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您準備看或正在看的書是什么?
江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大國崛起》。
您最想推薦給子女,覺得能影響他們人生的書是什么?
江濤:《中華文明史》《老人與海》《激蕩的百年史》。
您最想推薦給下屬,覺得對他們工作有幫助的書是什么?
江濤:《資治通鑒》《國富論》《世界是平的》。
您比較喜歡讀哪類書籍?
江濤:我比較喜歡且經常閱讀的是文史、經濟、政治、科技、文化、軍事、世界發展形勢與格局之類的書。此外,涉及巴蜀文化和大足文化的書,我也格外喜歡。
您認為讀書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江濤:修身養德,致知力行。
有沒有什么書對您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過重大影響?
江濤:古今中外一些經典名著,對我人生不同時期都有重要影響。
您認為領導干部不讀書會有什么危害?
江濤:會影響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甚至會影響黨和人民的事業。
您認為怎樣才能做到善讀書?
江濤:勤學多思,學以致用。
如果讓您向讀者推薦5—10本書,會推薦哪些?
江濤:《習近平用典》《第三次工業革命》《論中國》《絲綢之路》《大國崛起》《古文觀止》《沉思錄》。
用一句話說說您的人生讀書感悟。
江濤:讀書是開啟人生智慧的金鑰匙。
學以修身 ?崇德力行
毛澤東同志說:“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
讀一本好書,猶如與一位智者對話。閱讀,能開闊視野,猶如登高望遠;閱讀,能豐富知識,猶如海底探秘;閱讀,能怡情養志,猶如花園信步。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讀書,已經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歲之余、日之余、時之余,一冊在手,書香浸潤,那真是人生快事。
閱讀帶給我的收獲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學以修身,崇德力行。
讀書可修身正心。修身是做人之基、成事之要、立業之本,而讀書則是修身之源。當我讀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等章節時,我心中更多了一份對權力的敬畏,時時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當我讀完《曾國藩家書》后,更深刻地理解了“嚴于己、修則身正,修正身、積則德厚,德既厚、堅則不拔”的道理;當我讀到大足石刻文化中關于忠、孝、廉等核心內容時,就在心中樹立了又一把“戒尺”,告誡自己有所為有所不為……
讀書就是立德。唯有多讀書,用書籍充實自己,才能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做谷文昌式的“四有”干部。 宋代理學家朱熹有句名言:“大抵學問只有兩途,致知力行而已。”因此,我們不僅要通過讀書立德,還要增強工作本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在“力行”。幾年前,當我讀完《世界是平的》時,我就意識到,發展要革除傳統體制弊端、沖破傳統文化觀念桎梏,要掀起大改革、大開放、大激活;前段時間,《平凡的世界》熱播時,我找出原著進行品讀,便被田福軍那種敢想敢干、仁民愛民的作風所鞭策和鼓舞;讀了《絲綢之路》《第三次工業革命》,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重慶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我更多地思考如何加快推進大足發展,將其建成成渝經濟帶的重要支撐。
“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領導干部要以學益智、以學修身。當前,大足正掀起全民閱讀的熱潮,并建立一門全新的學科“大足學”,這些都旨在通過打造“書香大足”,倡導廣大干部少應酬、多讀書,勤思考、干實事,以更好地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