這樣的文章語言正確、流暢,符合現代英語的表達習慣,而且也能正確地展示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
2.難度適當。根據《課程標準》中對高考的要求,考生應掌握33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因此要選擇難度適當的閱讀材料,以免對學生產生誤導。
3.信息量大。通過閱讀一篇短文,可以使學生獲取大量的語言信息,而且培養學生從字里行間挖掘信息的能力。
4.內容新穎。不要選擇已經很為人熟悉的內容或是僅讀文章開頭就可以猜到全文內容的文章。
5.題材廣泛。天文地理、人物傳記、科技教育、風土人情、新聞報道、歷史文化、體育賽事等各種題材,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大視野,提高閱讀興趣。
6.文體多樣。敘述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都應選擇。
在傳統的高考復習方法中,通常是完全按照高考題型進行單項訓練。教師把寶貴的時間放在大量的講授和鞏固語法知識上。學生們背記大量的語法規律,但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卻不見有明顯增長,特別是語言知識浩如煙海,學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進而喪失學習信心,降低復習效率。
目前的英語高考體現出對學生語言實際水平的檢測,是對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因此,相應的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適應新的教育目標和測試方向。仍以傳統復習方法面對今天新的高考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學生也沒有達到通過系統復習使自身英語水平更上一層樓,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基礎這一目標。以閱讀為主線的復習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復習效率和質量,突出對學生語篇輸入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符合《課程標準》目標要求的同時,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高蘭生.英語測試與試題命制[M].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