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婕++張萬盈
2015年3月24日上午,重慶市綦江區行政服務中心。
“您好,還差什么手續嗎?”工商服務窗口前,返鄉農民工趙永祥遞上證件。
僅僅用了10分鐘,手續就辦理完結。
“以前,有些工作人員是‘不給錢不辦事;現在,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好了、作風變了、效率高了。”趙永祥說。
是什么促成了綦江區黨員干部作風大轉變?
答案是“強化監督+嚴格整治”,亮劍“吃拿卡要”,整治“為私不去為”。
為私不為
有一件事,讓綦江區郭扶鎮農民陳義(化名)一直不能釋懷。
2014年5月的一天,郭扶鎮國土資源管理所,陳義前來辦理農村房屋分戶手續。
陳義一邊遞材料,一邊輕聲說:“麻煩您了。”
可是,那位工作人員卻面露難色。
“難道我缺什么材料?”陳義心里一緊。
“老兄,給你辦事,是不是要‘意思一下?”那位工作人員說。
陳義先是一懵,然后小心翼翼地問:“那要多少錢?”
此時,他斜眼看了工作人員的名牌——陳某。
“200元,得行噻?”陳某伸出兩根手指,在陳義面前晃了晃,“再少這事就沒法辦了。”
陳義心里又一緊——他衣兜里只有100元。
“我現在手頭只有100元,你看能先給我辦了嗎?”陳義將100元遞上。
“那回頭補吧。”陳某說。
時間一天天過去。陳義中間幾次去問,得到的回答是“還沒辦好”。
一晃,半年過去了。
“難道是因為我還有100元沒有給?”陳義尋思。
陳義找陳某辦事的那個月,綦江區紀委監察局召開了一場專題會議。
“近期,有群眾反映,‘吃拿卡要現象明顯抬頭,有的工作人員甚至不給錢就不辦事。”綦江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劉漢席一臉凝重。
接下來,與會干部就近期接到的舉報和調研總結紛紛發言——
“有少數干部,群眾不給錢,他就不辦事。”
“有些干部甚至是給了錢還亂辦事。”
“‘吃拿卡要,群眾意見很大。”
…………
“一些人為了一己之私而不作為、亂作為,損害的是黨的形象,傷害的是群眾感情,違背的是共產黨員的底線,破壞的是良好的政治生態——一定要治住這種歪風!”劉漢席敲著桌子說。
一場聲勢浩大的“窗口單位‘吃拿卡要專項整治行動”旋即在綦江區展開。
“三管齊下”
2014年9月12日,綦江區古南街道統計站。
王靜(化名)快步走進辦公室,隱沒在前來辦事的人群里。
她不動聲色地東看西瞧,不時跟來往群眾“閑聊”——
“這里的干部服務態度好不好?”
“找干部辦事,需不需要給錢通融?”
“不給‘禮,能不能辦成事?”
…………
人們并沒有發現,這個女人并不是來辦事的普通群眾。
王靜,正是區紀委監察局暗訪工作組成員。
而在整個綦江,大批“王靜”正“潛伏”在各級黨政部門辦事窗口前。
和以往的整頓行動不同,“窗口單位‘吃拿卡要專項整治行動”有三大“殺手锏”——
一是善用技術平臺——由區紀委監察局牽頭,開展電子監察系統管理工作,實現對區級、鎮(街道)級、村(社區)級為民服務工作的全程即時監督。
二是發動各方力量參與——每月確定一個主題,通過公安、新聞媒體等單位配合,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府特邀監察員、群眾代表等參加,引進更多力量參與監督;開通12388舉報電話、48650600作風效能投訴電話、陽光綦江網絡舉報平臺和114政務服務熱線等渠道,及時核實、受理群眾投訴舉報。
三是創新紀檢暗訪制度——將日常暗訪與重點暗訪相結合,不打招呼、不定時間、不定路線;“明察”在前,“暗訪”在后,不給暗訪對象留下“空擋”;根據群眾投訴,有目標性地定向暗訪。
“殺手锏”競相亮出,“為私不為”無處遁形。
橫掃“歪風”
2014年11月,陳義開始琢磨一個問題:“剩下的100元,給還是不給?”
“不給吧,怕手續辦不成——那就虧大了。”
“給吧,又覺得委屈——憑什么不給錢就不能辦事了?”
此時,陳義聽到一個好消息:“基層窗口單位向群眾‘吃拿卡要,群眾可以向114政務熱線舉報!”
陳義當即致電陽光綦江114政務熱線,舉報了郭扶鎮國土資源管理所陳某。
綦江區紀委監察局立刻展開調查,明察暗訪,多方取證。
“被查人員多數是被舉報的或者是被暗訪組拍到的人員。”王靜說。
“2014年以來,區紀委監察局分4輪對全區20個街鎮、50個部門進行暗訪,暗訪重點是具有審批職能的部門和科室、各街鎮便民服務中心。”劉漢席說。
三天后,經嚴密調查,綦江區紀委監察局證實:陳義舉報屬實。
區紀委隨即作出決定:給予陳某全區通報批評處分,并予以立案調查。
陳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老百姓要的就是公平公正。”陳義說。
陳義高興了,劉漢席和同事們卻不滿足。
“僅僅不‘吃拿卡要還不行,為群眾服務還得主動積極。”劉漢席說。
2014年12月8日上午,綦江區三角鎮公共服務中心大廳。
工作人員精神飽滿、面露微笑,熱情地為群眾服務,大廳中一派忙碌景象。
“工作人員熱心了,不為難老百姓了。”前來辦事的村民張燕贊不絕口。
而三角鎮鎮長唐利超的感觸卻完全不同。
“現在,大家工作起來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唐利超說,“紀委隨時都會來檢查。”
2014年以來,綦江共對21人實施了效能問責,其中誡勉談話9人,全區通報批評12人,免職1人,黨內警告處分1人。
“重拳”出擊下,“為私不為”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