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多戶”:折射“轉型牛”“改革牛”
Point
4月13日起,普通中小投資者,一人最多可開立20個滬深A股、場內封閉式基金賬戶。“一人一戶”的全面解禁為牛市行情再添一把火。
4月12日晚,中國結算發布了《關于取消自然人投資者A股等證券賬戶一人一戶限制的通知》,根據“通知”要求,自4月13日起,自然人與機構投資者均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開立多個A股賬戶和封閉式基金賬戶,上限為20戶。也就是說,現在只能在一家證券公司擁有一個證券賬戶的股民,將最多可以在20家證券公司開設20個賬戶。
業內人士解釋說,單一投資者的賬戶無論有多少個,都只有一個統一的入口——“一碼通”。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十一”期間,中國結算的統一賬戶平臺上線,正式啟用了一碼通賬戶,每個投資者只有一個一碼通賬戶,在此之下可以開設多個賬戶操作。
中國結算董事長周明提醒,投資者應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決定是否開立多戶,不要盲目開立多戶。否則,不僅會增加開戶成本,也會造成技術系統資源浪費。

“取消一人一戶的限制,對于散戶有很大利好,最為直接的表現是,可以輕松地把主要的交易賬戶遷移到低傭金的券商去。”一家券商投資者趙亮先生說,一人一戶的政策解禁,散戶可以自主選擇服務好、傭金低的公司,尤其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賬戶可以在不用撤銷指定交易的情況下,到另外一家證券公司開戶后,便可進行滬市股票交易了。
趙先生表示,按照現在的程序是客戶需要到原先指定的證券營業部填寫《指定交易撤銷申請表》,在該營業部通過場內交易員向交易所主機申報撤銷指定交易的指令。看似簡單的流程,在轉戶過程中卻困難重重,往往受到券商的軟阻攔,考慮到人情因素,往往就算了。而在一人最多可開20個賬戶的情況下,自己肯定會把賬戶轉到傭金率稍低、也有資深投顧指導的相關券商去,而不需要再經歷原先券商客戶經理的“軟磨硬泡”了。
“我現在只在一家券商開戶,開戶數放開后,雖然不可能開20個戶,但可能會開3個賬戶。”投資者孫杰明先生表示。他說,一個正常的投資者不可能會開超過10個賬戶,這樣管理太復雜了。但多開幾個賬戶也是有好處的。“在我看來,最大的益處是,不同的交易方式可以主要體現在某個賬戶中。”孫先生說,如果開立3個不同賬戶,自己會按短線、中線、長線選出不同的股票,分別在對應的股票賬戶中購買。
“我賬戶上有30萬元的滬市股票,按申購新股來看,能獲得30個號的滬市新股申購門票。那么如果我趕緊開10個賬戶,是否能拿到300個號?”有投資者問。中銀國際證券人士表示,根據中國結算的賬戶管理規則,所有的自然人賬戶還僅是一個接口,因此,開了多賬戶申購新股“門票”不能重復拿。比如在原先的A券商擁有申購滬市30個號的資格,那么在新開立的B券商、C券商不能重復進行申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想再在A券商申購,想改到新開立的B券商申購,B券商賬戶上要提前有1萬元的市值股票才行。

“一人多戶”也意味著單一投資者的賬戶無論有多少個,都只有一個統一的一碼通入口。據中國結算網站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為投資者配發一碼通賬戶至今,一碼通賬戶總數已達1.2億戶。其中,下掛A股賬戶的一碼通賬戶數有7000多萬戶。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解禁“一人一戶”制度方向上符合預期,但進展程度上超預期,對A股形成實質性利好。開戶程序將大大簡化,有利于新增資金入市渠道的進一步拓寬,截至4月3日,滬深兩市股票賬戶數合計達1.9億戶,可以預料的是后續新增開戶數有望大幅增加。
財經評論人皮海洲表示,“一人多戶”政策無疑是為廣大中小投資者所期盼的政策。中小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弱者,對交易傭金沒有話語權。而制度的放開使中小投資者掌握了主動權,擁有了與券商討價的權利,取消“一人一戶”限制對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有積極作用。
英大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不管在多少個券商開戶,最終都是托管到中國結算。中國結算后臺對投資者的持有交易情況仍是一目了然,A股多開戶帶來的對倒風險幾乎沒有。
華泰證券研究團隊表示,取消一人一戶制度是改變證券行業格局的重大政策,對市場化券商來說是重大利好。為監管層通過大數據進行監管提供新的途徑,一碼通也有利于降低券商管理成本。
“‘一人一戶’解禁帶給投資者便利的同時,直接沖擊了券商業務模式。”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目前券商傭金比率一般在萬分之八。但在牛市當中,股市具有較高換手率,傭金具有下降空間。放開開戶數以后,投資者會選擇低傭金券商開戶,券商之間的競爭會加劇。”


“該通知的出臺,將進一步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手續費,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市場的進一步活躍,A股換手率提高,成交量有望繼續放大。同時,體現了監管層‘做活做大’A股市場的決心和態度,是推進資本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改革的要求。”李立峰表示。
中國結算是證監會下屬的、為國內所有證券交易提供登記與結算等服務的非營利機構。中國結算方面表示,統一賬戶平臺上線后,每位投資者可開設一個一碼通賬戶和多個子賬戶,各子賬戶將與一碼通賬戶關聯。
子賬戶包括人民幣普通股票賬戶(A股賬戶)、人民幣特種股票賬戶(B股賬戶)、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賬戶(股轉系統賬戶)、封閉式基金賬戶、開放式基金賬戶以及根據業務需要設立的其他證券賬戶。
此外,修訂稿中還提出要統一并降低賬戶業務收費標準,減少賬戶業務收費項目,統一并大幅降低投資者的開戶費用。
盡管修訂稿中并未體現具體的收費標準變化細則,但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結算將于近期公布規則指南,詳細呈現調整后的收費標準。在證券賬戶整合之前,每個股民表面上只有一個證券賬戶,但是在這一個股市賬戶的背后,默默地承受了7個收費項目。“整合后,收費項目由原來的7項調整到只收取開戶費一項,開戶費收費標準統一并大幅降低,降幅達56%。”中國結算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新華社在報道中還指出,證券賬戶整合之后,中國結算只保留一套開戶系統,滬深兩市的賬戶信息將會遷移到統一賬戶平臺,這樣將大幅降低運行成本。
目前,資本市場后臺開戶系統是三套,券商為對接三個系統,需耗費大量成本。整合之后,券商只需維護一個系統,賬戶維護成本將明顯降低。據了解,任何擁有一碼通賬戶信息的投資者可以在任何證券公司的任何營業網點,隨時查詢個人所有賬戶信息,只需要提供相關證明信息即可。

由于“一人多戶”政策引發的行業環境的變化,不少缺乏客戶基礎和資金實力的小型券商在這場行業變局中異常被動。“同行很多證券公司都在為開發新客戶加班加點,而我們卻在擔心現有客戶流失。”
某小型券商負責人表示,由于公司網點布局不多、客戶基礎薄弱,此前的區域優勢已經消失,為爭取客戶,開始采取被動降低傭金的方式,“現在營業部人員不得不與客戶進行談判,如果能確保資金量留存在一定額度,則可以為客戶爭取最低限度的傭金。不過我們擔心,如果牛市過去,這樣低的傭金水平可能很難保持盈利。”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小券商營收能力較弱,尤其在兩融、創新業務等領域的開拓能力有限。牛市行情下,大券商憑借強大的綜合實力和廣泛的客戶資源實現整體盈利水平的抬升,但對于小券商而言,尚未轉型的公司將面臨生存日益艱難的境地。尤其在互聯網證券時代,“一人多戶”的放開將對部分中小券商和區域性證券公司產生重大影響。
多位券商人士稱,當前資本中介和互聯網證券是券商轉型的兩大方向,但對小券商而言,轉型并非易事。據深圳某中型券商兩融部負責人分析,目前融資融券業務逐步轉為證券公司常規業務。但對于小券商而言,資本金較少,融資融券的資金成本較高,應對融資融券額度的壓力不小。本金補充不足,在牛市交易高峰期,往往會面臨兩融額度不足的尷尬。
另據了解,目前布局互聯網證券業務,不少券商高層仍在糾結,原因在于互聯網布局動輒需要千萬元級別的新投入,如果沒有大股東或戰略投資方支持,短期內會大幅影響證券公司利潤,對于收益增長能力薄弱的小券商而言,這種壓力更是致命,往往會陷入“不轉型會死,轉型死得更快”的困局。
“一人一戶”解禁給投資者帶來開戶便利的同時,也將直接沖擊券商的業務模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傭金大戰。”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
董登新認為,現在券商傭金,也就是股民交給券商的手續費,比率一般都在萬分之八。但牛市當中,在股市有著高換手率的情況下,傭金還有下降的空間。而投資者選擇哪家券商開戶,最終取決于傭金的比較。“牛市中,券商會壓低傭金爭取留住老股民,投資者則會比較新老賬戶,以傭金較低的優先。”
新規剛剛發布,一些券商營業部的工作人員就已經感到了壓力。“競爭肯定會加劇,拼手續費在所難免,而且要有更多的市場化手段進行營銷,從過去開發客戶轉變為挽留客戶。”某證券公司北京營業部的一位客戶經理說。
“這對門店銷售來說是巨大的經營轉型,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就說不好了。”該客戶經理說。
不過,在財經評論人士皮海洲看來,現在傭金已經比較低了,降低傭金對吸引新客戶來說比較有利,對老客戶沒什么吸引力。“短期內傭金率可能會有調整,下降到萬分之五比較靠譜,但難有大的調整空間。”
實際上,近兩年來,隨著互聯網證券的發展,網上開戶的傭金率已經降到萬分之三以下。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共有55家證券公司獲準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但是,由于不夠便捷,網上開戶尚未普及。
按照之前的規定,投資者如果對券商的服務不滿意,必須進行轉戶,而這是一個相當麻煩的過程。“可現在,哪家券商的服務好就在哪家的賬戶上面多交易點。”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說,這對券商的要求更高了,立足于維護客戶權益的券商將在長遠競爭中獲益,而那些有坑害客戶行為的券商將受到市場的懲罰。

新規則之下,投資者賬戶將發生較大變化,有人擔心:這會不會帶來監管難題?會否加大利用所掌控的不同賬戶操作套利的空間?
對此,李大霄認為,不管你是在多少個券商開戶,但最終還是托管到中國結算,中國結算后臺對投資者的持有交易情況仍是一目了然。這不同于海外包括香港市場,他們都是托管在券商手上,彼此之間都有信息不對稱的情況。“A股多開戶帶來的對倒風險幾乎沒有。”
“盡管可以擁有多個賬戶,但投資者的一碼通賬戶還是唯一的,通過大數據,監管層很容易就能掌握一碼通賬戶下的交易特征。”董登新說。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一人多戶仍將帶來一些新情況,需要監管政策的跟進調整。有市場人士指出,比如,按照現在的信息披露規則,單個賬戶持有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比例超過5%,就有義務披露,但如果同一投資者的賬戶分散在不同券商,誰將為此負責?
此外,賬戶限制放開必將帶來一些業務創新,這也需要監管的及時跟進。在中國結算董事長周明看來,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將促進各類證券經營機構推進服務方式創新和服務升級,從而促進市場競爭更為充分、有序和公平,促進市場結構更為均衡并提升市場整體效率。
“作為證券賬戶管理機構,中國結算將進一步支持場內場外市場業務創新。”周明說。
在資本領域,中國和香港兩地觀點統一并且進一步融合。4月中旬傳出港股通將擴容。不出意外,深港通也將在年內開通。此外,管理層也在構建A股和其他市場的鏈接,比如MSCI已展開對A股的第二輪征意,分析認為,6月份A股在MSCI的權重將獲得提高。
事實上,這是中國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前奏。不久前舉行的博鰲論壇上,央行行長周小川稱,今年年內基本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已經可以確定的是,今年6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可以自由地選擇資本金結匯時機。
資本鏈接將和“一帶一路”的基礎設施鏈接一道,構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鏈接。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決定從4月13日起,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取消自然人投資者開立A股賬戶的一人一戶限制,允許自然人投資者根據實際需要開立多個滬、深A股賬戶及場內封閉式基金賬戶,上限為20個。
與此同時,市場傳出,滬股通、港股通以及即將在下半年開通的深股通,將全部取消總投資額度,每日額度亦會提升,深、滬股通每日額度增至200億元,港股通更提高至400億元。
對此,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李少君表示,二季度市場將處于“政策蜜月期”,由此將有力支持市場風險情緒,而增量資金仍在繼續進入股市,“增量資金+風險偏好”鏈式反應驅動力仍在繼續發力。因此,盡管短期市場會因承壓而振幅加大,出現一定的調整,但是市場高點仍存。
而海通證券分析師荀玉根更是放言,“我們認為,用望遠鏡展望這輪大牛市,牛途還很長,用顯微鏡查看階段性波折,暫無需過濾。牛市里順應趨勢勝于猜測拐點,牛未老,勿恐高。”

荀玉根稱,本輪牛市是社會變遷、技術進步、政策導向、資產配置等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是轉型牛、改革牛。
“一輪牛市最終結束于產業發展動力充分釋放,目前新興產業市值占比僅為17.6%,2007年地產產業鏈市值占比29.6%。二戰后海內外牛市指數漲10-20倍,高峰市值/GDP之比達1.5-2。截至目前,上證、創業板指才漲3.4倍,市值比才0.74,轉型剛開始,牛途還很長。”荀玉根如是說。
其理由在于,任何一輪牛市,途中都會遇到波折,回顧A股牛市及震蕩市,中期調整通常由三大因素導致,即管理層調控股市,如2007年5月30日上調印花稅率為股市降溫;宏觀政策調整,如2006年5月加息導致股市調整;海外金融危機,如1997年5月亞洲金融危機導致股市調整。
事實上,A股市場自3月以來資金入市第二次加速、股指向上突破正是由政策“蜜月期”所致,如兩會期間央行和證監會領導對股市表態積極,近期新華社、人民日報連續發文對股市上漲評價正面,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也未有意“風險提示”。
此外,目前宏觀經濟增長下行壓力仍大,貨幣、財政、地產政策3月來紛紛放松,央行上周再度下調7天逆回購招標利率10bp至3.45%,近期李克強總理考察東北、中財辦主任劉鶴調研上海,4月底政治局會議仍可能繼續出臺穩中求進措施。
對此,長城證券分析師彭益表示,從政策層面透露出來的信息表明,這一輪牛市走到目前,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牛市最根本的邏輯是基于國家為推動經濟轉型和改革而發動的牛市。政府需要一輪牛市去解決高杠桿、高負債的問題。
“我們也認可這一邏輯,這意味著本輪牛市將至少持續一段時間,最少要持續到2016年。最終的結果也許突破6124新高沒有懸念,甚至可能高點會超過我們多數人的預測。”彭益稱。
“不過,在股市站上4100點的時候,我們認為,政府應該更希望是緩慢地上漲,不要再出現瘋牛的現象,要盡量與結構調整、債務消化、創新需求的做大相同步。”彭益表示。“如果按照目前單月漲幅在10%甚至15%的水平粗略計算的話,這樣的復合增速,到8月就將突破6124高點,到年底就將上萬點。如果這樣,在企業創新、經濟轉型尚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最后的結果將是異常慘烈的,甚至將造成政治上的危機。因此,在這種快速上漲的背后,監管層將會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資源、自己的政策手段去放慢這種斜率。”
產經觀察