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奎

在開頭兩篇解說“漢字”與“文字”的小文里,解了“漢”,說了“文”,兩次都遇到“字”,但都欲說還休,不了了之。原因是三言兩語說不清,七拉八扯太枝蔓,但不把它說透,總覺得骨鯁在喉,很不爽快。
說透又談何容易!前兩天我就已刊出的幾篇小文的難易程度做了個小范圍的調查,問了幾位專業內的讀者,他們亦喜亦憂。一方面欣欣然頗有收獲,一方面憂慮對于沒有受過文字學訓練的讀者是不是有點難。聽后悚然心驚!說淺了不能透,說深了更不能透。深入淺出,雅俗共賞,那可得大手筆!鎮靜下來想一想,或許也沒那么嚴重。文字的理據本來就是蘊藏在字表之下的深層意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深入是必須的。感興趣才有深入的動機,深入之后才會有曲徑通幽,豁然開朗,妙趣橫生的享受。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工具,使用工具的人有權利不了解工具的構造和原理,就像我們天天使用電腦、手機,但絕大多數的人對其內部構造及其原理完全不知一樣,我們不能期望每個人了解了漢字的構造原理再使用漢字,一來不必要,二來不現實。倘若有些讀者無意間讀了小文而逐漸產生了對漢字的興趣,或是對漢字感興趣的讀者從中得到一些新知,于愿足矣!
如果有人對“字”這個字產生了興趣,問題就來了:字,為什么叫“字”呢?思而不學則罔,趕快翻書找查資料學習。許慎告訴我們說“字,乳也”。乳者,生育也。好像明白了,“文”是字母,“字”是文子,子是母生的,字是文生的,所以就選擇了一個本義是生育的“字”字表示文字的“字”。
“字”有生育的語義,文獻有證,無可懷疑。翻開《漢語大辭典》看看,“字”有將近二十個義項,可以分為三類:生育、文字、名字。追根溯源,都與孕育有關,語源相當單純。
問題都解決了嗎?沒有,字的語源問題似乎解決了,但字形的問題還讓人糊涂著呢。
按照《說文解字》的系統來理解“字”上面所從的“宀”,那就是房子,甲骨文作 ? ? ? ,起脊的屋頂和兩面山墻,“家”“室”“安”“定”等字的上面都是這個房子。無房何以成家?無房何以安定?這是對的。許慎認為“字”的上面也是“宀”,這就不對了?!白帧钡纳厦嫒绻欠孔?,那就是房子里有個孩子。房子里有孩子,怎么就是生育了呢?一定要說“無房何以生子”,所以房子里有子就是生育。這就是生拉硬扯不講理了。今天的新婚夫婦可以說“房子還沒有(多指沒有購買),哪能要孩子。”造字時代的古人大概不會這樣想,一是結婚不可能沒有房子,二是孩子不是不想要就可以不要的。
但研究漢字的學者或因為材料所限,或因為崇拜權威,長期麻木,對“字”的問題視而不見;不研究漢字的把它當做記號,只知其音義,其他也就漠不關心了。下面的“考證”就是根據新材料,對想知道“從子在宀下”(《說文解字》語)何以是“字”的人說的。
“字”很早就出現了,現在的讀音古文字可以證明,西周梁其簋 “百字千孫”即“百子千孫”。王字造匜之“王字”即“王子”。“子”與“字”同音,與“子”讀音相同或相近的文字也有與生育相關的意義,例如“孳”。《說文》:“字,乳也”也就是生育的意思。睡虎地秦簡·封診式86號簡:“又令隸妾數字者,診甲前血出及癰狀?!逼渲械摹白帧敝苯幼x為孳乳之“孳”,文義順暢。宜乎學者對“字”的形、音、義皆無所疑。直到戰國楚簡中“字”形多次出現,音義全部與“免”相關,新問題才引出了新答案。
文化人類學者認為人類早期有生殖崇拜的觀念。在那個壽命短,死亡率高的年代,生育的多少直接關乎種族的興亡,崇拜是應該的?!岸嘧佣喔!薄安恍⒂腥裏o后為大”等等是其延續。漢字中有一組與生育相關的字,也足見當時人們對生殖的重視。
這是“毓”字,也就是生育的“育”字。字中的“女”或“每(戴簪子的女人)”顯然是剛剛當上母親的女人,其臀部下方的子頭朝下,是剛剛順產出生的孩子,孩子頭下的小點應該是羊水之類。這些常識,學過漢字學的人都知道。
甲骨文中這個字很常見,大家很早就猜到這個字是描寫分娩的。有學者認為就是娩字:上面像產婦的兩條腿,中間的小方框是嬰兒的頭頂(甲骨文中子的頭部也寫成小□,參看上面毓字,頭未出來之前也可像產婦的生殖器,這些似不必拘泥)下面是助產的兩只手,掰開雙腿。
甲骨文合集14002片卜問生男、女之事甚詳:“甲申卜,殼貞:婦好娩,男?王占曰,其唯丁娩,男。其唯庚娩,引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男,唯女。”意思是說甲寅這一天,由殼這個貞人卜問婦好能生男孩兒嗎?商王武丁根據卜兆得出結論,丁日(例如丁巳、丁亥之類)生就是男孩,庚日(例如庚子、庚辰、之類)生也很吉利。三十一天后的甲日出生了,不是男的,是女的。其中的三個“娩”字寫法相同。
《禮記》中的《緇衣》,戰國中期就很流行了,楚地就發現了兩個抄本,郭店簡本和上博簡本,其中“教之以政,齊之以刑,則民有遯心”中的“遯”字,簡文分別作上列兩種形體。經考證,這都是“免”字。上面的偏旁與 “亓”或“宀”,形體相同或相近,但來源沒有聯系,功能完全不同。熟悉古文字的人還能看出 ? ? ?上面的部分與像房子的 ■ 寫法有所差別。
免字不見于《說文》,但《說文》中有好多字從“免”,究竟是許慎失收了還是后人抄丟了,不好說。我們把小篆中的“勉”“ ? ? ”等字中“免”旁拆下來就是 ? ? ? ,它的下面,正是上博簡《緇衣》中的“免”字,兩腿之間一個人——新出生的人。
從字形的外部結構上說,前者是“字”,后者是“ ? ? ? ?”,但實際上這里的“字”都是“免”字。郭店簡講的是喪禮服飾:“袒免,為宗族也,為朋友亦然。”新蔡簡說的是病癥“心悗(悶)”,這些“字”必須是“免”才說得通。
把這些信息綜合起來,就可以弄清楚這個“免”和“字”了。分開兩腿之間,不論是嬰兒的頭頂還是“子”,還是“人”,都是新出生的人。兩條腿在甲骨文中就有不同的變體,后來就變得與“亓”或“宀”混同了。這幾個“娩”字命運坎坷:兩條腿之間是嬰兒頭頂或生殖器官的象形字太象形了,讓人看得都不好意思,于是就失傳了;兩腿之間人形的就是“免(娩)”字,被《說文》給弄丟了;兩腿之間是“子”的娩字,被“字”給吞并了。到了漢代許慎要說文解字的時候,“字”形體的來源已經斷了線,生育的意義卻沿襲下來,于是就有了房子和孩子表示生育這樣莫名其妙的解釋。
這兩個字就是“泰”和“太”,是同一個字繁簡不同的寫法。《說文》說:“泰,滑也。大聲。太,古文泰?!被褪腔镯槙场!按蟆北緛砭褪桥_雙腿的人形,下面的兩手也是把腿分開,兩腿下部是水。聯系前面講過的毓、免等字的形體,所表達的意思“你懂的”。字中的“大”不僅表示分腿的人形,而且表示讀音?!巴ㄌ薄笆嫣薄翱堤敝械奶?,都是通暢舒適的意思。生育順利,對于產婦來說是何其“通泰”!廣而言之,凡舒適皆可言“泰”,詞義擴大以后,男女老少皆可“泰然”了。
這也是兩個《說文》中的異體字,一繁一簡。字太生僻,其實說明白了也不難。
古書中還有一個與“泰”音、義都很相近的字——達。《大雅·生民》講述周之先祖后稷出生的過程說:“誕彌厥月,先生如達,不坼不副,無災無害。”意思是說姜嫄孕育后稷滿月,出生十分順利,產門沒有受傷,無災無害。在醫療不發達的時代,生育如同一道門,對于新生命來說是生之門,對于許多母親來說是鬼之門。后稷順利出生,其樂如何!春秋初年的鄭莊公出生時倒出難產,嚇著了他的母親姜氏,因此種下了仇子情節,導致一場宮廷混亂。生育之事大乎哉!
詩中的“達”,繁體字作“達”,好多人寫不對,其音符 “羍”,常常被少寫一橫錯成“幸”?!斑_”的繁體字作“達”,《說文》說“羍,小羊也。從羊大聲。讀若達。 ? ? ? ,羍或省。”說其本義是小羊,沒有任何依據,說“讀若達”,則正確無誤。這個字正是《生民》中“達”的本字,學者很早就指出與“泰”音義一致。 ? ? ? ? ?的上面也是分開的兩條腿,之所以寫成“大”,是為了表示讀音。反過來思考,正可以證明 ? ? ? ? ? 字的上面確實是分開的兩條腿。雙腿下面是羊,最初應當是指小羊出生順暢。
我們把和生育相關的字梳理了一遍,可以充分地證明,“字”字的上面不是房子,而是兩條分開的腿。“字”與“免”都是分娩的“娩”的異體。
回頭再看睡虎地簡“又令隸妾數 ? ? ?者,診甲前血出及癰狀”中的“■”,讀為“免”,也就是“娩”,符合古書的用字習慣。《國語·越語上》記載勾踐實行一系列鼓勵繁殖增人口的政策,其中有一句就是:“將免者以告,公令醫守之。”故訓早已注明,“免,乳也?!币簿褪巧?/p>
既然戰國文字中寫成“字”的形體是“免”字,那西周與現今的“字”為什么又有與“免”完全不同的讀音呢?商周時期形體相近但來源不同的字,在戰國文字中常常被合并成一個,我近來寫了幾篇文章討論。“字”也可能是這種情況。也就是說,古文字中可能有兩個與“字”形體相近的文字:一個確實是從宀從子,子亦聲。房子里有子,讀音是子,很可能是“子”的異體。就像古文字“中”的上面加上一個“宀”還是中一樣。另外一個“字”是上部從兩條分開的腿,下部是“子”,是免(娩)字的異體。兩個字來源與構形理據完全不同,但因為字形十分接近,后來就混同為一了。許慎沒見過我們所見到的這么多材料,他用“免(娩)”的意義說“字”的字形,自然就捍格難通了。
漢字的構成與變化很復雜,異體、同形、訛變、分化、合并、繁化、簡化等等,錯綜復雜。關于“字”的問題雖然沒有完全說透,但也得其仿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相關的學術文章和論著。
漢字中有些字外形不同卻是一個字,例如毓和育;外形相同的卻是不同的字,例如字(子)和字(免)。我們說解漢字時謹防把張三當李四瞎說。
性是人類永恒的興趣。有些講漢字文化的人喜歡從漢字中發現“性”之趣,性器官、性生活、性崇拜、生殖崇拜等等,不一而足,著邊不著邊地聯系起來。不僅令有精神潔癖的真、偽君子們搖頭,更為謹嚴的學者所不齒。我這里說解漢字,繞不開這個“字”,解這個“字”就繞不開生育問題。不渲染,求真實,有的不能說無,無的不能說有。
另外,以上與生育相關文字的闡釋是眾多學者智慧的結晶,并非我的獨見,有些則是個人的一些不一定成熟的想法。我個人以為在《美文》上發表的文章,不宜寫得密不透風,漢字隨筆畢竟不是學術論文。妥否?請博雅君子指正。
對“字”字解讀作出貢獻的各位先生、后生們深表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