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來,羅德公關與益普索市場研究集團聯合發布《醫生互聯網行為洞察報告》。該年度報告旨在分析醫生的互聯網行為和網絡平臺應用的習慣和偏好,同時展望醫學推廣和醫患關系在數字時代的變革趨勢,報告調研樣本來自大中華地區(包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并在今年首次涵蓋印度。
全球最大的獨立公關公司之一——羅德公關與全球第三大個案研究公司益普索市場研究集團聯合發布了《2014醫生互聯網行為洞察報告》,就大中華地區醫生的互聯網行為和社會化媒體使用,提供權威數據及深入分析,展望醫學推廣和醫患關系在數字時代的變革趨勢。此次報告調研樣本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近700名醫生。其中,99%的中國大陸地區受訪醫生服務于公立醫院,超過1500名員工的大型醫院占17%,1000-1499名員工的中型醫院占66%,其余為小型醫院。而且受訪者涵蓋醫院體系的各個職稱,包括16%的主任醫生/教授,35%的副主任醫生/副教授,36%的主治醫生以及13%的住院醫生。
醫生獲取信息:數字化、移動化
調查結果顯示,隨著移動技術的發展,中國大陸地區高達71%的醫生首選通過網絡或者移動設備等數字化渠道來獲取相關的醫療信息;與之相對的是,只有11%的醫生仍傾向于通過傳統的醫藥代表拜訪方式獲取醫療信息,同比去年的37%大幅下降了26個百分點。在眾多線上平臺中,網絡論壇以及手機aPP備受青睞,成為醫生獲取醫療相關信息的首選,分別占到45%和42%。而在海量醫療相關信息中,醫療動態以及疾病知識成為醫生最感興趣的線上內容,其重要性分別得到了88%和86%的醫生的認可。
對此,益普索醫療保健部中國區研究總監李艷杰女士指出:“盡管線上資源以其節約時間、節省花費、容易獲取等優勢受到廣大醫生的歡迎,但同時也有39%的醫生認為線上信息學術不強,37%的醫生指出內容不夠詳實。同比2012年數據,眾多企業都已意識到數字化溝通的重要性,目前已經有部分跨國藥企在這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嘗試。調研結果顯示,默沙東、拜耳和阿斯利康的數字化溝通渠道(包括公司網站/論壇/微信/微博/電子期刊等)的歡迎程度在大陸地區醫生中位列三甲。”
羅德公關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高級副總裁壽玉瀅女士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醫療溝通的數字化革新早已箭在弦上。一方面,各國的醫改方向都是要降低藥物價格;但另一方面,醫藥企業的經營成本卻越來越高,通過采用數字化渠道取代成本居高不下的醫藥代表拜訪、海內外學術推廣會、患者教育、社區篩查等,必將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中國即將成為全球移動醫療業務需求最大的國家之一。”
醫患在線診療:有需求、沒行動
在對線上醫療平臺及資源應用方面的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大陸地區的醫生無論是在理念認知上,還是實踐行動上都相對落后于中國香港及中國臺灣地區:僅60%的醫生對線上診療持認可態度,而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地區則分別有91%和86%的醫生認為線上醫療平臺及工具可以改善診斷治療過程。而在具體診療過程中采用線上平臺的中國大陸地區醫生則更少,僅為48%。李艷杰總監對此指出,“一方面,現有線上醫療平臺的可信度、隱私性有待改善;另一方面,這些在線醫療平臺(如移動aPP)的種類和數量也有待豐富。這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何僅有19%的醫生在工作中使用移動aPP輔助診療。調查顯示,除面對面醫院診療外,目前近八成的醫患交流仍為電話溝通。”
羅德公關中國區醫療健康事業部負責人、副總裁侯健先生表示:“眾所周知,國內醫生工作壓力非常大,很難在繁忙的問診時間內給予病人充分的溝通;緊張的醫患關系無疑使醫患溝通更趨于保守。挑戰同時也帶來機遇,隨著在線診斷、移動醫療產業成為全球投資熱點,目前谷歌、蘋果、阿里巴巴、百度等眾多國內外企業紛紛進軍該領域。互聯網、移動終端不僅影響了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的創新,更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醫療管理方式和醫患溝通模式,這將重構醫療產業價值鏈,催生更多新的細分行業,進而助力國內醫療改革,提升醫療服務質量。”
關于益普索
益普索(ipsos)是全球領先的市場研究集團,于1975年成立于法國,是全球唯一由研究專業人士擁有并管理的市場研究集團。2011年11月,益普索(ipsos)成功并購思維(synovate),成為全球第三大市場研究公司。
憑借在全球85個國家及地區的運營公司,益普索(ipsos)的業務涉及100多個國家,為客戶提供廣告、營銷、顧客忠誠度、媒介和公眾事務方面的研究服務以及數據采集及處理服務。益普索始終專注于六個專業領域,即:廣告研究、營銷研究、媒介研究、公眾事務研究、滿意度與忠誠度研究,以及數據采集及處理。研究專家們不僅擁有敏銳的國際視野,同時對于不同地區的市場和商業機構作出深入了解,力求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高附加值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